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北魏末年的表面兄弟:尔朱兆无奈放手保并州,高欢得寸进尺占河北

​首领尔朱荣去世之后,尔朱氏的日子真可谓是「 ”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尔朱荣活着的时候,也只掌控了以晋阳为中心的并州地区,对局势的掌控非常有限。其他地方只是暂时没人能与尔朱荣分庭抗礼,却并不意味着尔朱荣已经控制了那些地方。 当尔朱荣一死,尔朱氏只能守着并州吃老本,尔朱荣手下那些野心勃勃的枭雄都开始考虑另谋出路了。在这种背景下,高欢把目光对准了河北。 据说,当初被尔朱荣收编的葛荣部众有二十多万在并州讨生活,经常受到尔朱氏的歧视,于是开始不停地造反。面对这种局面,尔朱兆很忧虑,于是经过考虑之后,决定派高欢统御这帮叛军。而高欢正是借助这帮叛军的力量,最终席卷了河北地区。 初,葛荣部众流入并、肆者二十余万,为契胡陵暴,皆不聊生,大小二十六反,诛夷者半,犹谋乱不止。兆以欢为诚,遂以其众委焉。——《资治通鉴》·梁纪十 史书说起这件事的时候,总说尔朱兆瞎了眼,居然被高欢这个狼崽子给骗了,最终还死于高欢之手,真是死得冤枉。 可实际上,尔朱兆也有他的无奈。领袖尔朱荣已死,尔朱氏在河北地区的影响力有限。对于现在的尔朱氏而言,能把并州守好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哪有资格觊觎河北地区呢? 在进入河北之前,高欢一再对尔朱兆表示亲近和忠心,因为高欢害怕尔朱兆会动手干掉自己。如果当时的尔朱兆一时想不开,非要不计代价地干掉高欢,高欢恐怕很难全身而退。就算最终高欢获胜,恐怕也是元气大伤的状态。 在这种背景下,高欢自然得想方设法安抚尔朱兆的情绪。 尔朱兆其实心知肚明:把高欢这个狼崽子放出去,将来一定会被反噬。可问题就在于:尔朱兆即使不信任高欢,又能怎么样呢? ... 了高欢吗?尔朱兆不敢,因为这会 ... 六镇军人背叛尔朱氏。更重要的是,高欢绝不是坐以待毙的庸人,尔朱兆火并高欢的结果,很可能就是和高欢同归于尽。 谁都知道,高欢信不过也靠不住。但在这种种时候,尔朱兆只希望赶紧把高欢这类野心勃勃的人赶紧送走,免得他们待在并州搞窝里斗。 对于尔朱兆而言,送高欢去河北也有借力打力的意思,因为在当时的河北地区,最强大的一股力量就是高干兄弟。 尔朱荣最后一次进入洛阳时,一直都把高干兄弟扣押在身边,因为他们一直都不服尔朱荣。元子攸 ... 死尔朱荣之后,立刻让高干兄弟回到河北组织力量对抗尔朱氏。 如果尔朱兆不让高欢去河北,河北就有可能成为高干兄弟的天下。高欢虽然不可信,但高欢与尔朱氏或多或少还有些渊源;与其被敌视尔朱氏的高干兄弟占据河北,还不如让高欢占据河北。 可出乎尔朱兆意料的是:高欢刚一离开,立刻原形毕露:高欢在行军途中遇到尔朱荣的妻子北乡长公主,顺手就把北乡长公主的三百匹马抢走了。 欢自晋阳出滏口,道逢北乡长公主自洛阳来,有马三百匹,尽夺而易之。——《资治通鉴》·梁纪十 高欢这种行为,就是公然挑战尔朱氏的权威。面对高欢这种行为,尔朱兆自然气得发狂,却也无可奈何。 但不管怎样,尔朱兆必须有所行动,如果尔朱兆没反应,势必会助长高欢的嚣张气焰。想通这一点之后,尔朱兆立刻率军追赶高欢,然后把高欢围住,自己孤身走进了高欢的军营。 尔朱兆进入高欢的军营之后,直接把刀递给高欢:「 ”我始终把你当兄弟,如果你不相信,就把我的头砍下来吧!”高欢敢砍吗?自己的军营被围得跟铁桶似的! 兆自陈无此意,因轻马渡水,与欢坐幕下陈谢,授欢刀,引颈使欢斫之。——《资治通鉴》·梁纪十 于是,高欢立刻放声大哭:「 ”大哥,我这辈子就认你这一个大哥,你千万不要听信小人挑拨离间的话啊!”尔朱兆会信吗?傻子都不会信的! 欢大哭曰:「 ”自天柱之薨,贺六浑更何所仰!但愿大家千万岁,以申力用耳。今为旁人所构间,大家何忍复出此言!”——《资治通鉴》·梁纪十 两位实力派正面对决,互飙演技,外人看得连连抹眼泪。可实际上,这两人心里都恨不得立刻宰了对方,然后吞并对方的军队。 但很显然,现在的时机不允许。 尔朱兆急着回晋阳,最大限度地接管尔朱荣留下的军政遗产;高欢急着去河北,在各路枭雄还未反应过来之前抢占先机。 在这种背景下,两人勾心斗角演了好半天,最终还是各奔东西。 就在高欢进入河北之后没多久,河北地区的豪强势力就与他取得了联系:高干进入高欢的营地之后,双方谈得相当投机,晚上抵足而眠。 干辞气慷慨,欢大悦,与之同帐寝。——《资治通鉴》·梁纪十一 通过这段史料,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高欢愿意与当地实力派联合,双方不是臣属关系,而是同事和朋友关系。 这也正是高欢可以在河北站稳脚跟的主要原因,高欢很清楚:自己初来乍到,根本不足以硬抗河北当地实力派。 可问题是:高干兄弟等实力派为什么要主动联系高欢,与他达成合作呢?主要原因还在于高欢的身份。 高欢出自六镇军人,本就是一个重量级人物,在六镇军人中拥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力。此时的河北地区,被六镇军人势力和河北当地豪强力量共同控制,并没有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在这种背景下,高欢以一种半是强龙、半是地头蛇的身份来到了河北,河北的本土豪强都不愿意与他硬碰硬。 这本来是一件挺好的事:大家强强联合,利益共享,有什么分歧,等打完天下再慢慢解决。可总有人鼠目寸光,只盯着自己面前的一亩三分地。 在与高欢达成战略合作之后,高干的三弟高敖曹就不停地嘲笑高干像女人,居然屈服于高欢这种兵痞。面对骄傲的高敖曹,高欢决定暂时忍耐,于是命自己的长子高澄前往高敖曹的府邸,以晚辈之礼邀请他赴宴,这才暂时安抚住了高敖曹。 高敖曹时在外略地,闻之,以乾为妇人,遗以布裙。欢使世子澄以子孙礼见之,敖曹乃与俱来。——《资治通鉴》·梁纪十一 此时的高欢,和初次进入洛阳的尔朱荣差不多。表面看起来实力强大,其实只是一个盟主而已。 不得不说,高欢的政治手腕的确比尔朱荣强得多。尔朱荣面对元子攸无可奈何,最终被火并出局,而高欢却能求同存异,在最短时间内整合河北地区的相关利益集团。 以高欢为代表的河北集团整合完毕之后,立刻开始向并州的尔朱氏发难。此时的尔朱氏表面依然强大,但内里早已虚弱不堪。 西北地区表面上由尔朱天光领衔,实际上却是六镇军人占据主导地位。当高欢向尔朱氏发难的时候,尔朱天光本打算讨伐高欢,却发现自己无法调动侯莫陈悦和贺拔岳。 尔朱天光之东下也,留其弟显寿镇长安,召秦州刺史侯莫陈悦,欲与之俱东。贺拔岳知天光必败,欲留悦共图显寿以应高欢,计未有所出。——《资治通鉴》·梁纪十一 中原地区表面上被尔朱世隆控制,但六镇军人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面对高欢的进攻,六镇军人出身的贾显度兄弟和贺拔胜,联合尔朱氏旧将斛[hú]斯椿一起,把尔朱世隆清理出局,然后顺势把尔朱天光也清理出局了。 节闵帝使舍人郭崇报彦伯,彦伯狼狈走出,为人所执,与世隆俱斩于阊阖门外,送其首并度律、天光于高欢。——《资治通鉴》·梁纪十一 从高欢起兵到尔朱氏退出历史舞台,前后不过半年时间。打败尔朱氏之后,高欢废掉了魏节闵帝元恭,拥立了魏孝武帝元修。 欢遂幽节闵帝于崇训佛寺。戊子,孝武帝即位于东郭之外。——《资治通鉴》·梁纪十一 至此,河北集团已经失去了共同的敌人,耳熟能详的内讧故事再度上演。 此时的河北集团内部,主要分四股势力:最强大的是高欢所代表的六镇军人势力;第二大的是斛斯椿所代表的尔朱氏残余势力;第三大的是高干兄弟所代表的河北豪强势力;最后是魏孝武帝元修所代表的北魏旧势力。 这就是北朝与南朝的不同,北朝皇帝手上几乎都拥有一定的势力,绝不是纯粹的傀儡。在四股势力并存的局面下,元修有足够的空间和机会纵横捭阖,斛斯椿所代表的尔朱氏残余势力更是公然站在元修的背后,支持元修打压高欢。 魏侍中斛斯椿闻乔宁、张子期之死,内不自安,与南阳王宝炬、武卫将军元毘、王思政密劝魏主图丞相欢。——《资治通鉴》·梁纪十二 在这种背景下,元修一直用强硬的态度面对高欢,高欢逐步后退,有点压不住场面了。 此时的元修与斛斯椿已经牢牢控制住了洛阳;贺拔胜坐镇北部荆州,并一直与西北势力眉来眼去;高干兄弟则一直是河北地区的土霸王。如果高欢再不想办法破局,他也会像尔朱荣一样黯然退场。 当然了,高欢最终没有被清理出局,他首先打败了魏孝武帝元修,并逐一清理了斛斯椿和贺拔胜等人,高干也在这一过程中成为了牺牲品。 清理掉这些难缠的角色之后,高欢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称霸河北了。虽然还有人试图挑战高欢的霸主地位,但他们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种行为也变得越来越无力了。 往期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尔朱荣趁势而起,七千战胜三十万 尔朱荣进退失据,提议迁都被否决 尔朱荣遇刺身亡,元子攸最终偿命

北魏末年的表面兄弟:尔朱兆无奈放手保并州,高欢得寸进尺占河北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此人弑 ... 隋炀帝,霸占萧皇后,称帝后不到三个月就被 ... 死

    宇文化及弑...隋炀帝后,自立为帝,还霸占了萧皇后。突厥历来是隋朝大敌,所以当杨广得知宇文化及违背命令后,直接将其囚禁,更一度动了...心。好在南阳公主求情,宇文化及才保全了小命。但此时他还没打算弑...杨广,只想着捞好处。在任何一个朝代,弑君之罪都是罪大恶极的,宇文化及弑君之事被有心人加之以利用,很快就传遍天下。两个多月后,窦建德的大军便把他活捉,连同他的两个儿子一起被斩首。

  2. 战国七雄之魏国:高开低走的「 ”遗憾之国”

    战国时代开场时,如果要评选一个开局状态最好的国家,答案并不是老牌「”大佬”齐国,也不是传统「”非主流”楚国,而是三分晋国之一的魏国。魏国是战国时代最早变法的国家,也是变法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在战国初期可谓威风八面。那个时候,天下最强的军队不是后来传得神乎其神的秦军,而是魏国武卒。那么,如此强盛的魏国,最后怎么就没了呢?本文分魏家渊源、文武侯图强、夭折的统一梦三篇为你讲述令人唏嘘的魏国兴亡史。上篇魏

  3. 郭松龄反奉,有人建议炮轰叛军,张学良立刻制止:都是我的部下

    关于郭松龄反奉的原因,说法一直,按照郭松龄的说法,他说东北人民受到穷困,而日本对东北虎视眈眈,假如奉军一直在关内的话,日本一旦发难,东北必然十分危难,郭松龄在给张学良的遗书中也表示,自己反奉是为国为民。

  4. 华歆主持曹丕受禅仪式亲手终结了汉王朝,后世为何对他评价甚高?

    作者:许云辉(华歆)东汉末年,三个志同道合的少年,为了拓展视野和扩大知名度,联合组成游学小队,从平原高唐出发,外出闯荡。

  5. 揭示北朝不为人知的战争怪象,鲜卑人居然更爱用步兵

    特别是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更是令中原步兵头痛无比。然而吊诡的是,在北朝末期,一度靠骑兵起家的鲜卑诸国,骑兵比例却逐渐下降,其在战争中的地位作用也非往日之比。以东西魏爆发的沙苑之战为例。西魏则有相对明确的兵力数字。这与我们印象中北朝军队动辄全是骑兵的情况,恐怕是大相径庭的。

  6. 他是元代的纵横家,以 ... 身份总揽元朝大权,下场却很凄惨

    纵横家是战国时期产生的独特的谋士群体,与奉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儒生不同,他们不注重家国情怀,朝秦暮楚,谁能实现他们的政治要求,他们就投靠谁。张仪、苏秦等人都是纵横家的杰出代表,他们游说各国诸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秦汉建立大一统的王朝以后,纵横家失去立足的根基,逐渐衰微,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不过名义上的纵横家学派虽然已经消亡,但实质上的纵横家却依旧存在,他们活跃在乱世当中,搅动着历史风云

  7. 浅谈魏晋南北朝都督制的发展及都督制的衰亡

    东汉时期,朝廷的选官制度察举制已经逐渐的濒临崩溃了,这套制度渐渐的为别有用心之人所利用,因而这一时期在朝廷之中一个家族就出现了多个高官的事情可谓屡见不鲜。

  8. 细思极恐的一段历史:张勋复辟并非闹剧,而是一场密谋

    爱新觉罗溥仪,清朝的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从登基,到废黜,到张勋支持下复辟,再到仓皇出逃东北,成为日军扶持下的傀儡,再到被苏联俘获,最后成为中国人民共和国的一位普通公民,他的人生堪称一部曲折跌宕的传奇故事。今天我们就通过溥仪的回忆,去了解一段看似闹剧,实则细思极恐的历史——张勋复辟。

  9. 七万战甲埋骨玉璧:南北朝的东西对决,不再函谷关而在并州高地

    历史即将在南北朝再次上演东西对决。此时形胜,则是并州高地与河北富饶。所以,雄踞关中的宇文泰不是秦始皇,而雄踞并州高地、就食河北之资的高欢,则非常可能成为第二个光武帝。因为高欢是山西军阀,并州高地不仅俯瞰黄河而且集中了东魏的重兵集群。所以,从山西出兵走北路,效率最高、成本最低。

  10. 世界仅存司马光《资治通鉴》手稿在京展出

    千年回望司马光”公开课特别活动在北京开讲现场「”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不可不读之书也。”清代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这样评价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历经北宋五朝风云,司马光成为后人心中理想的文人士大夫形象,至今仍然为人所称道。今年也是司马光诞辰一千周年。11月17日,由国家图书馆举办的「”纪念司马光诞辰一千周年——千年回望司马光”公开课特别活动在北京开讲。此外,现存于国家图书馆的、世界上仅留的

随机推荐

  1. 梦见捡花生吃

    周公解梦梦见捡花生吃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捡花生吃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最有果效的励志短信,用处很大

    最有果效的励志短信,用处很大做事要有热度,办事要有力度,拥有自信程度,坚持努力温度,注意讲求速度,关键在于态度,态度决定高度,高度决定脚步,迈向成功道路!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时刻保持尊重他人的态度,才能赢得别人的尊敬。最终,相信你一定能到达属于你的成功目的地。

  3. 满满正能量的励志短语-感人的情话

    它能使自己专心地做自己应该做的,或喜欢做的事。而对于获得更多的人生的满足感而言,成就一个自强独立的自我比成功地维系一段亲密的两性关系更重要。

  4. 唐太宗李世民一生中最爱的女人:燕德妃

      唐太宗李世民一生中最爱的女人燕德妃:唐太宗李世民一生中除了长孙皇后一个老婆,还娶了十三个妃子,据说他最宠爱的是燕德妃,那么在李世民的众多的妃子中,李世民是最喜欢燕德妃吗?  在源源不断进入天策上将府的女子中,还有更不容忽视的重量级人物出现。她们的身份也许没有杨家公主...

  5. 伟大的英国人:威廉·威尔伯福斯——一生致力于废除奴隶制的人

    威廉·威尔伯福斯是19世纪的国会议员和作家,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致力于首先废除奴隶贸易,其次是废除英国殖民地的奴隶制度。他的信仰在他的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经过长达42年的竞选,奴隶制在他死前三天在英国领土上被废除。出生于1759年-死于1833年的关键事实为奴隶制的终结奋斗了大半辈子在达到他的目标后几天死去福音派保守派基督徒反对许多其他社会改革一个简短的传记威廉威尔伯福斯出生于8月24日,1

  6. 【螺母】的意思是什么?【螺母】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螺母luómǔ1.蜗牛。也称螺帽、螺丝母或螺丝帽。这是横膈膜止动螺母。

  7. 佛经故事:心无染者名为少欲

    佛经是佛陀说过的话的汇编,经是佛教教义的基本依据;律是佛教组织为教徒或信众制定的纪律或行为规范;论是对经、律的解释或阐述。其传说部分也许是为了展现佛教的神奇之处;其哲学与修行部分是值得学习与深思的道理;其将一世因果扩至三世因果无论是否存在都可以合理解释一些科学中无法解释的现象,达到导人向善的作用。

  8. 不需要道路:飞车在水上翱翔

    硅谷的一家公司设计了一种飞行汽车,这种汽车不需要飞行员执照就可以操作,而且可以在水上飞行。据KittyHawk称,根据联邦航空管理局针对此类车辆的法规第103部分,飞车目前被规定为超轻型飞机。不过,凯蒂霍克说,这辆车的进入门槛很低,因为人们不需要有驾驶执照就可以驾驶这辆车。)凯蒂霍克计划出售的飞车将与该集团最近的视频中展示的飞车不同,该公司表示,最初发表在《生活科学》杂志上。

  9. 成语典故_汗流浃背的典故成语故事汗流浃背怎么来的

    成语典故_汗流浃背的典故成语故事汗流浃背怎么来的  汗流浃背的典故:出处《史记·陈丞相世家》:“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皇后纪下·献帝伏皇后》:“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自后不敢复朝请。”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满身大汗 ...

  10. 【恋酒贪杯】的意思是什么?【恋酒贪杯】是什么意思?

    形容好酒贪杯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水仙子·遣怀》:“嘱咐你休恋酒贪杯,到那里识些廉耻。”成语故事:成语标签:四字成语,联合式成语,酒的成语,L开头的成语用恋酒贪杯造句1.明·无名氏《破风诗》第三折:“打家截道逞凶势,恋酒贪杯添意气。”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