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学界一向对北齐后期统治集团中的胡汉冲突特别留意,对于核心权贵的反汉化政治及文化倾向研究较多。但是如果深入分析这些权贵的家世及个人成长史,就会对六镇贵族适应中原文化、认同中原文化的一面有所认识,从而在更大的历史背景上理解和把握这个时期复杂的文化涵化与社会整合问题。以反汉化倾向最鲜明的韩长鸾为例,依据其父韩裔的墓志,可以大致理清他的家庭出自怀朔镇流民集团,很早就进入高欢统治集团的核心。从他的祖父韩贤与父亲韩裔标举籍贯的不同,可以看出部分六镇勋贵努力改造家族谱系、向中原士族转变的倾向。韩长鸾本人痛诋 *** ,同时却标榜自己是昌黎韩氏,反映了他在反汉化的同时,向中原文化传统认同的一面。

  向来论北齐衰亡原因者,无不极言北齐统治阶层内部的深刻分裂与严重内耗[1],其中犹以六镇集团与中原士族间的激烈冲突最被注意[2]。每涉此题,则韩长鸾仇疾 *** 文官的言语,必在举证之列。韩长鸾多次斥骂“汉儿”、“汉狗”,是北齐权贵中敌视中原士人最为恣肆、最为鲜明的一个。而文献中有关韩长鸾家世的史料又过于简略,使得对这位著名“恩倖”权贵的认识只能停留在他的片段言辞上。这篇小文根据文革期间出土的韩裔墓志,重新整理韩长鸾家世背景,意在为理解韩长鸾的文化及政治立场增加新的思想素材,并对北齐后期所谓“反汉化”问题提供一点新认识。
  韩长鸾事迹,主要见于《北史》卷九二《恩幸传》。虽然钱大昕认为今本《北齐书》卷五○《恩倖传》“系百药元本”[3],但唐长孺先生怀疑“此卷仍出《高氏小史》之类史钞”,基本上是删略《北史》而成[4]。今从唐说。据《北史》,韩长鸾名凤,以字行,“父永兴,开府、青州刺史、高密郡公”[5]。韩永兴其人,仅两见于《北史》:一是北齐文宣帝天保元年(550)十一月,韩永兴在建州抵御宇文泰部将侯莫陈崇[6];二是当郭遵为建州别驾时,“会韩长鸾父永兴为刺史”[7],也就是说韩永兴曾经任建州刺史,与第一个材料似乎很有关联。
  文革中在山西祁县白圭镇发现了一座北齐墓,1973年春考古工作者对此墓进行清理,出土墓志一合,由墓志知墓主是北齐骠骑大将军、青州刺史韩裔。该墓清理情况、墓志图版与录文,具见陶正刚《山西祁县白圭北齐韩裔墓》[⑧]。韩裔墓志,又收入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9]。两种录文虽偶有错误[10],但都可用,对于理解墓主韩裔身世有很高价值。陶正刚就是依据墓志文字,判断韩裔即韩贤之子、韩长鸾之父。这个判断是非常正确的,试为申论如次。
  韩贤、韩长鸾两人虽然在《北齐书》中分别有传,但两人的祖孙血缘关系却未曾交待,多亏韩裔墓志,把这个家庭祖孙三代的谱系建立起来了。《北齐书》卷一九《韩贤传》:“韩贤,字普贤……赠侍中、持节、定营安平四州军事、大将军、尚书令、司空公、定州刺史。子裔嗣。”[11]可见韩贤之子是韩裔。韩裔墓志记其父祖的情况是:“祖冠军将军,鼎贵一时,德充寰宇;父大司空公,畜价怀宝,声高海内。”墓志称志主韩裔的父亲是“大司空公”,而《韩贤传》记韩贤赠官中最高的官是“司空公”,而且其嗣子名裔,可以肯定地说,韩贤之子韩裔,即墓志志主韩裔。韩裔墓志云:“君讳裔,字永兴,……进封高密郡开国公。”又记韩裔曾为建州刺史,并死于青州刺史任上。而前举《北史》记韩长鸾“父永兴,开府、青州刺史、高密郡公”,及长鸾父永兴曾官建州刺史等,与韩裔墓志恰相契合。可见,韩裔正是韩长鸾的父亲,以字行,史书所见韩永兴是也。这样,可以把韩贤、韩裔(永兴)、韩凤(长鸾)祖孙三代的家世关系明确建立起来了。
  《北齐书》卷一九《韩贤传》:“韩贤,字普贤,广宁石门人也。壮健有武用。初随葛荣作逆,荣破,随例至并州,尔朱荣擢充左右。……尔朱度律用为帐内都督……高祖入洛,尔朱官爵例皆削除,以贤远送诚款,令其复旧。太昌初,累迁中军将军、光禄大夫,出为建州刺史。武帝西入,转行荆州事。天平初,为洛州刺史。民韩木兰等率土民作逆,贤击破之,亲自按检,欲收甲仗。有一贼窘迫,藏于死尸之间,见贤将至,忽起斫之,断其胫而卒。”[12]从这个简单的小传里,可以看出韩贤以下主要经历:① 出于怀朔镇,作为六镇流民参加了怀朔镇将葛荣领导的反魏大军;② 尔朱荣破葛荣后,与葛荣流民大军中的其他流民一起,被强制迁徙到并州;③ 六镇流民武装为尔朱荣所用时,韩贤进入尔朱氏亲卫军队;④ 尔朱荣被北魏孝庄帝杀死后,韩贤又追随尔朱世隆;⑤ 高欢与尔朱氏分裂,韩贤倾向于靠拢同样出于怀朔、领导着六镇流民武装的高欢,因此高欢胜利后,韩贤亦得重用;⑦ 高欢与孝武帝分裂,韩贤坚决站在高欢一边,帮助击溃了孝武帝的军队;⑧ 孝武帝西投关中,韩贤率军渡河,并被高欢任命为行荆州事,显然是主持对洛阳以南可能来犯的关中军队的防御;⑨ 高欢迁都于邺,任命韩贤继元弼之后为洛州刺史,委以驻守洛阳、西御宇文泰之重任,韩贤在击败受到西魏支持的韩木兰起兵之后[13],亦被刺身亡。从这个经历,我们看到韩贤无疑属于高欢统治阶层中核心的怀朔集团,他在孝武帝西奔前后的位任与表现,尤其反映了他与高欢之间的紧密联系。
  韩贤死于洛州刺史任上,时间应在天平四年(537)十月[14]。没有材料可以推知他的年龄。据韩裔墓志,韩裔死于天统三年(567),年五十四,则其生年当在北魏宣武帝延昌三年(514)。韩贤死时,韩裔已经二十四岁。墓志记载韩裔在天平四年以前的经历,云:“释[褐]宣威将军、给事中。逮魏失其鹿,中原鼎沸,赤县之内,豆剖瓜分。我神武皇帝,握玄女之兵,得黄人之祉,驱熊罴於朔野,蒸生民於涂炭。陈平裸身亡楚,孙通削迹辞秦,千载一时,见机而作。遂托身奔走,中分麾下,真将军也。好出奇兵,以功除冠军将军、中散大夫、帐中领民正都督、秦州武阳县伯。”韩裔的武阳县伯爵位,墓志称是“以功”获封,可是《北齐书》记韩贤死后“子裔嗣”,却不记韩贤生前的爵位,墓志中亦全不见有嗣爵的记录。我怀疑这里的武阳县伯,就是韩裔在韩贤死后所嗣之爵,也就是说,韩贤生前的爵位就是武阳县伯。
  韩裔墓志记录韩裔此后历官,略云:“元象年,除假节、督西荆州诸军事、本将军、西荆州刺史,寻安东将军、银青光禄大夫、宁州诸军事、宁州刺史,寻除中军将军、故城都督。……以公为南道都督,征侯景於渦阳。……还除骠骑将军、仪同三司、临泾县开国公、故城大都督。天保元年,除开府仪同三司,别封康城县开国子。使持节、凉州诸军事、凉州刺史,迁三角领民正都督,又迁新城正都督,除使持节、建州诸军、本将军、建州刺史。……进封高密郡开国公,迁东朔州刺史,食并州乡郡幹。天统元年,除特进、使持节、青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青州刺史。”韩裔在青州刺史任上凡三年,病死。
  单从经历上看,这是北齐六镇子弟(所谓“九州勋人”贵族子弟)典型的人生之路。但韩裔的情况还自有特点,他的成长可能还得到了高欢及其诸子格外的关照。据《北史》卷四一《杨愔传》附《燕子献传》:“神武旧养韩长鸾姑为女,是为阳翟公主,遂以嫁之,甚被待遇。”韩长鸾之姑,即韩贤的女儿。可能韩贤死时,她还年幼,高欢养以为女,是替韩贤抚养遗孤的意思。阳翟公主应当是韩裔的妹妹而不是姐姐。韩裔当时既然已经二十四岁,不需要由高欢抚养了,但他与高欢家庭却会因此建立特别的联系,他此后的政治前程,也必定会得到照应。从这个意义上说,韩裔已经不是普通的六镇人士,而跻身贵游子弟之列了。韩裔的儿子韩长鸾,正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北史》卷九二《恩幸传》:“凤少聪察,有膂力,善骑射,稍迁乌贺真、大贤真正都督。后主居东宫,年尚幼,武成简都督三十人,送令侍卫,凤在其数。后主亲就众中牵凤手曰:‘都督,看儿来。’因此被识,数唤共戏。袭爵高密郡公,位开府仪同三司。”[15]乌贺真、大贤真不见于他处,其意难明,疑即所谓帐内领民、帐内亲信之类。韩长鸾作为勋贵子弟,以武艺出身,早早就进入宫廷服务,因此得与北齐后主建立友谊,这种友谊正是他后来在北齐宫廷内掌握权势的基础。
  韩裔的妹妹是高欢养女,韩裔本人的成长得到高氏父子照顾,这个背景使韩长鸾之得势,不能仅仅看成是“恩倖政治”的产物[16]。韩裔的妻子鲜于氏,也应当出自怀朔集团。《北史》卷九二《恩幸传》:“凤母鲜于,段孝言之从母子姊也。”[17]段孝言是段荣第二子。据《北齐书》卷一六《段荣传》:“荣妻,皇后姊也。”[18]可见段孝言的母亲,即高欢妻娄氏的姐姐,高欢实是段孝言的姨父,段孝言与高澄兄弟为姨表兄弟。段孝言的从母子姊嫁给韩裔,很可能也是出于高欢的安排。如果这一推测成立,高欢为韩裔娶妻,抚养韩裔的妹妹并将她嫁人,算是尽到了为韩贤抚养遗孤的责任。这样一来,韩贤的后人自然也就完全被整合进高氏的核心集团了。韩裔的妻子鲜于氏,又可能与鲜于世荣有关系。《北齐书》卷四一《鲜于世荣传》,世荣父宝业,怀朔镇将。[19]鲜于世荣与高欢、段荣、韩贤一样,都出自怀朔,有共同的家世背景。怀朔集团内部的婚姻联系,在北齐历史中的特殊作用,今后还有再探讨的余地。
  最后,我们来看看史书中韩贤与韩长鸾的籍贯问题。《北齐书》卷一九《韩贤传》:“韩贤,字普贤,广宁石门人也。”而《北史》卷九二《恩幸传》:“韩凤字长鸾,昌黎人也。”为什么会有这个差别呢?
  广宁郡属朔州。《魏书》卷一○六上《地形志上》朔州条有广宁郡,领石门、中川二县。这个朔州,据《地形志》,是由怀朔改镇为州而来:“延和二年置为镇,后改为怀朔,孝昌中改为州。后陷,今寄治并州界。”[20]魏收说朔州“今寄治并州界”,就是指北齐时的朔州侨治于并州。1973年出土于山西寿阳的北齐厍狄回洛及其妻妾墓志,志文明确说北齐时朔州侨治并州寿阳城。[21]朔州所领五郡,(南北朝历史  www.lishirenzhi.com)也都侨治在寿阳附近。据《元和郡县图志》,其神武郡故城在寿阳县北三十里。[22]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卷一四九山西省平定州古迹门寿阳县“神武故城”条,考证东魏北齐之朔州五郡县名,各有痕迹保留于寿阳县地名中,曰:“按《魏书·地形志》,神武郡首领尖山县,今有尖山在县北;又太安郡首领狄那县,今有太安镇及狄那寨在县西;又广宁郡首领石门县,今有石门在县东;又太平郡首领太平县,今有太平乡太平村在县东。盖一州五郡,皆侨置县境,不独神武矣。”“广牧故城”条:“《魏书·地形志》附化郡有广牧县,后废。”[23]此书所录“浮化水”、“浮化山”,当与附化郡有关。同书同卷关隘门“太安驿”条:“在寿阳县西五十里太安镇,即后魏太安郡地。”[24]不仅朔州侨治寿阳,而且,朔州所有郡县,几乎都在寿阳城四周。这一带应当是朔州籍六镇内迁人员的集中地区。
  原六镇内迁人民,在北魏末年和东魏初年,都著籍于改镇为州之后的郡县。韩贤既著籍于“广宁石门”,说明他原为怀朔镇民,其本来戍地,可能名叫石门戍。按理说,韩贤著籍朔州广宁石门之后,其后嗣都应当遵而不改。可是韩长鸾却变成了“昌黎人也”,这是为什么呢?
  韩氏改变籍贯,是从长鸾父韩裔开始的。韩裔墓志称韩裔为“齐国昌黎宾屠人”,齐国,即所谓大齐;昌黎郡,魏、晋、北魏、北齐皆置;宾屠不见于史,当是宾徒的误写。宾徒,汉晋旧县,东汉属辽东属国,晋属昌黎郡。《晋书》记慕容垂奔前秦,苻坚封他为宾都侯。[25]而《资治通鉴》记作宾徒侯。[26]因此中华标点本《晋书》“校勘记”认为宾都乃宾徒之误。我认为慕容前燕时既以柳城为龙城,更改昌黎诸县县名,如改宾徒为宾都,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非常合理的[27]。其后北魏平北燕,对和龙郡县名当另有更置,《魏书》不见宾都或宾徒县。
  北魏末年侨置南营州于定州英雄城,领昌黎、辽东等五郡,北齐时南营州只留昌黎一郡,领新昌、永乐二县,没有宾都县。[28]既然北齐的昌黎郡不领宾徒县,韩裔墓志所谓“昌黎宾屠”就不是实指著籍,而有可能是虚指郡望。韩贤究竟是北族出身还是鲜卑化的 *** ,当然已无可考。对于韩贤来说,出身于怀朔集团才是最有意义的,在怀朔上百年的居住使他们早就以怀朔为家。可是,到韩贤的儿子韩裔这一代,情况已经发生变化,很多怀朔或六镇其它各镇出身的贵族,在继续保持北镇社会关系的同时,也开始改造自己的家世谱系,攀附华夏传统的郡望。北齐皇室高氏伪造自己出自勃海高氏的谱系,就是其中一个显例[29]。《北齐书》卷一六《段荣传》称段荣出自武威段氏,卷四一《鲜于世荣传》称鲜于世荣出自渔阳,都有攀附旧门郡望的嫌疑。而韩贤、韩裔父子标举籍贯的差异,更是一个明确的证据。十六国北朝以来昌黎韩氏人物众多[30],使昌黎成为韩氏的重要郡望。韩裔墓志称韩氏出于“齐国昌黎宾屠”,既举出明确的“齐国昌黎”,又举出当时并不存在的“宾屠(徒)”县,这种攀附郡望的行为,虚虚实实,似远似近,反映出改造家族谱系者某种复杂的心态。我甚至怀疑部分六镇贵族改造家族谱系的工作,不仅得到东魏北齐政权的支持,有些可能还从属于某种统一的计划。当然,这个问题还需要今后进一步研究。
  这给我们一个启示。无论攀附郡望、改造谱系的行为出于自发还是受到政策的推动,六镇勋贵的这一动向十分耐人寻味。学界关于北齐统治集团“胡化”倾向的研究,关于六镇勋贵“反汉化”的讨论,当然是有根据的,能够得到史料的支持。但是,我们也知道,历史运动是复杂的、多方向的,单一时期、单一侧面的观察,不足以得出全面的结论,也不足以概括历史运动的实际。从上面有关部分六镇勋贵攀附华夏郡望的讨论来看,北齐统治者多多少少接受了华夏传统的影响,并多多少少地向着这种传统低头。无论是居于统治集团最顶端的高氏,还是普通勋贵之家的韩氏,都以改造家族谱系的行为,实际上表达了向华夏传统认同的态度。这意味着,无论北齐统治集团多么不情愿放弃他们的六镇传统,但进入中原之后,接受华夏传统的影响,逐渐改造自己的文化面貌,就成为不可回避的历史方向。
  韩长鸾仇视汉族文士,以鲜卑自居;北齐宫廷中长期弥漫着六镇风味,北齐晚期西域粟特胡的文化影响也很明显。这些当然是事实。但是,六镇的鲜卑并不是拓跋珪建立北魏时期的鲜卑,进入中原的六镇人民也不可能保持他们六镇时代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面貌。一切都在变化中。固然存在着对变化的抵抗,但也存在着主动的适应。韩长鸾痛斥“汉儿”、“汉狗”的同时,他的头上却悬着“昌黎韩氏”的假招牌。这就是这个时期历史丰富性的一个例证。韩长鸾也许真的把自己当作鲜卑人看待,但他这个鲜卑人,已经离从前的鲜卑人很远了,如果一定要比较的话,他应当是离他所痛诋的 *** 更接近些。身处北齐反汉化运动中的那些六镇勋贵,事实上都无法脱离这样的困境:更大的、汉化的历史浪潮裹挟着他们,尽管从局部看他们也许正朝着相反方向努力移动。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古代史研究中心“三至十四世纪中国历史的多元文化环境研究”课题成果之一。)
  注释:
  [1]吕春盛:《北齐政治史研究——北齐衰亡原因之考察》,台湾大学文史丛刊之七十五,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1987年,189——264页。
  [2]缪钺:《东魏北齐政治上 *** 与鲜卑之冲突》,收入缪先生《读史存稿》,历史认知网书店,1963年,78——94页。
  [3]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三一,商务印书馆,1958年,593页。
  [4]《北齐书》卷五○“校勘记”第一条,中华书局,1972年,695页。
  [5]《北史》卷九二《恩幸传》,中华书局,1974年,3051页。
  [6]《北史》卷五三《潘乐传》,1922页。
  [7]《北史》卷八一《儒林传上》,2736页。
  [8]陶正刚:《山西祁县白圭北齐韩裔墓》,《文物》1975年第4期。
  [9]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435——437页。
  [10]如“征侯景于涡阳”句之“涡阳”,陶、赵俱误为“湡阳”;“忽祭肜之守辽东”句之“祭肜”,陶误作“祭彤”,赵误作“粲彤”;“腾声河外”句之“腾”,陶、赵俱误作“胜”。
  [11]《北齐书》卷一九《韩贤传》,247——248页。
  [12]《北齐书》卷一九《韩贤传》,247——248页。
  [13]韩木兰名雄,其起兵与韩贤争战事,亦见《周书》卷四三《韩雄传》,中华书局,1971年,776页。《周书》中有误写韩贤名字的情况,如卷二二《柳庆传》附《柳带韦传》称“韩贤素为洛州刺史,召为主簿”,见373——374页。“校勘记”已指出韩贤素当作韩贤,见379页。
  [14]《北齐书》没有韩贤死年的记载。《北史》卷五《魏本纪•东魏孝静帝纪》天平四年十月条:“己酉,西魏行台宫景寿、都督杨白驹寇洛州,大都督韩贤大破之。西魏又遣其大行台元季海、大都督独孤信逼洛州,刺史广阳王湛弃城归阙,季海、信遂据金墉。”在韩贤死后,东魏立即任命元湛为新的洛州刺史。韩贤破敌与元湛弃城都发生在十月,可知韩贤必死于此月。
  [15]《北史》卷九二《恩幸传》,3052页。
  [16]吕春盛在《北齐政治史研究——北齐衰亡原因之考察》一书中提出北齐武成帝时期有所谓“恩倖政治”,这个提法显然是受到传统史学观念的影响。其实深入研究,每一个“恩倖”人物,都自有其成长的深厚背景,并不是纯粹靠媚惑君主才获得权力。比如和士开,一向被误认为出自西域商胡,其实他是北魏代北集团之后,见罗新《北朝墓志丛札(一)》,《北大史学》第9辑,北大出版社,2003年;《说〈文馆词林〉魏收〈征南将军和安碑铭〉》,《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1期。
  [17]《北史》卷九二《恩幸传》,3053页。
  [18]《北齐书》卷一六《段荣传》,207页。
  [19]《北齐书》卷四一《鲜于世荣传》,539页。
  [20]《魏书》卷一○六上《地形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2498——2499页。
  [21]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北齐厍狄回洛墓》,《考古学报》,1979年第3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碑碣》,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 23——25页;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 1992年, 415——416页。
  [22]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十三河东道二,中华书局,1983年,369页。
  [23]《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卷一四九,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6976页。
  [24]《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卷一四九,6981页。
  [25]《晋书》卷一二三《慕容垂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3078页。
  [26]《资治通鉴》卷一○二晋纪海西公四年,中华书局,1956年,3223页。
  [27]后燕、北燕与北魏的历史上不复见有宾徒或宾都,我猜想是后燕重建和龙时,省并了宾都或宾徒县。北燕与北魏均沿后燕。
  [28]王仲荦:《北周地理志》,中华书局,1980年,1002页。
  [29]谭其骧先生较早注意到高欢一家“伪托世系”,其实可能出自高丽或辽东高氏,见缪钺《东魏北齐政治上 *** 与鲜卑之冲突》文末所附谭其骧信函,《读史存稿》,93——94页。吕春盛《北齐政治史研究——北齐衰亡原因之考察》一书,专章讨论高欢族属问题,罗列历来有关此一问题的研究甚备,见14——29页。
  [30]关于十六国时期的昌黎韩氏,请参看罗新《五燕政权下的华北士族》,载《国学研究》第四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本文刊《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北齐韩长鸾之家世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黄帝撒下的弥天大谎,连写《史记》的司马迁都被骗了

    文丨柳汀雪大家好,国学趣谈栏目又跟大家见面啦!在中国的神话传说里,女娲补天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可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呢?这就要从共工的神话说起。

  2. 刘渊建「 ”汉”,是西晋的失误,还是西晋已到末路,真正的乱世将至

    八王之乱使西晋政权在北方的统治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很多少数民族就是在此时内迁的,「”八王之乱”时也有部分少数参与,但大体上还是以西晋皇室内部的争斗为主。而当这种混乱的局面持续较长时间后,渐渐的也产生了一种心理,为何我不能在这这乱世中分一杯羹呢?就是这种心理,开启了「”八王之乱”中除去西晋皇室的争斗外,少数民族也在此时纷纷建立政权,而最先建立政权的就是匈奴刘渊,国号为「”汉”。接下来搜史君就带大家来看

  3. 揭示北朝不为人知的战争怪象,鲜卑人居然更爱用步兵

    特别是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更是令中原步兵头痛无比。然而吊诡的是,在北朝末期,一度靠骑兵起家的鲜卑诸国,骑兵比例却逐渐下降,其在战争中的地位作用也非往日之比。以东西魏爆发的沙苑之战为例。西魏则有相对明确的兵力数字。这与我们印象中北朝军队动辄全是骑兵的情况,恐怕是大相径庭的。

  4. 有一个朝代前后27年!经过了六帝!怎么被称为「 ”禽兽王朝”?

    经过了六帝!

  5. 他是隋末第一奇才,不是李密也不是 ... ,更不是李渊,你猜是谁

    比如打响反隋战斗第一枪的王薄。如果给18路反王排名的话,王世充绝对能排第一名,如果李渊手下没有...,李建成这样既是亲儿子又是高级将领的助手,那王世充很有可能是最后的赢家。鱼俱罗号称隋末第一猛将▌大仁大义军心所向其实王世充能把如此强大的反贼平掉,原因非常简单,就是他抓住了战争的本质问题,就是利益分配问题。

  6. 七万战甲埋骨玉璧:南北朝的东西对决,不再函谷关而在并州高地

    历史即将在南北朝再次上演东西对决。此时形胜,则是并州高地与河北富饶。所以,雄踞关中的宇文泰不是秦始皇,而雄踞并州高地、就食河北之资的高欢,则非常可能成为第二个光武帝。因为高欢是山西军阀,并州高地不仅俯瞰黄河而且集中了东魏的重兵集群。所以,从山西出兵走北路,效率最高、成本最低。

  7. 她是史上最厉害的太后,权力比皇帝还大,国家在她手上走向强盛

    说到历史上最厉害的女人是谁,很多人都会投武则天一票,毕竟当上皇帝的,除了武则天就没有第二个人了。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也有一个女人能够与武则天一较高下,虽然她没有当皇帝,但是帝国的权力一直牢牢把握在她的手中。这个女人就是北魏时期的冯太后。在冯皇后23岁时,26岁的文成帝驾崩。伤心欲绝的冯皇后准备随夫而去,跳进火堆自尽,被众人抢救出来。先皇驾崩,年幼的太子拓跋弘即位,也就是献文帝,尊冯氏为太后。

  8. 霸府政治—魏晋南北朝权利禅让的标准模式

    而强行透支身体随军出征的司马懿则于当年八月去世,随后,长子司马师以抚军大将军辅政,继续执掌政权。在对内的政治上,司马师一改其父司马懿外宽内忌的执政方式,采取高压态势,对朝堂之上的异己势力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同时,开始着手组建自己的政治班底,为代魏立晋做准备。

  9. 南北朝军神,7000白袍大破北魏50万军,白袍陈庆之,你知道他吗?

    梁帝萧衍以元颢为魏王,并以陈庆之为似节、飙勇将军,率兵7000人护送元颢北归上洛阳称帝。这时庆之已年满41岁。梁武帝欲利用其向北拓地,封元颢为魏王,以陈庆之护送元颢北还。梁军前有坚威,后有大敌,将面临腹背受敌的险境,因而士卒恐慌。陈庆之又回师进击巍军,天穆畏庆之,率4万之众北渡黄河,费穆攻虎牢将拔,闻天穆军北渡,见庆之来援,摄于梁军威力,遂投降庆之。在大同五年之时,积劳成疾的陈庆之卒于任上,终年56岁。

  10. 陆令萱:北齐末期的操盘手和亡国推手,真相永远比想象残酷和恐怖

    公元538年,骆超又投降了东魏,而且还在在东魏娶妻生子,这妻便是陆令萱,子就是骆提婆,这母子两人后来权倾北齐朝野,掌控北齐国运。带着这些希望,骆超联络了一些同样境遇的将领,结果事泄被诛,妻儿被充入宫内,妻子陆令萱为婢,儿子骆提婆为奴。不想,这件事情却间接改变了北齐国运,这让高家始料未及。好巧不巧,高湛的哥哥孝昭皇帝高演,因为骑马外出坠马受伤,不久重病而亡,北齐的江山随即交到了高湛手上。

随机推荐

  1. 黄晓明表妹不进演艺圈,今成国乒黑马,人称第一青春美少女!

    提到我国的国球,大家一定会第一时间想到乒乓球,我国可是有着「”乒乓球王国”的称号,在乒乓球赛场上夺得的荣誉更是有目共睹。优秀的国乒选手们在乒乓球赛场上留下了不少传奇,不过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中国乒乓球界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实力强劲新生代运动员,而陈梦就是新生代中...出的一匹黑马。一直关注乒乓球比赛的朋友想必对这名小将并不陌生,陈梦有着国乒第一青春美少女的称号,青春活力的她在赛场上更是大显身手,

  2. 梦见送杜鹃花给别人

    周公解梦梦见送杜鹃花给别人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送杜鹃花给别人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梦见大火烧鬼

    周公解梦梦见大火烧鬼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大火烧鬼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4. 女性膳食七建议

    据此,他们推荐一种具有特色的、适合都市女性健美的膳食最佳模式——“一至七”饮食模式,即每天一个水果,两盘蔬菜,三勺素油,四碗粗饭,五份蛋白质食物,六种调味品,七杯汤水。这种以低脂肪的植物蛋白质配膳非高脂肪的动物蛋白质,或用植物性蛋白质配膳少量的动物性蛋白质的...,不仅经济实惠,而且动物脂肪和胆固醇相对减少,被公认是一种健美烹饪模式。

  5. 别来无恙的意思 | 成语大全

    指分别以来一直都很好吗?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干曰:‘公瑾别来无恙!’”成语造句:(蒋)干曰:“公瑾别来无恙?”

  6. 阴错阳差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yīncuòyángchā【解释】比喻由于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错。【出处】明·王逵《蠡海集·历数》:“阴错阳差,有十二月,盖六十甲子分为四段,自甲子、己卯、甲午、己酉,各得十五辰。……甲子、甲午为阳辰,故有阴错;己卯、己酉为阴辰,故有阳差也。”【例子】他们阴错阳差地把多年渴望见面的机会失掉了。【近义词】一差二错【反义词】千真万确【相关】百度“阴错阳差”

  7. 梦见辩解梦到辩解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辩解好不好

    做梦梦见辩解好不好?梦见辩解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辩解的详细解说吧。梦见辩解,意味着会增薪提职。成年人梦见辩解,则你的健康精神状态开始出现好转,身体状况也较为稳定,小心感冒等小麻烦就可以了。梦见自己辛苦辩解、不断说谎,表示计画将会意外地顺利进行。梦见吃蛋炒饭梦到吃蛋炒饭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吃蛋炒饭好不好梦见辩论失败,预示树敌太多。

  8. 念念有词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 成语大全

    旧指有法术的人掐诀念咒;或指和尚念经以及说祈祷的话等。现指低声自语;或含糊不清地说个不停。

  9. 尺壁寸阴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chǐbìcùnyīn【解释】阴:日影,光阴;寸阴:指极断的时间。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价值比径尺的璧玉还要珍贵。极言时间可贵。【出处】《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间得而易失也。”【例子】无【相关】百度“尺壁寸阴”

  10. 为什么这位14世纪的中国艺术家要重生

    2011年6月,保利拍卖行在北京举行的古代书画春季拍卖会上,一幅悬挂画卷以6210万美元成交,创下了中国艺术品拍卖的新世界纪录和14世纪艺术家的绘画纪录,王蒙。可以说是同一位艺术家更重要的作品,可以在“中国山水画的风格:元代遗产”中看到,这是目前在史密森尼更自由的艺术画廊展出的作品。本次展览以元代为重点,因为当时出现了几种新的主要风格,这是蒙古人在中国掌权的动荡时代,也是外国人首次占领中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