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1947年12月,台湾省省主席魏道明发表长篇讲话,以强烈的措词严厉驳斥“托管”谬论。1948年3月,...南京当局为了弄清“托管运动”的来龙去脉,特地派行政院长孙科到台湾省进行实地调查。

核心提示:在这期间, ... 高层还通过“中间人”给蒋介石传话,对蒋介石 ... 美国分离台湾省的行动予以高度肯定。 ... 指出:“只要蒋氏能 ... 美国,我们可以同他合作。我们赞成蒋保住金门、马祖的方针”。周恩来也指出:“台湾省抗美就是立功”。 周恩来与蒋介石 资料图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作者:张春英,原题:蒋介石十年里五次对美国人说“不” >美国妄图分离和霸占我国宝岛台湾省的图谋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五十年代第二次 ... 战争时期就有此图谋,只是由于种种原因,反使日本捷足先登,但期霸占台湾省的野心却一直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 ... 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于1945年10月从日本手中接收了台湾省和澎湖列岛。但随着 ... ... 对台湾省统治的危机、中国国内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及新中国的建立,美国为适应冷战的需要,也为了保持其在台湾省及整个亚洲的利益,即阴谋把台湾省从中国分离出去,并为此炮制出一个又一个分离台湾省的论调。 ... 蒋介石虽然依靠美国打内战,并依赖美国的援助治理台湾省,但是对美国分离台湾省的言行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从40年年代末到五十年代末的整整10年里,先后五次反对、 ... 并粉碎了美国企图分裂中国图谋,坚守了一个中国的立场和原则。
第一次:美国阴谋策划联合国“托管”台湾省,引起了蒋介石的高度警觉 > ... ... 接收台湾省不久,1947年爆发了 ... 民反对 ... 专制独裁统治的“二·二八”起义。美国感到台湾省局势不稳,为防止 ... 控制台湾省,美国有关官员遂提出台湾省由“联合国托管”,并进行了具体策划。 >1947年3月,美国驻台北总领事馆的官员就向华盛顿建议,称目前台湾省在“法律上”还是日本的一部分,用联合国名义进行直接干涉,待有了一个“负责的中国 ... ”已根据有关文件正式接收了台湾省的事实,而要联合国再行干涉,是为“联合国托管论”的先声。5月,刚卸任的美国驻台湾省副领事柯乔治向阻止台湾省可能为 ... 控制的情况发展,台湾省必须置于联合国的监督之下。 >当时参与策划和鼓噪“托管运动”的美国驻华机构有:美国驻台湾省领事馆、台北美国新闻处、美国驻香港总领事馆以及美联社、合众社等等。其中主要人物除柯乔治外,还有美国驻台湾省副领事卡尔、情报组长摩根和台北美国新闻处处长卡度等人。 >美国此举不仅遭致旅居上海、南京、北平及香港各地台胞的一致谴责,更引起 ... 蒋介石的高度警觉。当时,上海《新民晚报》刊载文章,抨击“托管”论调,指出美国“野心分子”正利用目前中国的危机,积极争取台湾省上层人士,推动台湾省“托管”。文章揭露了美国在台湾省建立空军基地的情况以及美国某些人士有关“托管”的言行。1947年12月,台湾省省主席魏道明发表长篇讲话,以强烈的措词严厉驳斥“托管”谬论。他说,谣传 ... 民希望脱离祖国而愿受外国的统治,这一说法是对 ... 民的侮辱。他以事实说明了台湾省为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以及归还中国的经过后指出,战后可能远东有一些遗留的问题有待解决,但是,台湾省问题早已决定,《开罗宣言》已明确指出台湾省应归还中国。最后他表示,坚决反对在对日和会上讨论台湾省问题,如果发生这种情况,600万 ... 民和4亿5千万大陆的中国人民将不惜为之流血斗争。 1948年3月, ... 南京当局为了弄清“托管运动”的来龙去脉,特地派行政院长孙科到台湾省进行实地调查。孙科一到台湾省就举行记者招待会,公开点名谴责美国领事馆及美国新闻处。美国当局不得不将卡尔、卡度等人撤换。与此同时, ... 的情报机关也查出了“托管运动”的底细及美国插手的事实。这样,美国某些人策划的“托管运动”便以失败而告终。
第二次:美国散布“台湾省地位未定”,蒋介石坚决反对 “台湾省地位未定”是继“托管论”破产后,美国制造的分离台湾省的又一论调。本来,早在1943年中美英发表的《开罗宣言》和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已明确表示日本投降后,满洲、台湾省、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中国 ... 也已据此接收了台湾省。但是,当台湾省有可能被 ... 收复,美国的西太平洋战略受到威胁的时候,“台湾省地位未定论”就应运而生了。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蒋介石台湾省主席周恩来开罗宣言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