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1971年中国代表团首次出席联大遭遇意想不到

中国代表团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资料图) >  本文原载于《世纪风采》 >自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成立,中国就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 ... 为迅速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进行了不懈的斗争,直到1971年10月25日(北京时间10月26日)联合国第26届大会表决通过第2758号决议,这场旷日持久的博弈才宣告结束。然而,在中国 ... 组团出席联合国第26届大会前后,发生了林林总总意想不到或意料之中的“意外”,使首次亮相联合国的中国代表团更为引人瞩目。 基辛格没有料到26届联大 恢复中国席位 1971年7月9日至11日,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他在与周恩来会谈中说:“尼克松已经决定,美国今年将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的席位,但不同意从联合国驱逐台湾省的行动。在尼克松访华前,如果美国听任台湾省失去联合国的席位,将使尼克松总统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周恩来当即义正词严地说:“你们要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中国 ... 坚决反对,一定公开批驳。”随后,周恩来又把基辛格的这番话向 ... 作了汇报。 ... 听后说:“我们绝不上‘两个中国’的‘贼船’,不进联合国,中国照样生存,照样发展。我们下定决心,不管是喜鹊叫还是乌鸦叫,今年不进联合国。” 7月15日,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18国驻联合国的代表给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写信,提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合法权利的请求,要承认代表全体中国人民的中央人民 ... 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立即将蒋介石的代表从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 9月2日,即联合国第26届大会召开的第二天,美国和日本等国一起向联合国提出了针对中国的《关于重要问题的决议草案》和《关于代表权问题的决议草案》。“重要问题决议案”的主要内容,是根据《联合国 ... 》第18条,把恢复中国代表权问题,列为必须由联合国三分之二的多数会员国赞成后,才能作为“重要问题”提交联大会议讨论;而“代表权问题决议案”的核心,就是在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进 ... 合国的同时,也“不剥夺中华民国的代表权”,实质是在搞“两个中国”。如果这两个决议草案一旦在联大通过,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就更加困难了。 10月19日,基辛格一行14人乘坐美国总统专机“空军一号”抵达北京。第二天下午,周恩来与基辛格在谈及彼此关心的问题时,基辛格重复了美国国务卿罗杰斯10月4日在联大发言的主要观点,他说:美国希望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能到大会来,我们希望看到它作为安理会的一个常任理事国,美国只是反对“驱逐中华民国”。周恩来立即正告基辛格说:“‘一个中国、两个 ... ’的谬论,实际上是‘两个中国’、‘ ... ’的变种。我们决不能以牺牲对台湾省的领土权为代价,换取联合国席位。” 当晚9时许, ... 约见周恩来、 ... 、姬鹏飞、熊向晖和章文晋等人。大家到齐后, ... 首先说:“联合国大会前天开始辩论中国代表权问题。为什么尼克松让基辛格在这个时候来北京?” ... 回答说:“大概他认为美国的两个提案稳操胜券。” ... 又问:“大会提案过半数赞成就能成立,过半数要多少票?”章文晋回答说:“现在联合国会员国总数是131。如果不出现弃权票,过半数就是66票。”接着, ... 又说:“当年曹锟还能收买那么些‘猪仔议员’,如今美国挂帅,日本撑腰,还有十几个国家跑腿,搜罗66票,不在话下。”沉默片刻, ... 问:“你们看‘两阿提案’,能得多少票?”熊向晖回答说:今年“两阿提案”内容和去年一样。去年得的赞成票是51。从去年联大表决到现在,同我们新建交的联合国会员国有9个,加上很快就要建交的比利时,一共10个。他们都会赞成“两阿提案”。这样,今年满打满算“两阿提案”可能得到61张赞成票。 ... 挥挥手说:“就算过半数,那个‘重要问题’一通过,就要三分之二的赞成票才能驱逐‘中华民国’。” 紧接着, ... 把话锋一转,问道:“联合国哪天表决?”章文晋回答说:“今年的辩论,发言的人要比往年多,大概要辩论十几天。估计10月底或11月初进行表决。”这时, ... 问周恩来:“基辛格哪天走?”周恩来回答说:“10月25号上午。” ... 呷了一口茶肯定地说:“联合国的表决不会那么晚。美国是‘计算机的国家’,他们是算好了的。在基辛格回到美国的那一天或者第二天,联合国就会表决通过美国的两个提案,制造‘两个中国’的局面。所以,还是那句老话,我们绝不上‘两个中国’的贼船,今年不进联合国。” 1971年10月25日晚(北京时间10月26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通过了由阿尔巴尼亚和阿尔及利亚等国提出的“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驱逐蒋介石代表的第2758号决议”。正巧这天晚上周恩来与基辛格在为尼克松来华访问的公报内容举行商谈,直到第二天早晨8点才结束。不久,联合国大会的表决结果传到了中国。周恩来在到 ... 与基辛格话别时,悄悄地将这一消息告诉了乔冠华。为了不使基辛格难堪,周恩来没有把2758号决议的结果告诉他。周恩来只是用英语对基辛格说:“博士,欢迎你很快回来共享会谈的愉快!”基辛格踌躇满志地说:“我希望,我不用很久就有此机会。”随后, ... 和乔冠华等负责到首都机场为基辛格送行。乔冠华与基辛格同乘一辆红旗轿车。两个外交家不知不觉就聊到了中国进 ... 合国的话题。这时,乔冠华明知故问地说:“博士,你看今年这届联大中国能恢复席位吗?我得到消息,现在这个时候联大正在对恢复中国席位提案进行表决。”基辛格不假思索地说:“我估计你们今年还进不了联大,明年还差不多。待尼克松访华以后,你们就能进去了。”乔冠华仰面大笑地说:“我看不见得吧?”基辛格以为乔冠华大笑是因为公报文本的架构采用了中国的方案原故,便没有再说什么了。 “空军一号”起飞不久,机上的译电员就给基辛格送来一份刚刚收到的电报。电文写到:联大刚才已经以76票对35票接纳中国,并驱逐台湾省。刚才脸上还挂着笑容的基辛格立刻苦笑着说:“我的话应验了,光是中美接近就会使国际形势产生革命性的变化---连我自己对此也认识不足。但我没想到事情会来得这么快。”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1971年中国代表团首次出席联大遭遇意想不到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周恩来曾参加「 ”南开新剧团”:因容貌俊秀排剧时多扮演女角

    图片说明:南开新剧团资料图伉乃如(1890—1947)是南开学校元老、功勋卓著的「”四大金刚”之一。他早年就读于直隶高等工艺学堂化学科,1911年毕业时成绩名列前茅,被南开校长张伯苓聘为化学教员,后任校长秘书兼大学注册课主任。1913年周恩来从沈阳考来,这名15岁的少年气宇轩昂,神采奕奕,不仅品学兼优,而且有出众的工作才干,立即引起授课老师伉乃如的注意。伉乃如多次对校董严范孙以及张伯苓说:这是个天

  2. 中日建交谈判中,周恩来 ... 亲自写下哪六个字打动田中角荣?

    讲信义,讲道理,日本人佩服周...笔者在上期「”自由谈”(《南方周末》10月14日文章,《给日本来点软实力》)中话道:「”其实中国和日本有着文化渊源的共通性,对日外交,中国人应该有一些美国人不具备的优势。”这一点,在1972年9月的中日建交谈判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到最后一场谈判,联合声明文字已经敲定,双方主要谈文字之外的默契。联合声明并未明言日本与台湾省断交,中方担心日本...拖延,或以某种形式让

  3. 读史 | 毛主席为何在1971年给乔冠华壮胆!

    当基辛格第二次访问中国时,远在美国的联合国总部却发生了一件对于美国...来说意想不到的事。1971年10月26日上午9时,周恩来把即将离京返美的基辛格送至...的楼门口,然后由乔冠华送基辛格前往机场。

  4. 陈赓大将去世,此上将把酒杯往地上一摔:「 ”喝酒都没味道了!”

    陈赓马上报告周恩来,众人马上转移,才避免了一场大灾难。1961年3月16日,陈赓在上海病世,终年58岁。获悉陈赓的噩耗,他无限悲哀,一定要去向陈赓遗体告别。陈赓的去世对李克农的影响很大。李克农端起酒杯,喝了一点点酒,突然把酒杯往地上一摔,大怒地说:「”陈赓死了,酒也没有味了!”不到一年,1962年2月9日,李克农也去世,终年63岁。在共和国将军中,陈赓和李克农是过世最早的几个人之一。来源:陶小艳说三农

  5. 居心叵测!老蒋约见毛主席,林彪代表前往,见完老蒋大 ... 手下饭桶

    蒋介石包藏祸心,林彪代表主席前往周恩来马上发电报给延安。于是多次发电建议毛主席称病,并建议派林彪代表主席去会见蒋介石。林彪三会蒋介石,老蒋痛...部下饭桶9月14日林彪动身赴西安会面,中途遇山洪,没能如期抵达。10月7日,林彪飞抵重庆,与蒋介石会面。12月16日,林彪再次会见蒋介石,提出"三停三发两编"的具体建议。

  6. 周恩来坦承不能像 ... 「 ”举重若轻”:做不了帅

    ...和周恩来(资料图)在一次涉及人事分工的会议上,...望着周恩来:「”恩来同志,你来怎么样?”周恩来摆手:「”不行不行,主席,你是了解我的,我不是帅才。我理理家可以,做不了帅……”董必武点头,慢条斯理地说:「”...是我们这个国家的很好的大管家。”我们如何理解领袖群中这样一致的看法?或许...的回忆可以对我们有所启发。1950年6月6日,...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因为会议的主要内容是...

  7. 超级牛人,孙中山誉为「 ”才气纵横之士”,袁世凯称为「 ”旷代逸才”

    他反对清朝专制,又主张君主立宪,既加入过...,又加入了...,才思敏捷,写文章一流,写诗填词一流,书法一流,绘画也不错,甚至精通佛学,被称为民国第一奇人。

  8. 毛主席的防弹车连同司机不知所踪,周 ... 紧张万分,大发雷霆

    ...在西苑机场检阅完毕后,要返回颐和园。给他开防弹车的司机叫孙长金。

  9. 重温经典丨 ... ·周恩来·朱德·陈毅· ...

    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春日偶成周恩来一极目青郊外,烟霾布正浓。看七星岩洞朱德七星降人间,仙姿不可攀。久居高要地,仍是发冲冠。冬夜杂咏(选二)陈毅1960年冬夜大雪,长夜不寐。迄今事满一年,不复诠次。送登诗刊,以博读者一粲。含羞草有草名含羞,人岂能...。鲁连不帝秦,田横刎颈死。八十书怀...八十毋劳论废兴,...接力有来人。亿万愚公齐破立,五洲权霸共沉沦。

  10. 1949年周恩来对梅兰芳说「 ”我们曾经是同行”

    1949年3月,...中央迁往北平,身处北平的周恩来没有忘记自己的老朋友梅兰芳。6月下旬,一封来自北平的邀请函送到了梅兰芳的手中。这是一封邀请梅兰芳赴北平出席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的邀请函,函件的署名是周恩来。

随机推荐

  1. 摩诃目犍连

    简称目犍连,目连,历史上真有其人,出身于婆罗门,本来信外道,弟子百余人,后来听了释迦牟尼的讲学,为之折服,于是率领弟子投奔了草创时期的佛教,这对佛教是个莫大的支持。后来目犍连就成了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老头老年得子,取名目连。目连长大成人,老爹死了。双亲都没了,目连便出了家,后来成了如来十大弟子。成佛的目犍连一日闲逛,在天堂看到了父亲,但是没发现母亲。目连没有办法,捶胸顿足。

  2. 白云亲舍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báiyúnqīnshè【解释】亲:指父母;舍:居住。比喻思念父母的话。【出处】《新唐书·狄仁杰传》:“荐授并州法曹参军,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例子】【近义词】白云孤飞【相关】百度“白云亲舍”

  3. 作壁上观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zuòbìshàngguān【解释】壁:壁垒。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例子】我以为对于校长主张去留的人,俱不免各有其复杂的背景,所以我是袖手作壁上观的。(鲁迅《两地书·七》)【近义词】袖手旁观,隔岸观火,坐观成败,冷眼旁观,坐视不救,置身事外【反义词】见义勇为,拔刀相助【相关】百度“作壁

  4. 超浪漫的婚礼背景音乐大全

    音乐是我们心灵寄托的一个地方,欢乐的时候可以用轻快的音乐来渲染所有的人,下面是超浪漫的婚礼背景音乐大全介绍,来看看吧!所以,如果婚礼上会播出新娘新娘温馨VCR的话,这首曲子是首选的背景音乐哦!作为你们婚礼的开头背景音乐一定也不赖哦!

  5. 国际不再恐同日:别怕,爱本是无罪!

    1993年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同性恋」从精神病名册中除名。为纪念这一行动,每年的5月17日,被定为“国际不再恐同日”。过尽千帆,皆不是吾心所爱;弱水三千,只有你知我冷暖。

  6. 旅顺口这个名字的由来,与胶东和辽东之间的一次航行有关

    大连市旅顺口区,位于辽东半岛的最南端,与胶东半岛隔海相望,古人渡海北上,大多从旅顺口登陆。而旅顺口这个地名,实际上也来源于胶东和辽东两地之间的一次航行(旅行)。

  7. 口、眼、身、心,生活家务中的禅法

    口、眼、身、心,生活家务中的禅法圣严法师一、身心合一身体在哪里,心就在哪里;身体在做什么,心就在做什么;手在做什么,脚在哪里,你的心就在哪里——身心不可分离,身心一致。例如:1.在厨房中烧水、挑水、拣菜、切菜、洗菜,心就放在动作上,心中不起其它念头。慧眼开了,必然是烦恼和困扰的消除。唯有练习身心合一、心口一致,则心中的烦恼必然日减。

  8. 梦见旅游拍照

    周公解梦梦见旅游拍照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旅游拍照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独断独行是什么意思?

    【拼音】dúduàndúxíng【解释】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形容作风不民主。【出处】【例子】你在他手下办事,只可以独断独行;倘若都要请教过他再做,那是一百年也不会成功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相关】百度“独断独行”

  10. 虽字开头的成语

    第一个字是以“虽”字开头的全部成语及解释:虽死之日,犹生之年——犹:如同。也指心无牵挂、憾事,虽死犹同活着。指人虽死,精神不灭,楷模犹存。虽覆能复——覆:翻倒;复:复原。虽然已经翻倒,但还能复原。后也指反复无常的手段。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