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红军与西北军握手言和

在81年前的今天,1936年2月27日 (农历二月初五),红军与西北军握手言和。网络配图1936年2月初, ... 中央派王世英到西安秘密会见杨虎城,双方商定:(1)在共同抗日的原则下,红军与十七路军各守原防,互不侵犯;(2)互派代表,密切联系;(3)第十七路军在适当地点建立交通站,帮助红军运输物资和掩护 ... 人员的往来:(4)双方同时为抗日进行准备工作,先由对部队进行抗日教育开始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lishixinzh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红军与西北军握手言和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这位西北军战将曾将陈诚打得落荒而逃,抗战爆发后一心抗日遭祸

    冯玉祥率西北军为第二方面军,在河南境内陇海线、平汉线展开。1930年6月,著名的中原大战就此爆发。各方投入的兵力多达一百万以上。而吉鸿昌当时正是冯玉祥麾下西北军的大将。正在布防时,蒋介石的嫡系大将陈诚率部赶到。陈诚部兵力占优势,而且装备精良,迅速对杞县形成三面包围的态势。吉鸿昌赶往东关督战,眼见大批中央军士兵潮水一般涌来。

  2. 西北军传奇:江湖草莽弓老大,第一个喊出「 ”抗日无罪”的中将

    丰镐遗子/书文;头条号「”睁眼看西安”首发在民国时期,冯玉祥的西北军是个庞然大物,其五虎上将十三太保,既有铁杆汉奸,又有抗日英雄,若论谁是特立独行的人物,当属弓富魁。弓富魁是山西原平人,自幼家贫,从小习武,生性豪爽、为人仗义,凡见到过往家乡押解的犯人和发配各地的犯人,他都给铜钱数百文以做资助,所以江湖威望颇高,随成为反清复明秘密组织「”红帮”的龙头舵爷,塞北一代人称「”弓老大”。要说这弓老大也算是

  3. 30多万西北军开战,对手只有1个师:不开一枪,就让冯玉祥惨败

    让蒋介石不费一枪一弹,就让一周就能打进南京的30万西北军后撤900公里,冯玉祥本人都被关押。冯玉祥在4月25日,在华阴开会,决心开战,此时冯玉祥有30万大军,而且在蚌埠就有西北军主力驻扎,从蚌埠到南京,只有200公里,而且无险可守,最多1个星期就可以兵临南京城下。结果从河南,安徽,山东后撤进来的30多万西北军一来,更加加剧了这种紧张局势。冯玉祥在撤离的时候来到山西,结果被阎锡山扣押了8个月。

  4. 这场规模最大的军阀混战中,蒋介石差点成为阶下囚!

    中原大战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耗时最长的军阀混战。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设开封政治分会,控制陕甘鲁豫各省。蒋冯战争结果又以蒋介石的胜利告终。晋军炮队这时占领长沙的桂军,因为后路衡阳被占领不得不退回广西,蒋介石开始抽调生力军发起反击。中原大战对百姓是一场灾难,作为主战场的河南遭受严重破坏,为日后的历年灾害留下隐患。

  5. 红军与西北军握手言和

    在81年前的今天,1936年2月27日,红军与西北军握手言和。

  6. 冯玉祥将军机要秘书、西北军将领回忆北京政变

    本文摘录的是这场政变的亲历者对此的回忆,本文的叙述者是冯玉祥将军的机要秘书,同时也是西北军的将领。1924年10月22日夜,冯玉祥将军从热河前线班师回京,在胡景翼、孙岳部配合下,发动北京政变,包围了总统府,囚禁了贿选总统曹锟,并请求孙中山先生北上主持国政。本文作者为冯玉祥将军的机要秘书,亲历了这一重大事件。冯将军就任“西北边防督办”后,通电全国,将“国民军”改名为“中华民国西北边防军”。

  7. 银弹胜过真炮弹:雷声大雨点小的中原大战

    结果冯麾下的主力韩复榘、石友三都宣布拥护南京中央。这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大战,因战场主要集中在中原地区,也被后人称为中原大战。刘峙率领的中央军主力以第一师为先导,向西北军防线猛攻,攻陷了战略重镇归德。并以海军运输部队在青岛登陆,向晋军展开反击。晋军得不到西北军救援,也被迫撤出山东。

  8. 抗日战争中的伪军将领为什么大多数都是西北军出身?

    中国大地上燃烧着军阀混战的炮火。所以,在中国的大军阀统领下的势力,充斥着一帮毫无廉耻,丧失国家民族心的,伺机再背叛的军阀。但说抗日战争中伪军中西北军占多数,完全是这种因素也不尽然。所以伪军中西北军居多,还有一个客观条件。那就是当时西北军大都在北方,是面临日军第一线最多的部队。所以,旧军阀的素质和与日军直接接触成了西北军变身伪军的内外因素。因为解放战争中他起义了。

  9. “西北边防督办”冯玉祥如何改造西北军?

    1925年1月4日,冯玉祥接受了段祺瑞执...委任他的“西北边防督办”一职,前往张家口。当时,身为“西北边防督办”的冯玉祥,在认识和检讨了“北京政变”在政治上的失败之后,急切需要左派...人到西北军中去宣传孙中山先生的新三民主义,所以,宣侠父等同志一到张家口,就被冯将军迎进他的司令部,住进紧邻小图书馆的新村五号平房,并被委以重任,主管宣传工作。

  10. 他是驻守陕西的军阀,为一己私利掘遍陕西古墓,后被西北军击毙

    但是在这次守城战里,还有一个人值得一提,他就是党玉琨。在战斗中,他的一只脚受伤了,所以又被戏称为党跛子。党玉琨对她的行为不仅不阻拦,反而十分欣赏。原来,在驻防陕西期间,党玉琨荒淫无度,很快就入不敷出了。党玉琨在乱军之中被击毙。

随机推荐

  1. 佛教歌手金石文心得分享

    金石文一个人驾船渡江,被一艘无人驾驶的船撞到,即使脾气再不好也不会生气,只会赶紧让开。——佛教歌手金石文简介: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曾创作并出演多部音乐剧,舞台剧。金石文于2004年皈依佛教,一直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弟子,多处参学拜访名师。2012年5月曾在云南西双版纳上座部佛教短期出家。后继续回到北京从事佛教音乐和梵呗的推广工作,以及中国香道文化和古琴文化的研修。

  2. 她从未踏进皇宫半步,却为乾隆生下第一个皇子,被封皇贵妃

    在清朝的后宫,皇贵妃是形同副后的存在,一般皇后在位时,不设立皇贵妃,皇贵妃是众妃之首,也是众多嫔妃梦寐以求的封号,然而在乾隆的后宫里,有一位女子,出身低微,且从未踏入过皇宫半步,却为乾隆生下了第一个皇子,被封为皇贵妃,她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哲悯皇贵妃。乾隆登基后,虽然哲悯皇贵妃已经离世,然而她在乾隆的心里占据了不一样的分量,因此乾隆二年,乾隆追封她为哲妃,乾隆十年,又追封为哲悯皇贵妃。

  3. 一枕黄粱成语故事_成语“一枕黄粱”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唐朝开元年间,卢生去京城赶考。傍晚到一家旅店投宿,遇见了道士吕翁。卢生向吕翁诉说了自己穷困的境遇。吕翁便从行囊中取出一个枕头来,对卢生说:“你枕着这枕头睡一觉,就会称心如意的。”这时,店主人正在煮黄梁饭(黄色的小米饭),离开饭时间尚早。卢生接过枕头和衣睡下,不久便进入了...

  4. 诱人倾家,己病不起

    徐八起初并没有出售房宅的意思,徐池就设计,引诱他儿子赌博,以致于倾家荡产,最后把房子卖给徐池。徐八很恨,于是父子不和睦,愤闷而死。不久,徐池的三个儿子和五个孙子都得到重病。徐池问他原因,乞丐就私下告诉他:「昨天夜里,我偶然睡在城隍庙里,看见有人手里拿着告状,控诉徐池诱他儿子赌博而倾家荡产,没有想到徐池正好来祭祷,所以我觉得非常讶异!」徐池听了,更加恐惧。不出一年,徐池也一病不起,死亡殆尽。

  5. 向人请教问题的成语 | 历史新知网

    向人请教问题的成语:莛:草茎。原意是钟的音量大,用草茎去敲,就不能使它发出应有的响声。后比喻学识浅薄的人向知识渊博的人请教。耕田的事情要问奴,纺织的事情要问婢。比喻办事应该向内行请教。

  6. 皇帝祖坟上长一棵大树,没人敢去砍,慈禧太后大怒:我带头砍三斧

    原因是这样的,光绪皇帝是慈禧太后的丈夫咸丰皇帝亲弟弟的儿子。当然,在这之中,光绪皇帝也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就是光绪皇帝已经不能和自己的亲生父母待在一起,而是要认慈禧太后为自己的母亲。祖坟可是慈禧太后还是不放心,生怕光绪皇帝与他的亲生父母在有联系,威胁到自己的政权。她便要求光绪皇帝所生的孩子,也要认慈禧太后为亲祖母,这样以保证自己政权的稳定。光绪皇帝闻讯之后,此树已经被砍掉。

  7. 吃菠菜补铁吸收率低

    不人少认为菠菜含铁多,吃了可以补铁。其实,吃菠菜是不能达到补铁效果的。虽然菠菜含铁量很高,但也含有植酸和草酸等物质,这两种物质与菠菜中的铁元素牢牢地结合在一起,使铁元素不能“自由行动”,这种状态的铁被人体的吸收率是极低的,大约只有3%的铁能被人体吸收。因此,吃菠菜根本达不到补铁的作用。动物性食品中的铁元素,没有植物中的植酸和草酸的束缚,所以人体吸收率比较高。

  8. 中秋节问候语

    中秋节问候语1、桂花芳香,思绪回荡,心中涟漪荡起多少波浪。中秋夜语寄相思,花好月圆情难圆。欢乐多忧愁少,祝你中秋节快乐!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愿你心情如秋高气爽,笑脸如鲜花常开!

  9. 圣诞节祝福语_圣诞节送朋友贺卡祝福语_圣诞节语录

    圣诞节送朋友贺卡祝福语1.雪花还未飘,圣诞还未到,祝福提前到。圣诞节送朋友贺卡祝福语1.圣诞节来圣诞树,圣诞老人送礼物,闭上眼睛许个愿,长对翅膀飞上天,围着地球随便转,圣诞之夜都实现,错过机会后悔晚,你可别行动太慢。将圣诞帽圣诞袜装满礼物,幸福美满。

  10. 一代不如一代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yīdàibùrúyīdài【解释】代:父子相继为一代。一代比一代差。【出处】宋·王君玉《国老谈苑》卷二:“陶谷以翰林学士奉使吴越,忠懿王宴之。因食蝤蛑询其名类,忠懿命自蝤蛑至蟛蜞,凡罗列十余种以进。谷视之,笑谓忠懿曰:‘此谓一代不如一代也。’”【例子】无【相关】百度“一代不如一代”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