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李世民怒砸魏征墓碑背后的故事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津津乐道唐太宗李世民与唐朝名臣魏征的君臣和谐、上下同心的佳话。然笔者却从史料中发现,李世民与魏征的彼此关系远没有想象和传闻的那么亲密。最有力的证明就是魏征死后不久,唐太宗不仅毁掉了自己给魏征写的碑文、亲手砸坏了魏征坟墓的石碑,还毁弃将衡山公主嫁给魏征儿子叔玉为妻的允诺,表示了对魏征的不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还是从李世民与魏征的交往经历说起吧。

  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州)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隋大业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

  唐高祖武德元年,李密失败后,魏征随其入关降唐,但久不见用。次年,魏征自请安抚河北,诏准后,乘驿驰至黎阳(今河南浚县),劝嵛李密的黎阳守将徐世绩归降唐朝。不久,窦建德攻占黎阳,魏征被俘。窦建德失败后,魏征又回到长安,被太子李建成引用为东宫僚属。魏征看到太子与秦王李世民的冲突日益加深,多次劝建成要先发制人,及早动手。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由于早就器重魏征的胆识才能,非但没有怪罪于他,而且还把他任为谏官之职,并经常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魏征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据理抗争,从不委曲求全。为大唐王朝的发展壮大,为贞观之治开创,提出了许多治国良策,大多被唐太宗所采纳。

  然而,面对魏征“上不负时主,下不阿权贵,中不侈亲戚,外不为朋党,不以逢时改节,不以图位卖忠”的精神和做法,李世民毕竟是人不是神,尽管他尚属杰出的开明君主,其文治武功闻名天下,也能为江山社稷而从善如流,对属下知人善任,但由于魏征敢于直言犯上,有时态度坚决,言辞激烈,很伤李世民皇帝面子,多次使他大发雷霆之怒,并扬言“早晚要杀掉这个道士”。可见,二人关系只是局限于大局上的一致、理智上的和谐,并未真正实现感情上的和睦、行为上的默契。

  据《旧唐书》载,“徵卒后,正伦以罪黜,君集犯逆伏诛,太宗始疑徵阿党。徵又自录前后谏诤言辞往复以示史官起居郎褚遂良,太宗知之,愈不悦。先许以衡山公主降其长子叔玉,于是手诏停婚,顾其家渐衰矣。”这些记载,很显然,已使我们上述的评价得到了印证。

  应当承认,唐太宗李世民对魏征是极为器重的。有几件事可以充分表明:一是李世民对魏征的“做良臣不作忠臣”之说极为赞许(太宗曾询问忠臣和良臣有何区别,魏征答道:“使自己身获美名,使君主成为明君,子孙相继,福禄无疆,是为良臣;使自己身受杀戮,使君主沦为暴君,家国并丧,空有其名,是为忠臣。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远。” 二是为表达圣恩,不惜通过联姻方式收买魏征,拟将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征长子魏叔玉为妻。三是贞观十六年,魏征染病卧床,唐太宗所遣探视的中使道路相望。得知魏征一生节俭、家无正寝时,唐太宗立即下令把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为魏征营构大屋。不久,魏征病逝家中。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四是魏征亡故,李世民破格下旨地为之废朝5日(房玄龄也只有3日),并亲自为魏征撰写碑文。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宠爱之心可见一斑。

  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李世民对魏征大胆直谏的所为,并非没有丝毫其他看法想法,只能说是心存喜忧参半的心绪。喜的是魏征能大处着眼,为国进言,不惧权势,处事较公;忧的是魏征不留情面,不顾龙颜,常有“犯上”之嫌。特别是魏征死后不久,李世民就发现魏征以往的行为存在“两大硬伤”:其一,魏征在死之前曾经向唐太宗秘密推荐当时的中书侍郎杜正伦和吏部尚书侯君集,说他们有当宰相才能,得到重用。魏征死后,二人都因牵连到太子李承乾谋反事件之中,杜正伦被罢免,候君集被斩首。李世民开始怀疑魏征在朝廷有因私营党的嫌疑。其二,魏征曾把自己给皇帝提建议的书稿给当时记录历史的官员褚遂良观看。唐太宗怀疑魏征故意博取清正的名声,心里很不高兴。

  试想,唐太宗联想到魏征曾帮助原太子李建成反对自己夺取政权,心中肯定火冒三丈。想当年,他对魏征如此不计前嫌百般器重,而魏一命呜呼后却爆出了结党营私、沽名钓誉的事情来,焉能不龙颜大怒?于是乎,为泄不平,李世民采取了两项步骤惩罚魏征:先是下旨解除婚约,不再同意把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征长子魏叔玉;后是大怒之下,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其义明显是怒之辜负圣恩,愧对宠信)。

  如今后人,若平心静气思考一番,会觉得李世民此举也是人之常情。毕竟两件事情相继爆出,太宗难免生出被欺骗、被糊弄的感觉,采取“停婚仆碑”,既是皇帝对大臣的惩罚,也是抚平心底怨气。好在此事并没有罪及魏征家人,大家一切照旧。这也凸显出李世民不愧是一代明君的形象和境界。

  按说,故事到此已经划上句号,但历史却是“一波三折”、“峰回路转”。贞观十九年唐太宗率军亲征高丽。战事不利,被迫率军撤回。事后,李世民因想到如果魏征在世,必能劝止自己鲁莽决策,开始怀念魏征的经世治国之才,犯颜直谏之胆,亦希望能继续有群臣进谏、君臣共治的局面,于是重新树立起魏征的墓碑,并恢复了其声誉和待遇。

 

  从李世民怒砸魏征墓碑历史故事,我们能够得到些什么启示启发呢?借用一位朋友的话说,英雄也有犯错误,唐太宗李世民也是人不是神。不以一眚而掩大德,这是看待、评价历史人物应持有的态度。笔者深以为然,极为赞同。

李世民怒砸魏征墓碑背后的故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隋朝并非二世而亡,陏共有八位皇帝,有一位活得时间比 ... 长

    众所周知,秦朝和隋朝是历史上短命的大一统朝代,秦朝历秦始皇、秦二世,隋朝历隋文帝、隋炀帝,都只延续了两位君主,称之为「”二世而亡”。但是如果严格来说,秦朝和隋朝都不算是二世而亡,因为秦朝还有秦三世子婴,但子婴不称帝而称王,最后也是惨死项羽手中。至于隋朝,今天小编给读者们介绍「”隋三世”,从知名度上,隋三世没有秦三世高,但秦三世已经降为王,隋三世还是如假包换的皇帝,他就是隋恭帝杨侑。公元605年(大

  2. 唐朝中期发生的一场藩镇叛乱,比「 ”安史之乱”更加严重

    唐朝中期曾爆发过一场险些导致大唐亡国的叛乱事件,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安史之乱”。不过,就在「”安史之乱”结束二十年后,另一场后果更严重的叛乱事件又险些终结了唐王朝的统治,历史上将这次叛乱称为「”奉天之难”。公元779年,唐代宗李豫驾崩,时年37岁的皇太子李适继承皇位,是为唐德宗。唐德宗出生于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元年),当时唐朝正处于鼎盛阶段,可后来的「”安史之乱”却彻底改变了唐朝的命运。

  3. 太监也能「 ”儿孙满堂”?唐代宦官的婚姻与家庭

    大历七年,天下出奇的平静,向称繁复的《资治通鉴》也只记录了寥寥数百字,实属罕见。这年夏天,内常侍员外同正孙希严的夫人刘氏在长安来庭里的宅子里去世,她在家族中排行老八,时年三十八岁。熟悉唐代史料的人们都知道,内常侍是高级别的内侍,也就是宦官,一个宦官怎么会有老婆?

  4. 隋炀帝杨广与唐太宗 ... 的名声好坏之辨

    写在前面隋炀帝与唐太宗这两位相继出现的皇帝,两人的身世、经历、理想都有着惊人的相似,这可能因为两人有着割舍不断的血亲联系。隋炀帝杨广与唐太宗...的惊人相似。隋炀帝帝和唐太宗这对中国历史上相继出现的两个封建帝王,二者的出身、身世、经历以及个人喜好等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谈二者的身后名之前有必要看看两人的相似之处:两人均出身望族,年少位高。

  5. 以儒为帅 以文制武 北宋一朝文武地位的转换

    中央集权政归皇宋宋代重文轻武,可谓老生常谈。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马背之上夺天下,取代了后周恭帝柴宗训自称皇帝。宋朝虽然建立,但是宋太祖赵匡胤却并不放心,他是军人出身,兵变起家,亲眼目睹了军人干政、武将乱权的局面。因此,一上台后,赵匡胤就开始考虑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以保赵宋天下。这里的集权就是改变五代时期武人权重的不正常现象,收回分散于各股势力中的军权、财权、事权于己一身,维护皇权地位不动摇。

  6. 武则天的长女安定公主究竟是谁 ... 的?武则天自己的可能性最大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是个「”招黑体质”。这其中有极大一部分原因是,她从本该固守后院的女性,升级成父系社会的主导,扰乱了固有秩序,招致绝大多数维护男权体系之人的反对;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自身确实做出了许多让人跌破眼镜的事。比如,...亲生子女。武则天一共和高宗李治生了4子2女,长子李弘、次子李贤、再次李显、幼子李旦;长女安定公主,次女太平公主。被史书直指为武则天亲手所...(或授意)的

  7. 唐代宦官也有婚姻与家庭?其实他们一点也不简单

    大历七年,天下出奇的平静,向称繁复的《资治通鉴》也只记录了寥寥数百字,实属罕见。这年夏天,内常侍员外同正孙希严的夫人刘氏在长安来庭里的宅子里去世,她在家族中排行老八,时年三十八岁。熟悉唐代史料的人们都知道,内常侍是高级别的内侍,也就是宦官,一个宦官怎么会有老婆?

  8. "一些不被载入史书的野史秘闻"

    野史一般由民间个人根据所见所闻或依据神话传说等撰写的历史,也有一些是正史中不敢记载的,由民间进行补充,当然其真实性也有待考究。下面来讲一些比较有意思的野史。

  9. 东北一哥沈阳是如何崛起的?

    在富饶的东北大地上,在白山黑水之间,有着一大片具有独特地域性的城市群落。在这些东北兄弟城市之间,长期具有领袖地位的东北老大哥,当属沈阳无疑。这个东北一哥是如何走上东北c位的呢?图/浑河景色01、北疆军镇沈阳地处辽河平原与辽东山地的过渡地带,自古便是文明多元交汇之地。从蒙古高原上走下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部落,与东方白山黑水间捕鱼狩猎的渔猎部落,在浑河与棋盘山之间融合碰撞。

  10. 陈姓的人,一定要知道自己祖先的这些辉煌

    故事从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讲起。南朝最后一个王朝,是陈朝。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皇帝姓氏作为国号的王朝。

随机推荐

  1. 带有酉字的成语

    包含有“酉”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书通二酉——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书画卯酉——犹言上下班。卯时签到,酉时签退。参辰卯酉——①参、辰,二星名。参星酉时出于西方,辰星卯时出于东方。参与辰,卯与酉相对立,故用以比喻互不相关或势不两立。才贯二酉——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

  2. 清朝皇帝上朝时说的是满语还是汉语?汉语不合格的大臣惨了

    清朝皇帝上朝时说的是满语还是汉语?汉语不合格的大臣惨了  上朝这个概念本来就是很模糊的,是电视剧里面构思出来的。像电视上那样的大型朝会,那叫做御前会议,一般只有核心官员参加,在早期基本上全是满语,后来随着清朝皇帝汉语越说越好,也说汉语,但规定以满语为准。  平常之时,最...

  3. 尔虞我诈成语故事_成语“尔虞我诈”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拼音】尔虞我诈ěryúwǒzhà 【释义】尔:你;虞、诈:欺骗。表示彼此互相欺骗。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主人公】 【近义词】勾心斗角、尔诈我虞 【反义词】推心置腹、坦诚相见 【成语故事】...

  4. 民国建立后没有慈禧庇佑的荣寿公主是什么生活?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新知小编带来的民国建立后荣寿公主的生活,没有慈禧庇佑她会如何。慈禧太后对其恩宠有加,宣其女进宫生活。特旨封为固伦公主,诏改荣寿公主。光绪年间公主晋封为荣寿固伦公主,赐乘黄轿,赏食公主双俸。公主出嫁五年左右,额驸志端就因病去世。>民国建立之后,大公主深居简出,但并未在社交场合消失。当时已入民国,固伦荣寿公主行止,尚且如此尊严,余威可想而知。

  5. 婚礼背景音乐大全介绍 结婚英文歌曲推荐

    下面是婚礼背景音乐大全介绍,来看看吧!8,couldthisbelove—艾薇儿婚礼上的背景音乐,不必多说。18,iknewilovedyou—-澳洲组合savagegarden的一首经典作品,有好朋友当年就是因为这首歌被她现在的老公追到的。19,truly,madly,deeply—也是savagegarden的成名作,来自他们的第一张专辑。

  6. 西湖民间故事:明珠

    玉龙和金凤,一觉醒来,发现明珠不见了,他俩真着急呀!玉龙和金凤立刻朝着明珠的亮光长去,一直找到王母娘娘的仙宫里,那些神仙们正在伸头探脑围着明珠叫好,玉龙上前说;“这颗明珠是我们的!”金凤也说;“这颗明珠是我们的!”

  7. 档案 | 1914年6月28日 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索

    105年前的今天,萨拉热窝事件是在1914年6月28日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发生,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在从军演上回家途中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枪...。1914年6月28日,这一天是星期天,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阳光明媚,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大公携妻索菲亚来这里作特别访问。

  8. 梦见找人做盔甲

    周公解梦梦见找人做盔甲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找人做盔甲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女人梦见鞋坏了一只

    周公解梦女人梦见鞋坏了一只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女人梦到鞋坏了一只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梦见穿西服_周公解梦梦到穿西服是什么意思_做梦梦见穿西服好不好

    做梦梦见穿西服好不好?梦见穿西服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穿西服的详细解说吧。梦见自己穿西服是干净的,这是个好兆头,说明将会有好运,凡事都能顺利进行。梦见自己穿西服并且是洗脏衣服,女人梦到此梦,生活会幸福。病人梦见自己穿新西服,身体很快会康复。梦见自己穿西服是请裁缝做的,意味着家里要举行婚礼。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