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大唐是中国历史最辉煌的时代,许多人为之魂牵梦绕。盛世不仅需要贤相辅佐,也需要良将护航。大唐一朝可谓将星闪耀,涌现出了许多经世名将。兼容并蓄的大唐里自然也不乏一些战功卓著的外籍将领,比如哥舒翰、李光弼、高仙芝等。但今天沸点说的不是他们,今天沸点讲的是另一名外籍将领,是力挫当世三大名将,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他的名字叫黑齿常之。他最后的结局如何?黑齿常之的早年事迹不详,善于用兵,史称其"骁勇有谋略"。

大唐是中国历史最辉煌的时代,许多人为之魂牵梦绕。盛世不仅需要贤相辅佐,也需要良将护航。大唐一朝可谓将星闪耀,涌现出了许多经世名将。兼容并蓄的大唐里自然也不乏一些战功卓著的外籍将领,比如哥舒翰、李光弼、高仙芝等。但今天沸点说的不是他们,今天沸点讲的是另一名外籍将领,是力挫当世三大名将,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他的名字叫黑齿常之。 黑齿常之剧照 那么他是力挫哪三大名将呢?他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最后的结局如何?下面沸点带你了解了解这位大唐牛人黑齿常之。 黑齿常之(630年-689年11月26日),出生于唐朝的属国——百济国(今 ... 半岛西南部)。黑齿氏,唐朝著名 ... 将领。黑齿常之的早年事迹不详,善于用兵,史称其"骁勇有谋略"。在百济任达率(百济官名)兼郡将。史书记载,黑齿常之「 ”长七尺余,骁勇有谋略”。长七尺余,按照唐朝的尺换算到今天就是一差不多2米1的大个,是真正的高大威猛。 黑齿常之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是苏定方灭百济的时候,唐初 ... 半岛有高句丽、百济、新罗这三个国家,新罗与唐一直交好,是唐朝的附属国,老老实实当大唐的小弟,但是655年,高句丽、百济、靺鞨突然联合出兵攻打新罗,新罗扛不住了赶紧找唐朝大哥帮忙,大唐一看小弟被打了,不能不管,大唐出兵了。统兵的就是被后人成为「 ”灭国神将”,后来一人灭三国的苏定方。结果可想而知,百济亡国。 唐军剧照 唐军胜利之后,士兵日益骄纵,军纪不严出现了烧 ... 抢掠现象。本已经投降的黑齿常之看不下去了,联合和十余名酋长又反叛了,短短十多天就拉起了三万人的队伍,苏定方派兵围攻,黑齿常之率部顽强抵抗竟然大败唐军,一举收复200余城。大唐战神苏定方居然丝毫占不了上风。史书记载苏定方「 ”不能讨而还”(《旧唐书》)。 黑齿常之第二次发威的时候是打败吐蕃的噶尔·钦陵。噶尔·钦陵可以说是当时吐蕃第一名将,名副其实的牛人,他的父亲就是替松赞干布来唐求婚的禄东赞,他本人是曾率兵大败大唐名将薛仁贵,全歼十万唐军。面对吐蕃的来势汹汹,因刘仁轨的算计,不会打仗的李敬玄成了唐军统帅,噶尔·钦陵诱敌深入全歼了先头部队左卫大将军刘审礼部,李敬玄慌乱,大军差点被吐蕃围歼,关键时刻黑齿常之站了出来,他领500精兵夜袭吐蕃部队,吐蕃部队大乱,唐军得以突围保全。此战黑齿常之善夜战的威名传开。同时黑齿常之因功晋升为左武卫将军、河源军副使。 吐蕃军 此后黑齿常之又再次击败了噶尔·钦陵,再升为河源军经略大使,他在大唐和吐蕃必争的要冲河源,设置烽燧七十多所,屯田五千余顷,每年的收成可达500余万石,完全保证了河源军的军粮供应,使唐军在河源完全站稳了脚跟。 黑齿常之在河源治军前后共7年,多次打败吐蕃,使吐蕃「 ”深畏惮之”,多年不敢侵犯,俨然成为大唐与吐蕃边境的擎天柱。 黑齿常之的再一次辉煌是在与后突厥的战争中。后突厥牛人阿史那骨笃禄可汗犯边,黑齿常之领兵出击。行至两井地区,突然遭遇后突厥3000余人。敌人看见唐军来了,赶紧下马穿铠甲,准备战斗,黑齿常之眼见机不可失,率领200骑兵直冲过去,敌人大乱,弃甲逃走。到了傍晚,大队突厥兵马赶到,准备与唐军决战。黑齿常之眼见突厥兵力占有绝对优势,不能硬拼,决定以疑兵之计与敌人周旋。到了晚上,唐军砍伐树木,在营中到处点火,造成烽火连天的场面,东南方向又忽起大火,突厥人以为有伏兵,无心恋战,乘着夜色惶然逃走。黑齿常之因此战又立大功,晋升为燕国公。 突厥骑兵 《旧唐书》有这样一句话描述他,「 ”常之以私马恕官兵,与将士均赏赐,古之名将,无以加焉。”结合以上事例可以看出黑齿常之是一个勇武,有谋略,善抚士卒,善夜战,智勇双全的一代名将。 俗话说,自古武将,少有善终者。黑齿常之也没有逃出这种宿命,武则天掌权后,「 ”疑天下人多图己”。为了维护统治,大搞迫害。永昌元年(公元689年),燕国公黑齿常之因被诬谋反罪而被拘捕下狱,被酷吏来俊臣一颗一颗敲掉牙齿。为避免进一步被羞辱,征战一生,战功彪炳的一代名将黑齿常之自缢身亡,令人叹息。 参考文献:《旧唐书》、《资治通鉴》
本文标签:黑齿常之大唐唐朝旧唐书吐蕃突厥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