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北朝学者张天龙在京讲《尚书》,十二岁的学生祖莹赶去听课,匆忙中错把《曲礼》当成《尚书》拿在手中。等他发现带错了书时,老师已经走上讲台。>不料,祖莹却手捧《曲礼》,流畅地背诵了《尚书》中的三篇文章。>原来,祖莹从小热爱读书,八岁就能背诵《诗》、《书》。每天傍晚,他悄悄地把火藏在灰里,等父母睡着后,就遮住窗户,燃火夜读。>陈天龙听罢祖莹的述说,激动不已,连声称赞说:“如此发愤攻读,将来前途无量!”

北朝学者张天龙在京讲《尚书》,十二岁的学生祖莹赶去听课,匆忙中错把《曲礼》当成《尚书》拿在手中。 等他发现带错了书时,老师已经走上讲台。他深知老师严厉,只好惴惴不安地低着脑袋,不敢声张。说来也巧,老师偏偏点名叫他朗读课文。这下可糟了,了解此事的同学都为他捏了一把汗。 >不料,祖莹却手捧《曲礼》,流畅地背诵了《尚书》中的三篇文章。老师一边看着原文,一边满意地点着头。 >下课后,祖莹的同学李孝怡向老师说穿了秘密。博学强记的张天龙非常惊奇,不但没有批评祖莹,反而和颜悦色地询问他是如何熟记课文的。 >原来,祖莹从小热爱读书,八岁就能背诵《诗》、《书》。他父母担心他过于刻苦,累坏身子,夜间便把灯收藏起来。 >可祖莹的心眼儿挺灵,又想出了巧主意。每天傍晚,他悄悄地把火藏在灰里,等父母睡着后,就遮住窗户,燃火夜读。 >陈天龙听罢祖莹的述说,激动不已,连声称赞说:“如此发愤攻读,将来前途无量!” >后来,祖莹果然成了一个才学出众的人。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标签:读书文化尚书祖莹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