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从「 ”还原焰”的使用说起,谈谈我国古代治金术发明与制陶术的关系

冶金和制陶都是一种高温物理化学过程,在人类早期生产技术中,这两项技术间的关系是较为密切的,古人也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我国古籍中所谓「 ”陶铸”、「 ”陶冶”之说,便是这一认识的一种反映。如《墨子・耕柱》:「 ”昔者夏后开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荀子・王制》:「 ”农夫不斫削,不陶冶而足械用。”此「 ”陶冶”和「 ”陶铸”之意大体相近,也即以陶范铸造。 一、冶金与制陶之间的关系 从现代技术原理上看,古代冶金与制陶之间的关系当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由于制陶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掌握了不少高温技术,如燃料燃烧技术、通风技术,以及筑炉技术。 (2)用于铸造的泥型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无疑受到过陶器成型技术的许多影响。此应即是「 ”陶冶”和「 ”陶铸”所反映的原意。 (3)制陶过程发生的许多物理化学变化,以及高温可创造新型物质的事实,在思想上会给人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但冶金和制离毕竟是两种不同的高温物理化学过程,它们还是有着许多区别的,所以,冶金术与制陶术之间的关系,多数还是间接的,启发性的,技术上虽有承袭,但更多的还是一种思想上的影响和启迪。 从技术上看,制陶的必要条件只有一个,即足够高的温度和足够大的高温空间,而治金的必要条件却有两个,一是足够高的温度和足够大的高温空间,二是足够浓度的和持续的还原性气氛。 对于冶金来说,第二点尤为重要,没有足够浓度的还原性气氛,无论怎样的高温也是于事无补的。成陶则不然,它完全可以在氧化性气氛中进行。 二、冶金术的发明是否受到过制陶技术的影响? 现今不少学者认为,冶金术的发明,不管在高温技术,还是还原焰技术上,都受到过制陶技术的影响。窃以为此话只说对了一半,冶金术受到过制陶高温技术的影响是明显的,但是否受到过其还原焰技术的影响,则值得商榷。 这包括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我国治金技术发明于仰韶文化时期,那么,当时的窑炉是否有了还原焰?二是在陶窑(灰陶)的还原性气氛中,是否能够还原出铜来? 从现有考古资料看,我国古代的灰陶约出现于裴李岗文化时期,但数量非常之少。在整个仰韶文化时期,我国陶窑大体上都是采用氧化性气氛的。 仰韶文化中的彩陶,其红彩的主要着色剂是Fe203,黑彩的主要着色剂是MnO和Fe203,都是在氧化焰中烧成的。及至龙山文化时期,陶窑才以还原焰为主的,这可由庙底沟和三里桥各文化层中,陶器色的变化情况得到很好的说明。 庙底沟仰韶文化灰坑(5号、10号、363号、387号)能分办饰纹的陶片总数为16082件,其中红陶,包括细泥红陶和夹砂粗红陶,计14415件,占此期陶片总数的89.63%;灰陶只有泥质陶一种,计1663件,只占陶片总数的10.34%;黑陶只有细泥质一种计4件,只占陶片总数的0.03%。 到了龙山文化期,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灰坑551号、568号、576号中,能分办纹饰的陶片总数为3941片,其中灰陶(包括夹砂灰陶和泥质灰陶)计3825件,占陶片总数的97.07%;黑陶只有细泥质一种,计35件,占陶片总数的0.8%;红陶也只有泥质的一种,计81件,占总数的2.05%。 三里桥也有类似的情况,其仰韶文化灰坑(6号)的红陶,包括细泥红陶和夹砂红陶,计455件,占陶片总数的93.44%:灰陶,只有泥质一种,计25件,占陶片总数的5.14%;黑陶只有细泥质一种,计7件,只占1.4%。 到了龙山文化就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能分辨饰纹的陶片中,灰陶(包括夹砂灰陶和泥质灰陶两种)计2739件,占去此期陶片总数的81.5%;黑陶(只有泥质一种)计271件,增至总数的8.08%;红陶(包括泥质和夹砂质两种)计351件,只占10.45%。其他遗址也有类似情况,如西安半坡,粗砂陶(约占陶片总数的60%)主要为红色和红褐色,此外还有浅灰、灰黑、灰褐、暗褐、淡黄、橙黄等;细泥陶(约占陶片总数的35%)也以红色为主,次为黑色(约占15%)、灰色、褐色、黄色、乳白色;细泥硬陶(约占陶片总数的5%)主要为红色、橙黄色,少数为红褐色和灰色。 因红陶为氧化焰烧成,这便充分表明,仰韶陶窑主要是烧氧化焰的,龙山文化后才以还原焰为主。所以说人们在仰韶文化时期便得到还原焰的启示,这是值得怀疑的。 三、冶金术的诞生 从制陶工艺研究来看,灰陶虽使用了还原焰,但那是不连续、不稳定的,并非烧造灰陶时,整个烧造过程都是还原焰,而是到了烧成后期,才通过封闭窑顶等方式来创造还原焰的。而金属还原则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持续高温的还原性气氛,这个条件在陶窑中是不易得到的。要人们从封闭窑顶的闷烧中得到「 ”还原焰”的启示,以冶炼金属,这是十分困难的。金属冶炼皆需高温,皆需鼓风以加强空气流通,与「 ”闷烧”相去甚远。而闷烧后温度马上就会下降,还原温度就很难保证,故陶窑的还原性气氛是很难保证炼出铜来的。 总的来看,冶金术应是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之后,在多项生产技术都有了发展,人们的认识能力和操作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的基础上发明出来的。它不是某个单项生产技术发展的结果,而是整个社会生产和人类自身认识水平发展的结果。 ​冶金术的发明,既是社会的一种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新石器时代之后,人们有了对新产品、新技术的追求,有了一定的高温技术,从制陶工艺中获得了「 ”高温可以创造新物质”的信念,冶金术总要发明出来的。至于冶金术发明的具体过程,其说不一,有说它可能与篝火有关,也有说它可能是森林失火造成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最早的金属应是偶然炼制的,在大量的偶然事件后,人们才找到了其中的必然性。 参考文献: 严文明:《论中国的铜石并用时代》 中国科学院古研究所:《庙底沟与三里桥》 孙淑云等:《甘肃早期铜器的发现与冶炼、制造技术的研究》 安志敏:《中国早期铜器的几个问题》 张万钟:《泥型铸造发展史》 河北省文物管理 ... 会:《河北唐山市大城山遗址发掘报告》

从「 ”还原焰”的使用说起,谈谈我国古代治金术发明与制陶术的关系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从「 ”还原焰”的使用说起,谈谈我国古代治金术发明与制陶术的关系

    冶金和制陶都是一种高温物理化学过程,在人类早期生产技术中,这两项技术间的关系是较为密切的,古人也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我国古籍中所谓「”陶铸”、「”陶冶”之说,便是这一认识的一种反映。如《墨子耕柱》:「”昔者夏后开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荀子王制》:「”农夫不斫削,不陶冶而足械用。”此「”陶冶”和「”陶铸”之意大体相近,也即以陶范铸造。一、冶金与制陶之间的关系从现代技术原理上看,古代冶

  2. 【犂镵】的意思是什么?【犂镵】是什么意思?

    唐陆龟蒙《耒耜经》:「冶金而为之者,曰犂镵,曰犂壁……起其墢者镵也,覆其墢者壁也。」参见「犂铧」、「犂镜」。

随机推荐

  1. 梦见很多黄金

    周公解梦梦见很多黄金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很多黄金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黎城县白马驿的传说

    黎城县白马驿的传说在黎城县火车站广场中央,一座钢铸白马城标雕塑高耸挺拔、仰天长啸,仿佛在追忆着黎城近千年历史的沧桑巨变。黎城县城,古称白马驿,有关白马驿的由来还有一段离奇的传说故事。这时白马又是一声长嘶,吓得县官急忙连说好话。县令带一班衙役跟着白马,一直走向寺院。后来,县令将此案审报府伊,批复回文将作恶多端的和尚处以...,黎民百姓拍手叫好。从此以后,这里就改为白马驿站,县城也就迁往白马驿。

  3. 婚礼座位表怎样安排最适合

    新人最好把同样是一个人来参加婚礼的安排在同一桌,这样彼此之间肯定会有话题联系。为就座安排应该分3组来筹备:新人、新郎父母、新娘父母。遇到新人的父母离异时;其实遇到这种情况,最好在婚礼之前征求他们的意见,如果父母已经各自组建了新的家庭,那是否应该考虑按照现有的家庭次序来安排座位,不仅能够安排得当,还能够平添幸福感觉。以上是婚礼座位表怎样安排最适合,相信可以帮到您哦!

  4. 一丝一毫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yīsīyīháo【解释】丝、毫: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一点点儿,极小或极少。【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四:“任凭尊意应济多少,一丝一毫尽算是尊赐罢了。”【例子】对于精密零件的加工,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误差。【近义词】一针一线,一星半点,微乎其微【反义词】成千上万,成千累万【相关】百度“一丝一毫”

  5. 乞丐与树的一番对话

    有一个人,一生碌碌无为,穷困潦倒,靠乞讨为生。一天夜里,他实在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了,就来到了一处悬崖边,准备跳崖自尽。自尽前,他细数自己遭遇的种种失败与挫折,不仅为自己悲惨的命运嚎啕大哭。崖边石缝里长着一株低矮的树,听到他的经历后,也忍不住跟着哭了起来。这个故事本身是想告诉人们,每个人都不只是为了自己活着,无论怎样渺小、卑微的人,都是一颗对他人有益处的树。

  6. 著名书画收藏家王季迁先生

    著名书画收藏家王季迁先生王季迁是旅居纽约的知名收藏家,集画家、收藏家、鉴赏家及学者于一身,在中国书画的研究、鉴赏及收藏上,备受海内外书画界肯定与推崇。而在中国古代书画方面,更因当时大批私人收藏流散于海外,王季迁便凭藉着精准的眼力收藏了不少书画精品。许多人买画一定要挑有名的画家,而王季迁却收藏了许多毫无款识的宋、元代书画,这更加证明王季迁看画是以画论画,而不是盲目无自信地追逐大名头。

  7. 家中常有两活佛

    家中常有两活佛你一年能回几次家啊?一次在家呆几天?你几天给女朋友或男朋友通一次...?朋友梦,不多,每星期十分钟,这总可以吧?

  8. 就因为他的一点私心,武大郎白白丢了性命,电视剧里对他美化太过

    《水浒传》里面有一个叫做乔郓哥的小人物,大概十五、六岁的年纪,靠卖水果为生,还奉养着六十多岁的老爹。电视剧里面,这个乔郓哥是武大郎的朋友,两个人一起结伴在街面上做小生意——武大郎卖馒头,乔郓哥卖水果。后来,武大郎的媳妇儿和西门庆搞到了一起,给武大郎戴了一顶绿帽子,乔郓哥就帮着武大郎捉奸。在武松...了西门庆、潘金莲后被发配的时候,乔郓哥还哭着去送别武松,真个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好孩子。然而,在《水浒传

  9. 史浩简介 史浩是个怎样的人 如何评价史浩

    史浩史浩别名史文惠、史忠定,生于明州鄞县,是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诗人,著有《尚书讲义》《鄮峰真隐漫录》等作品,是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配享孝宗庙庭。史浩简介>史浩,字直翁,号真隐。>如何评价史浩>赵扩:系孝宗皇帝旧学,首跻相位。奈何内厕一史浩,外厕一邵宏渊,西北十三州三军,既得而复弃之,灵璧、虹县、及宿州相继收复,淮西一带,将成而又隳之。惟西北事误于史浩,而邵宏渊之忌李显忠,则张浚不能无咎。

  10. 长安十二时辰闻染为何 ... ?闻染为保护张小敬被王韫秀所 ...

    闻染喜欢张小敬,可以为他做任何事情,但是却和张小敬站在了不一样的对立面,她想要毁掉长安,张小敬却要守护长安,他们在大灯楼相遇的时候,元载和王韫秀用她威胁张小敬,为了不拖累张小敬,闻染甘愿...。张小敬依然会守护她。闻染,是张小敬的软肋。闻染死了,张小敬才能崩溃了,所有的冲突才能上升到一个极点,达到戏剧的...。但是最后她为了不再成为张小敬的束缚而...时,内心还是很不舍得。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