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孔子大历史:春秋时期的「 ”权力的游戏”

春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贵族时代。不仅群雄并立、多国纷争,各国内部贵族之间也互相制衡,演绎着一场场「 ”权力的游戏”。列国之中,孔子所在的鲁国是一个典型,贵族政治的难题尽显其中。让我们跟随孔子的经历,看一看鲁国贵族间的权力游戏中的矛盾与纠葛。 从鲁昭公出逃事件说起 公元前517年,鲁昭公二十五年,九月的某一天,鲁国国都,曲阜。 长期受人摆布,无法掌控权力,所带来的压抑感和无力感积攒了许久,鲁昭公终于联合各派公族,挑起了内战,企图颠覆鲁国既有的权力秩序。内战的矛头直指三桓。 这次内战牵扯到鲁国几乎所有重要的贵族——新老贵族、当朝公子、三桓及三桓支庶。一场战争的背后,实际上隐含着春秋各国普遍存在的难题:国君与贵族、贵族与贵族之间的权力关系如何调和。这个难题处理得妥当与否,几乎决定了春秋各国的历史走向。 鲁昭公力图铲除的政治势力——三桓究竟是何许人也? 「 ”三桓”的始祖,是当今鲁昭公的七世祖——鲁桓公的三个儿子,也就是鲁庄公的三个兄弟:季友,叔牙,庆父。从第一代人以来,这三个家族就世代主持鲁国政权,成了世袭的寡头家族,国君逐渐成了徒有虚名的象征。 ——《孔子大历史》 这样下去,鲁国的贵族之间就会出现问题。一方面,国君和贵族之间会产生权力冲突,就像鲁昭公这样,不满于强势贵族的专权,势必起而反抗。另一方面,像三桓这样的贵族,其实有很多。历代鲁国国君,都会生不少儿子,他们会逐渐繁衍成公族,并要求分享权力。他们势必也要挑战三桓这种强势贵族。总之,一场腥风血雨在所难免。 鲁昭公发动内战的这一年,三桓各家的族长,季孙家是季平子,叔孙家叔孙昭子,孟孙家孟懿子。鲁昭公和鲁国的一些新老贵族,以及季孙家的一些支庶子弟,对三桓都很不满。这样,鲁昭公、臧氏、郈氏、又拉上新贵族东门氏,联合在一起,趁叔孙昭子不在都城、孟懿子年幼,一同起兵攻打季平子。 鲁昭公这边一开始占据优势,一度把季平子逼到绝路,接连求和,甚至愿意离开鲁国,只求保住一条性命。但鲁昭公一意要除掉季氏,并不答应求和。 这时叔孙和孟孙两家坐不住了。叔孙家族长一直在外,家族的管家们自作主张,加入战局。孟懿子虽然只有十四岁,但很有主见,也与叔孙家一同来援救季平子。 战局一下扭转,鲁昭公陷入劣势,带着众公子、新老贵族逃奔到了齐国,开启了他的流亡岁月。 鲁昭公在齐国流亡了七年,最后竟客死他乡。这一次鲁国内部的权力斗争,以三桓获胜告终。 阳虎的野心 在鲁昭公失败后,孔子出现了。孔子一生经历了数次鲁国内部权力斗争。鲁昭公与三桓的内战,孔子一开始没有卷入,那时他的地位还不够参与权力争夺。鲁昭公战败后,孔子毅然追随鲁昭公出逃。这是他经历的第一次鲁国权力斗争。孔子经历的第二次,斗争的一方仍是三桓,另一方则变成了阳虎。 公元前502年,鲁定公八年,阳虎试图除掉三桓势力。此时的阳虎,是季氏「 ”宰”,即季氏的首席大管家。季氏在鲁国的势力最大,因此阳虎实际上掌握了鲁国的政局。 阳虎是一介武勇之辈,由季平子提拔,一步步攀升,做到了季氏宰。也是由于三桓族长能力不强,或者年幼,阳虎控制了国君与三桓,成为鲁国实际上的当权者。 阳虎掌权的几年,鲁国主要在打仗。阳虎的主要政治路线是与晋国结盟,抗衡齐国。从鲁定公六年到八年,鲁国因安置鲁昭公一事与齐国打仗。同时,还在晋国的授意下攻打郑国。到鲁定公八年,阳虎把主要精力转向国内,准备除掉三桓的势力。 阳虎这边有一些三桓中不得志的支庶子弟来投靠,他准备用季、叔两家投靠来的支庶子弟替换掉两家族长,而由自己代替孟氏族长,同时秘密做作战的准备。 但风声还是走漏了出来。孟孙、叔孙家也开始暗中准备应对之策。到阳虎动手抓季氏族长季桓子的这一天,终于爆发了内战。 阳虎也没能抵挡住实力强大的三桓,战败之后逃到了齐国,后又逃到晋国。 阳虎与三桓的鲁国内部权力斗争,以三桓获胜告终。 孔子的「 ”堕三都” 旁观了两次鲁国内部权力斗争,这次终于轮到孔子自己了。 阳虎失败后,三桓请孔子从政。在很短的时间内,孔子从中都宰,到小司空,再到大司寇,政治地位飞速提升。孔子一向不只是理论家,总希望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此时,他似乎终于得到了机会。孔子在任期间,由于阳虎内战失败后最终投奔了晋国,鲁国与晋国结仇,鲁国的外交路线也从联晋抗齐转变为联齐抗晋。 孔子为鲁司寇图 新的外交路线确定下来之后,孔子也如阳虎一样,着手处理鲁国内部的权力关系。孔子搞的是「 ”堕三都”,这是公元前498年,鲁定公十二年。 「 ”三都”指的是三桓的根据地:季孙家的费城、叔孙家的郈城、孟孙家的成城。「 ”堕三都”,是拆除这三个城的城墙。明面上的目的,是防止再次出现阳虎这样的叛臣,但孔子更深层的目的,是防止三桓势力太大,据城割据叛乱。 此时的费城,被阳虎余党公山不狃占据,处于独立状态。要拆除费城城墙,就要先收复费城。季孙家首先对堕三都表示同意,当然他们也有自己的算盘。 驱逐公山不狃,收复费城之后,孔子从费城开始,着手拆除城墙。但拆到孟孙家的成城,就拆不下去了。孟懿子迟迟不行动,鲁定公决定带兵攻打,也由于孟孙家从中作梗没能成行。很可能,季孙和叔孙两家,这时也暗中对「 ”堕三都”不再支持。事情拖延下来,慢慢就不了了之,费城的城墙拆到一半,也被季氏慢慢修上了。「 ”堕三都”至此宣告失败。 鲁定公十四年,孔子「 ”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按说因为「 ”堕三都”,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似乎应该逐渐激化,但他仍然继续晋升,这有些奇怪。不过不久,三桓对孔子就彻底失去了信任,准备把孔子从鲁国权力中心「 ”请走”。 问题首先出自孔门子弟内部。孔子的一个弟子公伯寮向季桓子进谗言,讲孔子有成为阳虎的趋势。随后,孔子的两个弟子,南容和公冶长被逮捕,是孔子被针对的一个明显的信号。随着三桓在鲁国的势力重新稳固,终于用「 ”冷处理”的方式对待孔子。 鲁国在祭天仪式后,按惯例,祭祀的肉食要分给大臣。但有一次,孔子久久没有等到自己的那块肉送来。意思已经十分明显,孔子于是请辞,出游列国。 孔子经历的第三次鲁国内部权力斗争,这次孔子自己卷入其中,斗争过程也比前两次温和了许多,但结果仍然相同:三桓获胜。 春秋贵族间「 ”权力的游戏” 三桓势力强大,长期掌控鲁国政权。鲁国国君、大管家屡次不满于此,试图削弱三桓的势力,但屡屡失败。这体现了春秋时期鲁国内政最大的问题。其实对于春秋各国来说,贵族之间的权力关系,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例如郑国,由郑穆公的七个儿子形成的家族「 ”七穆”,世代垄断了政权,比鲁国还要混乱很多。再如宋国,有武族、穆族、戴族、庄族、桓族,以及诸多其他公族,更是混乱不堪。像晋国,虽然有着不许重用公族的国策,但到春秋后期,政权也被荀、范、智、韩、赵、魏六家垄断,甚至直接导致了晋国的分裂。 在春秋战国各国并立相争的时代,各国内部贵族之间的权力关系也影响着各国之间的竞争。大概讲,互相掣肘的贵族势力越多,国家越不稳定、越难以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中央权力中心,往往其国力就越不容易增长甚至维持,就越容易在列国之争中处于劣势。鲁国、郑国、宋国这些贵族势力强大的国家,都没能在随后的战国时代中走远。列国随后的竞争,便由能够形成较为集中的中央权力的国家所主导。贵族之间的权力关系,始终是春秋各国难以去除的「 ”顽疾”。 三桓总是鲁国内部权力的游戏中获胜的一方,但鲁国终究成了春秋时代更大的权力游戏中失败的一方。 孔子去世四年后,鲁国再次发生权力冲突,这次是鲁哀公,逃亡到了越国…… 五霸七雄相继登场,诸子百家竞相活跃,这场不断追逐的权力的游戏,推动着华夏文明进入新的阶段。《孔子大历史》用通俗、流畅、幽默的语言,再现了孔子在贵族政治游戏规则中沉浮的一生,以及春秋时代晚期的种种生活场景、日用礼俗,通过孔子的经历串联起时代的脉搏,对春秋时代的中国进行了影视视觉层面的还原。独特的政治与社会风貌、春秋末期的时代剧变与贵族社会的兴衰,在《孔子大历史》中,我们随孔子游历春秋,由贵族解读华夏,领略华夏文明滥觞期贵族时代的整体风貌。 孔子大历史 初民、贵族与寡头们的早期华夏 李硕 著 ☆写孔子的成长和转型,写孔子的执著与妥协 ☆细描圣人生活世界,还原孔子生平真相,发千载未发之隐覆 ☆品味贵族时代风貌,追寻古代政治文明。 ☆借孔子看春秋,全景展现早期华夏的质朴与洪荒,文明滥觞期的脉动与嬗变。 第3/8/9/10张配图来自电影《孔子》;第5/6张配图来自电视剧《孔子》;其余图片来自网络。 记得点击「 ”在看”哦~

孔子大历史:春秋时期的「 ”权力的游戏”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消失的神兵利器——古兵器「 ”戈”的整理考证(终章)

    西周武士复原图从商朝渔猎的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制的周朝,西周事实上完成了一个文化、心理、行为规范一致的共同体,也奠定了延续至今的中华文化的根基。出身殷商和宋国王室的孔子,开创儒学,为礼乐文化奔走终生,商、周文化正源之争,终于尘埃落定。有趣的是,与倡导农本的后世儒家不同,孔子本人的言论多显轻农思想。他从不介意爱徒子贡经商,却在背后嘲笑以务农为志愿的弟子樊迟。

  2. ... 连续作战19天,攻占20座城池歼灭马家军1万余人

    1949年7月28日,...第一野战军猛打猛追,终于在固关地区追上马家军骑兵14旅。一野第1军的主攻师和第7军20师前后合击,先外围后中央,占据两侧高地有利地形以火力猛射敌人。激战到下午,终于大部歼灭了青马骑兵14旅及248师1个骑兵团,缴获战马2000多匹。经19天作战,第一野战军歼灭二马军万余人,解放了陇东、陇南重镇平凉、天水及县城20座,割断了二马之间的联系,造成了继续进迫兰州、西宁、银川的有利态势。

  3. 孔祥熙是如何成为孔子75代孙的?

    南京......成立以后,孔祥熙历任实业...、财政...、行政院长、中央银行总裁和中国银行总裁等职。

  4. 书生出上联「 ”穿冬装摇夏扇糊涂春秋”,看神童纪昀如何有力反击

    要说清朝有名的神童,那不得不提纪昀了。纪昀,字晓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是清朝乾隆年间直隶献县人。

  5. 君子之交:除了管仲和鲍叔牙,还有他们俩!两人关乎整个楚国存亡

    小编最近很喜欢一句话,「”人生不如意之事十八九,最幸运的是能与人言之一二三”。一个人的一生中真正的知己好友不过一二人,甚至很多人穷极一生都未必能寻觅到这样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知己”比「”伴侣”更难找到。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历史人物能够称得上是对方的知己。比如闻鸡起舞的祖逖和刘琨,杜甫和李白,周瑜和诸葛亮。他们这些人有些甚至是敌人,就像周瑜和诸葛亮,各为其主但是却不妨碍他们互相敬佩和仰

  6. 在春秋战国的几百年历史上为什么先后出现了两个「 ”魏国”?

    魏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因此「”魏国”的国号后来还被曹魏、北魏等朝代沿用。但鲜为人知的是,在春秋战国几百年的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两个「”魏国”,战国是第二个。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在西周开国天子周武王到第二代天子周成王之间,西周先后进行了两次大规模分封诸侯,姬姓诸侯占据了大多数。而一个周室姬姓的贵族在魏地(今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北部),建立了魏国。由于年代久远和史料的缺失,这个魏国连初代国君都说不清楚了。

  7. 树欲静而风不止,下一句流传了2000多年,背后的故事令人心酸

    品读历史,解读优秀家庭文化。

  8. 秦昭襄王曾被送到燕国做人质,后来是如何回国夺位的?

    秦惠文王迎娶魏国公主和楚国公主,她们各生下三个儿子。几十年后燕国太子丹来咸阳做人质,算是礼尚往来。秦武王去世时年仅二十二岁,刚到冠礼的年龄,此前朝政由太后慧王后和秦武王共同操持。如今秦武王出了意外,南国佳人芈八子,决定豪赌一把,她要与惠文后争夺太后之位。随后赵武灵王派相国赵固,到燕国接公子稷,再领兵护送公子稷回国。

  9. 战国七雄之魏国:高开低走的「 ”遗憾之国”

    战国时代开场时,如果要评选一个开局状态最好的国家,答案并不是老牌「”大佬”齐国,也不是传统「”非主流”楚国,而是三分晋国之一的魏国。魏国是战国时代最早变法的国家,也是变法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在战国初期可谓威风八面。那个时候,天下最强的军队不是后来传得神乎其神的秦军,而是魏国武卒。那么,如此强盛的魏国,最后怎么就没了呢?本文分魏家渊源、文武侯图强、夭折的统一梦三篇为你讲述令人唏嘘的魏国兴亡史。上篇魏

  10. 每个朝代都有复国的想法,却唯独秦朝没有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朝代灭亡后都会出现复国的情况。据说秦始皇一共有二十三个儿子,胡亥因为名不正言不顺的地位。第三点,在秦朝灭亡之后,这个朝代的核心地区关中被刘邦所占领了。因此综上所述的三点原因,秦朝王室的后裔和老秦人在秦朝灭国之后,并没有要复国的愿望,但话又说回来,秦朝虽然没有复国,但是他们当时对国家做的事情是不可磨灭的。

随机推荐

  1. 从「 ”混世大魔王”到战国大名,他诠释了什么叫「 ”我命由我不由天”

    题/从「”混世大魔王”到战国大名,他诠释了什么叫「”我命由我不由天”文/一恒独步文章声明:本文章属于「”不易君子”原创内容,请您尊重原创,转载请联系本号。图片声明:本文内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盗用警告:本号已与「”...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学习日本历史,首先要弄清日本很多时候用的历史名词都和我国相同。比如战国,我国的战国时期是

  2. 树元立嫡是什么意思?

    【拼音】shùyuánlìdí【解释】指立嫡长子为储君。【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树元立嫡”

  3. 为什么说“二月二,龙抬头”?

    为什么说“二月二,龙抬头”?  黄历二月二古代称之为中和节,俗称龙抬头。民间传说,每逢黄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所以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因此,这天也叫“...

  4. 励志人生的说说-感人的情话

    人,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都有要考虑会否影响别人,会否损害别人,这是一个人最起码的素质。十六、情人节刚刚过去,迎来了悲催的妇女节。在未来的婚姻中,有许多需要人牺牲的地方,这样的男人会最先跑掉。

  5. 汉朝薄皇后简介 西汉景帝刘启为何罢黜薄皇后?

    西汉景帝刘启薄皇后简介:薄氏(生卒不详),山阴人(今浙江绍兴);是中国汉朝孝景帝刘启的表亲兼元配妻子。是中国历史上之一位被废黜的皇后。薄氏与汉景帝刘启的婚姻是由薄太后主婚的,薄氏是太后薄姬的族人。当时汉文帝在位,刘启还只是皇太子。薄太后是汉文帝的母亲,汉景帝刘启的祖母。薄太后希望这次联姻能巩固自己娘家‘薄氏家族’的地位。而刘启则通过这桩婚事得到祖母的支持从而保障自己的太子宝座。薄氏的婚姻很不幸,她

  6. 女人梦见母鸡说话

    周公解梦女人梦见母鸡说话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女人梦到母鸡说话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7. 吃素真的有益吗?盲目吃素,可能会让你的身体越来越差

    可见,合理的吃素对人体健康有益,特别是针对那些过度肥胖的人。很多人认为,吃素只是单纯进食蔬菜,而没有任何蛋白质的补给,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人们体质下降。食物的种类尽量丰富一点,不能长期单纯的只进食一两样食物,这样会导致营养不足,造成抵抗力下降的情况,给身体带来一定的损伤。另外,盲目吃素,长期营养不良,生病的概率也会提高。

  8. 周易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中国东汉魏伯阳关于炼丹理论的著作。简称《参同契》。《周易参同契》谓大易、黄老、炼丹炉火三道相通。这使《参同契》在道教思想史上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学术界多数人认为《参同契》主要属于外丹的学说。现存《参同契》的版本,以明洪武十三年张本真刻俞契《周易参同契发挥》为最早。明《正统道藏》所收注本颇多,后蜀彭晓撰《周易参同契分章通其义》为最早。又有宋朱熹撰《周易参同契考异》。

  9. 金兀术为金朝建立了哪些不世功勋?金兀术是个怎么样的人?

    金兀术是个怎么样的人?而小编想要说的是,其实不只是宋朝有非常出色的人物,金朝同样也存在值得后世人了解的杰出对象,比如说金兀术,和岳飞、韩世忠皆有交手的金朝将领,为自己的王朝建立不世功勋,同时影响了宋金两方长达二十余年的关系,那他又有什么可以讲述的故事?金兀术出身于金国皇室,是阿骨打的第四个儿子,母亲乃是其原配妻子,因而宋人常常把他唤作四太子。

  10. 最先让男人拜倒在石榴裙下的美女是谁?

    “拜倒在石榴裙下”是一句比喻男子对风流女性崇拜倾倒的俗语。据说杨贵妃很喜欢石榴,为此,唐明皇在华清宫附近种了不少石榴供她观赏。唐明皇爱看杨贵妃酒后的醉态,常把贵妃灌醉以观赏她那妩媚之态。而石榴是可以醒酒的,故在观赏之后,唐明皇常剥石榴喂到杨贵妃口中。唐明皇很相信她的话,于是降下旨意:以后无论将相大臣,凡见贵妃均须行跪拜礼,否则格杀不赦。从此,大臣们见到杨贵妃都诚惶诚恐地拜倒在地。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