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我们想要了解,可以先了解曾经在菩提伽耶发生的一切。公元前589年四月十五月圆日,36岁的悉达多在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实践了令世界为之屏住呼吸的时刻。然后他在菩提伽耶...,于法虔诚礼敬,思考法义。因此,佛陀在菩提伽耶,象征一个人之子在红尘中对于真理的奋力追求和他的觉悟。因此,我们如果能将人伦道德和如实智慧渗透到自己的心灵深处,就会发现我们正与佛陀同住菩提伽耶。这就是我的佛教信念——每天与佛陀同住菩提伽耶。
基督教有句名言:“与耶稣同钉十字架上。”而在我们的佛教,似乎没有那么虔诚的精神。这主要是我们的佛陀没有选择用一种感性方式来和世界交流,因为他是真正理性的人。而在此,我们似乎因此在感情上少了一些可以令我们振奋的信念。其实我们有很好的教导传统。我们可以“与佛陀同住菩提伽耶”。佛陀在菩提伽耶象征了什么呢?我们想要了解,可以先了解曾经在菩提伽耶发生的一切。公元前589年四月十五月圆日,36岁的悉达多在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实践了令世界为之屏住呼吸的时刻。他,发现了无常、苦、无我的真理,证悟究竟解脱,完成了人生的目的,成为了佛陀——这个世界上第一个醒来的人。然后他在菩提伽耶 ... ,于法(真理和解脱之法)虔诚礼敬,思考法义。并在此后的一生中与法共住。因此,佛陀在菩提伽耶,象征一个人之子在红尘中对于真理的奋力追求和他的觉悟。我们其实也是和佛陀一样的人之子。佛陀有什么,我们也有什么。鉴于此,佛陀向世界教导了他发现的解脱真理。这人伦的道德和如实的智慧,就是佛陀教导的全部。尽管有这种或那种争论,认为这不是全部。无疑,三藏才是全部,但三藏的真正意义就是这两项。就象佛陀在长部经典中对婆罗门所指出的,戒行和智慧是全部的解脱之道。能在自己内心实践这一切或这一切的部分,就是佛陀的弟子。具备三归依的人不一定是真正的佛教徒,因为佛陀并不让我们依靠外在的什么。佛陀让我们归依于自己,归依于真理,这样的人将来才是他的杰出弟子。因此,我们如果能将人伦道德和如实智慧渗透到自己的心灵深处,就会发现我们正与佛陀同住菩提伽耶。然后我们可能经历与我们的导师佛陀所经历的一切困难和快乐,那就是一种殊胜和不知疲惫的感觉。在那里,我们有力量来实现真理之道——合适的戒行和如实的内观,这可能使我们在今生或下生就经历佛陀的幸福——涅盘。在我的信念中,我从来不把自己作为一个宗教信徒。因为我以为,盲目和不判断的信仰从来不是佛陀的逻辑。把自己束缚在宗派观念或虚设概念里而舍弃真理和实践是毫无意义的,我因为对真理的追求而实践佛陀的教导。这一切,已能协助我幸福的度过所有困难。我不需要更多的教导,我只要导师手里的那一握“树叶”。在近二十年前的开始到今天的此刻,我一直坚持这样的信念。别人怎么说并不重要,因为佛陀天与我同住。至于别人如何信仰或实践佛教实践,我并不了解。我只了解一点,佛陀以自己的行为和智慧化导世间,并且教导我们以自己的行为和智慧化导世间。这就是我的佛教信念——每天与佛陀同住菩提伽耶。 >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re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