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杜牧的又一首「 ”翻案诗”,这一次,主人公不是周瑜,不是项羽

今天接着读杜牧的诗。杜牧的诗,除了满满的风流韵致之外,总也还夹着铮铮的剑气,所以我们说他是「 ”剑胆琴心”,是书剑风流的真名士。 一、弟弟的眼病 我们知道,杜牧有一个从小相依为命的弟弟叫杜顗,很可能是小时候夜晚无烛却还硬要读书的缘故(前文说过,杜牧和弟弟一起在家庙时曾经有整整三年的「 ”食野蒿藿,寒无夜烛”的困苦日子),杜顗的眼睛一直不好。 又或者他从小就有眼疾,因为据载他们的母亲曾长期禁止杜顗入学读书,大概到了十七岁时,杜顗才读了《尚书》十三篇,《礼记》七篇,《汉书》也刚刚读到了《贾谊传》。如果我们结合李白「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来做对比,杜家兄弟取得文学成就比李白小,除了时代原因,很可能也跟他们所受的早期教育过少有关。 (「 ”五岁诵六甲”的李白) 早教很重要,不过这是题外话,杜顗错过了早教最侍时期,但杜顗仍然跟杜牧一样,也是二十六岁通过了进士试,甚至还直接获得了试秘书省正字、匦使判官的职务。有意思的是,李德裕很快给杜顗送来了聘书,节度巡官,「 ”京衔”是试协律郎,协律郎是掌管音律的官,并不重要,有这个官衔,也只是为了寄俸禄罢了。李德裕这个动作看似很轻巧,实际上,党争的烦扰已经降临到杜家兄弟头上,杜牧显然是牛僧孺的人,亲厚程度前文已经说过。李德裕偏偏要邀请杜顗入幕,这至少说明,「 ”牛李党争”在争夺人才方面,显然也是实力相当的,一对亲兄弟,却要分属在不同的阵营党同伐异,足见党争之烈,这也是这次党争危害长久的深层原因:大家想尽一切办法,不是为了强国,而是为了强大自己的利益集团。 到了公元837年(唐文宗开成二年),这一年很重要,因为诗人司空图(后来写《二十四诗品》的那位)在这一年出生,李商隐在这一年中了进士,杜牧的大儿子出生。也是在这一年,杜顗的眼病已经严重到几近失明的地步,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都的杜牧当然不能坐视不理,于是请假去同州请来了同州眼科医师石公集,相携前往扬州为杜顗治疗。 (李商隐小像) 从洛阳到同州(陕西大荔),再从同州到洛阳,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杜牧的假期超过了三个月。按当时的规定,职事官假期超过三个月,即合停官,相当于自动退职。就算再闲的职位,也不能长期不到职啊。 好在杜牧并不在乎,他很快在新任的宣歙观察使崔郸那里得到了一份工作:宣州团练判官,京衔是殿中侍御史内供奉。总之,杜牧再次入幕,虽仍然不能影响朝局,但生活不成问题,他也确实需要这份工资,弟弟要看病啊。 二、宰相被刺 中晚唐,大唐帝国的国家形势有多危难,至少有两次宰相被刺事件足以说明问题: 第一次是武元衡被刺,结局是当街斩首,当朝宰相因为平藩态度强硬,被藩镇势力(平卢节度使李师道)直接 ... 死,同时被刺的还有副宰相裴度,不过,因为裴度当天戴的帽子足够厚,刀未砍透,只受了重伤。试想,一百多米宽的大道,又在京城,多人护卫的宰相竟然眼睁睁被人割了首级,足见藩镇势力多么霸横。这是元和十年(815年)的事情; (宰相武元衡在上朝途中被斩首) 第二次是宰相李石,事情发生在「 ”甘露之变”以后,过程很是惊险:宰相李石在上朝途中,突然有流矢飞来,他当即受了擦 ... ,座骑受惊,本能向回奔跑,谁知到了坊口,又遇夹击,这次是利刃凌空而下,马因受惊,所以跑得飞快,生生被砍断了马尾,宰相的生死就在毫发之间。消息传来,人人自危,据说第二天,上朝的只有九个人。所不同的是,这次刺 ... ,是宦官仇士良的指使,唐文宗知道,大臣们也都知道,但谁也无可奈何,最终的结果就是李石离京避祸,南下江陵出镇荆南了事。这一次,是开成三年(838)的事情。 (甘露之变时的大唐) 两次宰相被刺,其间相差不过才二十多年,一次来自外部藩镇,一次来自内廷宦官。杜牧时代的大唐帝国,在内外交困中消耗着最后的一点精气神。 也就是在李石被刺的这一年冬天,杜牧却收到了新的任命,让他回京担任左补阙,史馆修撰。 不过,杜牧并没有马上就赶去上任,他太熟悉京城那些事儿了。 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我们需要把眼光放回到杜牧二十岁时,因为就在那个年纪,杜牧已经明白了一个道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十一家注孙子》书影) 杜牧在他的《注孙子序》里说: 「 ”某自此谓幼所读《礼》,真妄人之言,不足取信,不足为数。及年二十,始读《尚书》《毛诗》《左传》《国语》、十三代史书,见其树立其国,灭亡其国,未始不由兵也。主兵者圣贤才能多闻博识之士,则必树立其国也;壮健击刺不学之徒,则必败亡其国也。然后信知为国家者,兵最为大,非贤卿大夫,不可堪任其事。苟有败灭,真卿大夫之辱,信不虚也。” 20岁之前,杜牧已经认为《礼》中所教的东西「 ”不足取信,不足为数。”说什么「 ”礼”啊,没有实力,礼都是虚的,他认为「 ”树立其国,未始不由兵也。”或者这正是杜牧后来专心致志钻研《孙子兵法》的原因。对于杜牧来说,《孙子兵法》里开宗名义讲的一段话「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实在是天下至理。 (杜牧画像) 现实也很有说服力,李师道手里有兵,他可以去刺 ... 武元衡,可以不服朝廷管制;仇士良手中有兵,连皇帝也完全可以控制在手中,刺 ... 李石,只不过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普通手段罢了,实在惹急了,直接「 ”换”皇帝,也是可以做到的。 朝廷手里没有兵权,兵权都在宦官手里,这使获得新官职的杜牧犹豫了。尽管这个官职相当不错。 左补阙、史馆修撰,左补阙,言官,天子近臣,朝局能说得上话,职位清要;史馆修撰,代国修史,前任宰相薛元超的三个终身憾事,到这一年为止,杜牧全部完成了。最初以进士擢第,娶了五姓女(崔氏是杜牧的第二任妻子),这次就要进长安修国史了。我们无法断定这一次杜牧是如何获得这个职位的,因为当时的朝廷里,四位宰相,杨嗣复和李珏两位是「 ”牛党”,郑覃、陈夷行似乎是「 ”李党”,你看,多平衡,又是多么误国!究竟是谁的提议让杜牧走上了这样一个职位,答案已经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 四、一首「 ”翻案诗” 杜牧很会写「 ”翻案诗”,比如「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又比如「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所谓的翻案,就是因为诗人的视角和结论不同常人。今天我们要读的这一首诗同样是这样的「 ”翻案诗”,诗的标题是《题商山四皓庙》,全诗如下: 吕氏强梁嗣子柔,我于天性岂恩仇!南军不袒左边袖,四老安刘是灭刘。 「 ”商山四皓”是秦朝末年四位信奉黄老之学的博士: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lù)里先生周术。这四人为避秦乱而隐居商山,结茅山林。由于四人德高望重,汉高祖刘邦立国后多次请他们出山为官,四皓坚辞不至。 (商山四皓) 后来刘邦宠幸戚夫人,打算另立太子,吕后急找张良商量,张良便出计请商山四皓出面。后来商山四皓被太子刘盈请去,成为太子上宾。刘邦见太子有四位大贤辅佐,消除了改立赵王(戚夫人子)为太子的念头,刘盈后来继位,为汉惠帝。因此,历史一般认为:「 ”商山四皓”起到了「 ”安刘”的作用。 但实际情况呢?由于汉惠帝性格懦弱,吕后生前大肆培植吕氏势力,朝政其实在吕氏手中控制,天下,几乎就在吕氏手中。 (影视作品里的吕后) 吕后死后,诸吕造反,太尉周勃设计进入北军, ... 部队,命令「 ”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结果士兵们全部脱掉了左边的衣袖(左袒)。控制了北军之后,周勃又灭掉了不肯顺服的南军统帅吕产,随即扭转时局。如此推算,对刘氏江山起决定作用的是「 ”商山四皓”吗?显然不是。 吕氏强梁嗣子柔,我于天性岂恩仇!吕后强硬狠毒,野心勃勃;她的儿子孝惠帝刘盈,却仁爱温善,软弱无力。诗人在想,难道人的天性就是互相恩仇对立,互相残 ... ,行凶作恶吗? 南军不袒左边袖,四老安刘是灭刘。按照诗意,这里的南军,应当是「 ”北”军(杜牧当然熟知这段历史,南军并没有参与袒袖的选择。可能是限于音节平仄,只能写成南军),如果不是北军的将士们都纷脱掉了左边的袖子,「 ”商山四皓”到底是安刘,还是灭刘,还很难说吧! (「 ”袒左”的周勃) 杜牧在赴长安任职的路上路过商山四皓庙时,有感而发写成的一首诗,在杜牧眼中,人心向背才是决定汉王朝是否安稳的决定性因素,而不是什么须发皆白的「 ”商山四皓”,如果不是周勃以人心向背控制了北军,天下早就不姓刘了。 此时的杜牧,已经离长安不远,他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首明显剖析汉代朝局的诗呢?很大可能是他早已经意识到,此次长安之行,无论如何努力,都不会有好的结果,天下人心丧乱,更重要的是,军队不在朝廷手里。想一想也是:宰相都不能保证人身安全,杜牧的不安和犹豫是有道理的。 (【唐诗闲读】之198,图片引自网络)

杜牧的又一首「 ”翻案诗”,这一次,主人公不是周瑜,不是项羽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2. 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 王安石一首诗道破玄机

    前几天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赞美「”项羽”的诗词有哪些?至于是不是赞美项羽的诗词没什么稀奇,不过看到古人翻来覆去的写项羽该不该渡不渡江倒是挺有意思。有人赞扬项羽有气节宁死不渡江,又有人说项羽你傻呀为什么不渡江。还有人说,你以为项羽真傻呀,他其实什么都想到了,所以不能渡江。古人的咏史诗经常为了博眼球而作翻案文章,不同的诗人吟咏历史人物时,常常写出不同角度的历史观,读一读也挺有意思。一、李清照的赞扬:生当

  3. 刘邦宠爱戚夫人,还想废掉太子刘盈,为何说他最爱的还是吕后

    刘邦剧照首先宠爱戚夫人,当时吕后年老色衰,已没有当年的美貌,可戚夫人年轻貌美,自然受到刘邦喜爱。其实笔者认为,刘邦宠爱戚夫人还有个原因,就是吕后为人太强势,当初刘邦创业的时候,这样的妻子能够帮他很多。可是刘邦不止一次想过,要废掉刘盈,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最后刘邦在临终之际,还是想着戚夫人和刘如意。刘盈剧照一、刘邦虽然宠爱戚夫人,但从未对吕后不敬过。

  4. 汉文帝刘恒的城府有多深?装傻骗过所有人,连皇后都不是他的对手

    不过刘邦却在皇位继承人上看走了眼,他在自己的八个儿子中,立了吕后的儿子刘盈继位,也就是历史上的汉惠帝。刘恒在刘邦众多的儿子里可以说是信令的了。为了保住性命,他一直都在装弱智,不仅骗过了吕后,还骗过了陈平以及所有大臣。一年后,汉文帝将陈平任命为丞相,不过仅仅十个月后,汉文帝就免去了他的职位。在汉文帝重新调查此事之后,并没有发现周勃的犯罪事实。

  5.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人 临朝改制钱

    1983年12月,考古人员对位于湖北省江陵县城西南的江陵砖瓦厂内的汉墓进行了发掘。

  6. 从「 ”冯唐易老”看西汉初年的用人政策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下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句话,历朝历代以来,有大量的文人雅士探讨「”李广难封”之原因,但却鲜有人关注「”冯唐易老”背后所展现的东西。冯唐的一生沉浮和西汉初年的统治思想、用人制度都是密切相关的,讨论「”冯唐易老”问题,其实也就是在探讨西汉初年的用人政策。所谓「”冯唐易老”,指的其实是冯唐「”年老而官微”的现象。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乘车经过郎署时曾经问过冯唐

  7. 几位老臣三言两语定大汉江山百年

    吕后崩吕氏诛,几位老臣谈封皇!公元前180年,高后八年,长安城建章宫内。共有八人促立在大殿四角,有的来回踱步,有的促立不动,而不论踱步还是促立不动,均未发出一丝声响。

  8. 解密吕后悉心培育的吕氏集团势力一夜之间便土崩瓦解的真正原因

    吕后,历史上一伟大女政治家,虽未称帝,却实际掌握帝权,而在吕后的带领下,吕氏势力更是达到顶峰,吕氏王、侯遍天下。但是在吕后死后,吕氏势力一夜之间便被连根拔起,土崩瓦加,是吕氏势力不够强吗?

  9. 都说东汉外戚专权导致王朝 ... 衰落,其实,西汉的外戚势力也不弱

    历史上辉煌的汉王朝,是中国人记忆深处的美好片断,汉朝雄风,文治武功,迸发出勃勃勃生机,后世的王朝中,也只有唐朝可以与其相媲美。

  10. 为什么功臣很难避免「 ”兔死狗烹”的下场,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最早「”兔死狗烹”这个词出自春秋末期,范蠡、文种帮助勾践复兴越国,灭掉了吴国,范蠡非常有商业头脑,在功成之后他选择了辞官从商,并且也劝文种这么做,理由就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商圣范蠡塑像他跟随勾践多年,对勾践的德行非常了解,他对人性也摸得透彻,他跟文种说,勾践这人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我们于他就就相当于是猎人身边的狗和手里的弓,敌人都消灭了,你不如跟我一起离开吧,文种不干,最后的结果是

随机推荐

  1. 历史上的今天5月5日 拿破仑一世逝世

    1821年05月05日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一世逝世在194年前的今天,1821年5月5日,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一世逝世。拿破仑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以一个支持大革命的将领身份走上历史舞台的。1899年11月,拿破仑抛下埃及的大军回到国内,立即受到了雷鸣般的欢迎。新宪法规定拿破仑为第一执政,拥有提出议案、批准议案、任命参政院成员和地方行政官员等权力。该事件史称“雾月政变”,是一次辅以武力胁迫,最后以合法形式粉饰的不流血政变。

  2. 梦见钻石

    周公解梦梦见钻石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钻石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海水的干涸,众神期盼(1)

    恒河在印度人民心目中是无比圣洁的河,她流经天、地、阴间。阿羯多大仙施展法力,把海水吸进肚子里,大海干枯了。当时统治阿逾陀城的是萨竭罗国王。萨竭罗的出生颇为传奇。这时,阿逾陀王国国中无主,邻近的野蛮部落趁机侵占了阿逾陀王国。萨竭罗长大后,潜回王国,在他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把敌人赶出了国土。之后,萨竭罗又率军南征北战,征服了其它许多部落民族。国王对此心急如焚。

  4. 忘战者危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 成语大全

    中文发音:wàngzhànzhěwēi。同“忘战必危”。

  5. 跟很多影视剧里演的不同,见官下跪的规矩是清朝才开始执行的

    我们经常在影视剧里面看到这么一幕,说有民不管是去衙门面官也好,在路上拦住官员轿子也罢,作为平民的一方是得要跪下来才行的。其实这种观点是严重错误的,事实上,见官员下跪,并不是我们中国从古代就一直存在的现象,基本上是从满清开始才有了这种规定的。但跪拜在整个宋朝里,见官基本都是不跪的,还是执行之前的手上功夫,作揖之类的。估计跪皇帝跪得心里不平衡了,就让平民们见官也得下跪了。

  6. 鲁班简介 鲁班发明了哪些东西

    鲁班,姓公输,名般。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鲁国人(都城山东曲阜,故里山东滕州),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两千多年以来,

  7. 梦见别人越狱

    周公解梦梦见别人越狱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别人越狱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8. 颜回乐道安贫的故事

      据说,孔子一生教过三千个学生,其中成就高的有七十二人。在这些学生中,孔子最  疼爱的就是颜回。  颜回很穷,住在又窄又小的巷子,吃的是粗茶淡饭。但是,他照样快乐地过日子,不  因为贫穷而放弃学习。最初,孔子以为颜回不聪明。为什么呢?因为孔子和颜回说话,他  不像别的...

  9. 梦见侄子进监狱

    周公解梦梦见侄子进监狱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侄子进监狱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最新国庆节祝福语大全

    烦恼是病毒,忧伤是细菌,我对你的祝福是一剂良药,可以让你神清气爽,在这举国欢庆的节日里希望你能快乐幸福。二十一世纪重要的是人才,国庆节最重要的是开怀,写给你的短信最重要是你能明白,我对你最深切的关爱。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