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 历史上,该语言在1392年以前随朝鲜半岛上的高丽王朝被称为“高丽语”,直至1392年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之后,其即改称“朝鲜语”。1897年,朝鲜高宗李熙称帝并改国号为“大韩帝国”,因此这语言又改称“韩国语”或“韩语”。二战后,朝鲜半岛南北分治,两方各按照自己的国...
历史上,该语言在1392年以前随朝鲜半岛上的高丽王朝被称为“高丽语”,直至1392年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之后,其即改称“朝鲜语”。1897年,朝鲜高宗李熙称帝并改国号为“大韩帝国”,因此这语言又改称“韩国语”或“韩语”。二战后,朝鲜半岛南北分治,两方各按照自己的国名来命名该语言,北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称之为“朝鲜语”,而南部的大韩民国称之为“韩国语”。而中亚的朝鲜人之间则称之为“高丽语”[고려말(Goryeomal)、Корё мар]——但此处的“高丽语”与朝鲜半岛的语言存在一定差异。
在中国,1897年大韩帝国成立以前,该语言只称为“朝鲜语”。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建国以后,视同属社会主义阵营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整个朝鲜半岛的唯一合法 *** ,因此将所有关于朝鲜族文化和国家的字词冠以“朝鲜”二字,该语言也因而被称为“朝鲜语”。但是,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大韩民国建立邦交后,与韩国的直接文化和经济交流迅速发展,韩国资本大量流入中国大陆,该语言的课本、辞典等几乎都以“韩国语”的名称发行而且内容以韩国词汇为主。因此,现在“韩语”和“韩国语”的称呼在中国大陆非常普遍。中国大陆公立大学的外语学系大多以“朝鲜语”作为该语言的正式称呼,但是几乎所有教材以及授课内容都以“韩语”为标准。
汉字文化圈国家也存在类似的名称问题,使“朝鲜语”和“韩(国)语”的说法并存。在日本,为了表示中立,不少人也使用“コリア語”(“コリア koria”为英文“Korea”的音译。)、“高麗語”和“韓国・朝鮮語”等称谓,以及回避语言名称的文字名称“ハングル(語)”(韩语“한글[谚文]”的音译)。
韩语文化
韩语的使用者绝大多数聚集在东亚的韩国与朝鲜。韩语在这两个国家不仅是国语,而且这两个国家的韩语使用者占了全球韩语使用者的90%以上。在中国东北部的吉林省、黑龙江省和辽宁省,大约居住着两百万的朝鲜族人,现在朝鲜语是中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两种官方语言之一(另外一种是汉语普通话)。在黑龙江省也有中国唯一的一个省级朝鲜语广播电台。在日本,由于历史的原因,居住着大约七十万的韩裔。韩语虽然在日本不是官方语言,但是很多韩裔日本人都会说韩语。此外在美洲,还有大约有一百六十六万来自韩国的移民。
韩语南北差异
音韵与字母的差异
文字
虽然“한글”的原义是“大字”的意思,但是朝鲜碍于“한글”的“한”跟“韩国(한국)”的“한”同音而将其改称做“조선글”(朝鮮글)。
字母名
朝鲜文化语与和南韩标准语对辅音字母的称呼也有明显的差异,其区别如下:
字母表
子音
韩国:ㄱ ㄲ ㄴ ㄷ ㄸ ㄹ ㅁ ㅂ ㅃ ㅅ ㅆ ㅇ ㅈ ㅉ ㅊ ㅋ ㅌ ㅍ ㅎ
朝鲜:ㄱ ㄴ ㄷ ㄹ ㅁ ㅂ ㅅ ㅇ ㅈ ㅊ ㅋ ㅌ ㅍ ㅎ ㄲ ㄸ ㅃ ㅆ ㅉ ㅇ
韩国将“ㄲ、ㄸ、ㅃ、ㅆ、ㅉ”这5个紧音字母排列在与它们相对的松音的后面;朝鲜则将它们重新排列后放在字母“ㅎ”的后面。
韩国将不发音的字母“ㅇ”与做韵尾(/ŋ/)的“ㅇ”当作同一个字母,并且只在字母表中出现一次;朝鲜则仍然保留二十八个字母时期的习惯,将做韵尾(/ŋ/)的“ㅇ”排列在“ㅅ”后,将不发音的字母“ㅇ”排在字母表的最后,所以字母“ㅇ”在字母表中出现了两次。
元音
韩国:ㅏ ㅐ ㅑ ㅒ ㅓ ㅔ ㅕ ㅖ ㅗ ㅘ ㅙ ㅚ ㅛ ㅜ ㅝ ㅞ ㅟ ㅠ ㅡ ㅢ ㅣ
朝鲜:ㅏ ㅑ ㅓ ㅕ ㅗ ㅛ ㅜ ㅠ ㅡ ㅣ ㅐ ㅒ ㅔ ㅖ ㅚ ㅟ ㅢ ㅘ ㅝ ㅙ ㅞ
韩国根据字母基础音归类的法则排列复合韵母,比如“ㅐ/ɛ/ ㅑ/ja/ ㅒ/jɛ/”的基础音是“ㅏ/a/”,所以依序排列到单韵母“ㅏ/a/”的后面,又如“ㅝ/wʌ/ ㅞ/we/ ㅟ/wi/ ㅠ/ju/”的基础音是“ㅜ/u/”,所以这些字母也依序排列到单韵母“ㅜ/u/”的后面;朝鲜的排序则不遵此规则。
词汇与文法的差异朝韩朝鲜语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用词上,例如:
韩国标准语中有大量的汉字词(占总词汇量的70%以上),比北朝鲜为多。实际使用上,除了少数常用义汉字词之外,其他汉字词一般只在书面或正式场合使用。同时,北朝鲜因为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全面废除汉字,为避免废除汉字后造成的汉字词同音异义问题,在文化语中大量使用固有词语代替汉字词。
可是,有时候北朝鲜还在使用的汉字词在韩国已经被外来语取代。
另外,两国外来语使用也存在差异,韩国使用更多外来语,且多为英语借词;而北朝鲜则较少使用外来语,且多为俄语借词。
北朝鲜不采用韩国遵循的头音法则,使两国一些相同汉字词的拼写出现差异。
韩国标准语中,当词与词或词与词根组词时,不论书写和读音均须加上韵尾“ᆺ”;在北朝鲜文化语中,书写时并不须要添加该韵尾,但读音相同。
韩国规定名词与其修饰部分、姓名与职务以及熟语中的单词都须分开书写;北朝鲜则相反,规定必须连写。
而在文法上两国则差异不大,只在某些词尾的拼法(例如表示过去式的——었在北朝鲜如果出现在——ㅣ、——ㅔ、——ㅐ等后方则写作——였)以及两种敬语的使用上略有差异。在韩国,“——아/어/여요”可以使用于非正式场合下与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谈话,而“——ᆸ니다/습니다”则更为正式,一般少用于口语;但是在北朝鲜,“——아/어/여요”表示相当熟稔的关系,因此与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之间谈话必须使用“——ᆸ니다/습니다”,否则是一种失礼。
书写上的差异
在朝鲜,书写最高领导人(金日成、金正日、金正恩)的姓名时要使用粗体大字以示尊敬;韩国及海外朝鲜族的书写不循此规。
주체 태양 김일성동지(主体的 太阳 金日成同志)
朝鲜和韩国,位于东亚的朝鲜半岛上,与朝鲜与中国,俄罗斯接壤,韩国则与朝鲜接壤,与日本隔着日本海相望,两国合计总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7500万。
朝鲜和韩国都是单一民族国家,而且都来自于同一个民族朝鲜族,语言也是同一种语言(朝鲜语或韩语),造成这种现象的唯一解释就是这两个国家在历史上本来就是一体的,为了节约篇幅我们就挑重点的说。
历史上的朝鲜半岛与中国渊源极深,汉朝在这里设乐浪等三郡直接统辖其地,元朝在此设征东行省,朝鲜半岛真正实现独立的历史要到十九世纪末,在此之前,朝鲜与中国是宗藩关系。
朝鲜之国名,乃明太祖朱元璋亲赐,取“朝日鲜明”之意,朝鲜王朝的开基祖为前高丽大将李成桂,从李成桂寻求明朝的认可到明太祖亲赐国名到遣使册封,这个过程李成桂等了近5年,可见,朝鲜自知国小势微,寻求大国做靠山是能保证其生存的唯一出路。
因为受中原影响太深,朝鲜下自士民上至王室,风俗,宗教,文字,饮食皆类习中原,一直到朝鲜王朝第四代王世宗大王时,真正由朝鲜人自己发明的文字诞生了,而发明这种文字的人正是在朝鲜王朝历史上评价超高的世宗大王,最初,这种和汉字区别极大,比划奇特的文字以“训民正音”名称颁布朝鲜各州郡,俗称“谚文”。
“训民正音”在很长一段时间受到朝鲜人民的冷落,主要还是因为朝鲜受中原文化影响很深,上流社会依然热衷使用汉字,世宗大王发明这种文字的初衷是为了提高朝鲜百姓的识字率,但一直到他去世“训民正音”都还没有在半岛推广开来。
明朝万历年间,关外后金崛起,朝鲜趁火打劫,渐次蝉食侵占了辽东不少明朝的领土,将国土推进到了鸭绿江边,这就是现代朝鲜的雏形,此时的面积已经超过20万平方公里,是明太祖十六个不征藩属国中实力最强的一国 。
转眼到了清朝,奉行“事大主义”的朝鲜因为明朝在“壬辰倭乱”中助其大败日军,被视为是有“再造之恩”,所以始终对清朝阳奉阴违,清朝晚期,内忧外患,饱受列强欺辱,作为藩属国的朝鲜在日本人的支持下乘机脱离清朝,朝鲜高宗在汉城景福宫勤政殿宣布解除与清朝的宗藩关系,改国号为大韩帝国,朝鲜高宗自称大韩帝国皇帝,改年号为光武元年,朝鲜历史上真正实现完全独立的时代到来了,作为一个完全独立的国家的朝鲜,说历史短其实也很短,从独立到现在,不过百余年时间。
但就算是这样,大韩帝国依然逃脱不了短命的命运,1916年高宗被日本人毒死,不出几年,早就觊觎半岛的朝鲜被日本完全吞并,日本人在这里设立总督府,首任朝鲜统监为后来被朝鲜义士安重根刺杀的伊藤博文,大韩帝国这个短命的帝国前后存在了不过20年时间。
上面所讲的朝鲜,是一个大概念的朝鲜,因为朝鲜走向分离是1950年以后的事情,在这以前我们所说的朝鲜是不存在朝鲜和韩国这两个独立的国家的,朝鲜半岛因为朝鲜战争而走向分裂并最终形成两个独立的国家,这段历史相比于朝鲜漫长的统一历史显得太过于短暂,以至于很多人都忽略了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朝鲜其实是贯穿了整个半岛的历史。
同根同源的朝鲜和韩国因为一场战争而最终走向对立面,一个千百年来完整无缺的国家用了短短5年(1950年至1955年)就走向了分裂 尽管这几千万人都讲共同的语言,使用共同的文字,都属于同一个民族,但真真实实的,他们就是两个拥有 *** 的独立国家。
历史既残酷又无情!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