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丁文江丁文江,中国地质学家,中国地质科学事业奠基人之一。字在君,生于江苏泰兴,卒于湖南长沙。翁文灏1911年他从云南起,步行贵州、湖南、江苏等省,进行了地质、地理考察。1913年他与章鸿钊、翁文灏一起创办并主持了中国第一个培养地质人才的工商部地质研究所。他逝世后,1947年出版了《丁文江先生地质调查报告》。为纪念丁文江,中央地质调查所和中央研究院曾分别设立丁文江纪念基金和丁文江奖金。
丁文江(汉语拼音:Dinɡ Wenjiɑnɡ;1887-04-13~1936-01-05),中国地质学家,中国地质科学事业奠基人之一。字在君,生于江苏泰兴,卒于湖南长沙。
1902年留学日本,1904年转赴英国。1911年获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地质学、动物学双科学士学位。1913年回国曾任工商部矿政司地质科科长、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所长、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中央研究院总干事等职。是中国地质学会创立会员,并两度担任学会会长。
翁文灏1911年他从云南起,步行贵州、湖南、江苏等省,进行了地质、地理考察。1928年再度入滇、黔两省调查。1929年领导地质调查所西南考察队对西南诸省作了区域地质调查。
1913年他与章鸿钊、翁文灏一起创办并主持了中国第一个培养地质人才的工商部地质研究所。他在《芜湖以下扬子江流域地质》(1919)一文中建立了“五通山石英岩”等地层单位。在1931年的《丰宁系的分层》论文中建立了革老河组(统)、汤耙沟组(统)、旧司组(统)、上司组(统),至今仍在沿用。
1932年发表了《丁氏石燕及谢氏石燕宽高率差之统计研究》,利用新的定量统计 ... 鉴别物种。1933年发表了与A.W.葛利普合著的论文《中国二叠纪及其对于二叠纪分类的影响》和《中国之石炭纪及其与密西西比纪及宾夕法尼亚纪的关系》。1929年在《中国造山运动》一文中,将中国造山运动分为加里东期、海西期和燕山期。还发表了《云南东川府铜矿》(1915)、《京北昌平县西湖村锰矿》(1922)等文章。1934年与翁文灏、曾世英合编并出版了《中华民国新地图》。他逝世后,1947年出版了《丁文江先生地质调查报告》。为纪念丁文江,中央地质调查所和中央研究院曾分别设立丁文江纪念基金和丁文江奖金。
“丁文江273127” 8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