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吕思勉

  吕思勉(汉语拼音:lǚ sī miǎn),(1884~1957),中国历史学家。字诚之。1884年2月27日生于江苏常州,1957年10月9日卒于上海。幼年家贫无力延师,由其父母授以史部著作。16岁,自学古史典籍。1905年起,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江苏省立第一师范专修科等校任教。1926年起,任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1941年,光华大学迁川,乃归乡闭户著书。抗战胜利后,重返光华大学。1949年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陈垣

  吕思勉注重排比史料,分类札记,长于综合研究和融会贯通。他著述宏富,其中《白话本国史》强调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分别叙述每个王朝与周围少数民族的关系,为通史写作开辟了新路。《吕著中国通史》,上册系统论述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下册按历史顺序叙述政治历史变革,其中婚姻、族制、阶级、财产、衣食住行等题,都是过去史书缺乏系统记载的。他所著先秦、秦汉、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4部断代史,共300余万字。每书前半部是政治史,包括王朝兴亡盛衰、各种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政治设施的成败得失,以及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等;后半部是社会经济、文化史,分别叙述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民族疆域、文化学术等方面的发展情况。这四部书对先秦到隋唐五代的历史研究有疏导开拓之功。其他涉及民族史、思想史、文化史、制度史,以及史学 ... 方面的著作,也各具有特色。他对经学、文字学、文学亦有独到见解。

“吕思勉561077” 3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吕思勉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张耕华 | 陈寅恪、吕思勉治史风格的异同

    陈寅恪、吕思勉陈寅恪和吕思勉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史学大家,他们的治史都以研读传统典籍为基础,也都继承了中国历史上的史学传统。陈寅恪、吕思勉两位都是纯粹的历史学者,但都非常关心社会现场,其著述之命意,常希望在历史中寻求经验教训,而非纯粹为史实而考证史实。论者常常关注陈、吕两位治史上的前一方面成就,而对后者则有所忽视,其实,这是他们治史的重要特色,也是中国史学史上珍贵的学术遗产。

  2. 通读二十四史需要多长时间?吕思勉先生用五十年读了三遍

    物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我们现在始终在和「”过去”打交道,我们看到或者感知到的东西都是「”过去的东西”。我们生活中很多道理也可以用历史学来解释,生活中处处是历史。比如我们说我们熟悉某人,指的就是熟悉他的过去,熟悉他所处的环境,他所交往的朋友以及他的爱好。我们说熟悉某个国家,说的也正是我们熟悉它的历史。这也正证明了学习历史的作用——以古鉴今。学习历史的另一个作用,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读史明智。唐朝史学家

  3. 当过赵元任、钱穆老师的史学家吕思勉和他的中国史著作

    之后,涌现了一批著名的史学家,皆有影响不小的中国史著作问世。关于新史学,有一个人不能遗漏,这就是赵元任、钱穆都师从过的史学家吕思勉和他的中国史著作。顾颉刚对吕思勉及其著作,评价极其之高。因此,唯此册编著者署名是顾颉刚、吕思勉二人。

  4. 黄永年:书非读不必藏也

    世界书局的连环画黄永年很早就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黄永年记得,世界书局的多数连环画都画得比较好,只有《水浒》不好看。黄永年也闻风而动,转学到这所中学做了吕先生的学生。这时期黄永年还常去看他,向他借书。黄永年家的大部分书都是在解放初期买的。直到现在,黄永年仍然记得他光顾最多的几家书店。

  5. 吕思勉

    吕思勉,,中国历史学家。幼年家贫无力延师,由其父母授以史部著作。抗战胜利后,重返光华大学。陈垣吕思勉注重排比史料,分类札记,长于综合研究和融会贯通。《吕著中国通史》,上册系统论述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下册按历史顺序叙述政治历史变革,其中婚姻、族制、阶级、财产、衣食住行等题,都是过去史书缺乏系统记载的。其他涉及民族史、思想史、文化史、制度史,以及史学...方面的著作,也各具有特色。

  6. 吕思勉先生的通史旨趣与“史界声光”

    而吕先生的通史旨趣,就在于通过研究历史,“用以说明现社会,因以推测未来,而指示我们以进行的途径”。于是,把社会学的理论贯彻于中学的通史教育,使通史教育成为国民教育,就成为吕先生通史旨趣的另一所在。直到上世纪80年代,始有严耕望先生,将吕思勉先生与陈寅恪、陈垣和钱穆称之为并世的史学四大家,并由此而论及吕先生的史界声光远不如另外三位先生的原因。

  7. 【吕思勉】的意思是什么?【吕思勉】是什么意思?

    字诚之,江苏武进人。十六岁起自学古史典籍,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后在多所大学任教,并任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1921年出版《白话本国史》,是较早的一部有系统的中国通史。建国后,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著作编为《吕思勉史学论著》。★「吕思勉」在《汉语辞海》的解释词条推荐

  8. 【吕思勉(1884-1957)】的意思是什么?【吕思勉(1884-1957)】是什么意思?

    的意思是:方式查无词条,推荐使用或方式查找。

随机推荐

  1. 张守珪的子女 张守珪曾收安禄山为养子

    张守珪与日后发动“安史之乱”的安禄山还有着一段“父子缘”,曾经收安禄山为养子,这是什么样的一段故事?张守珪见他长得白胖白胖的,竟然说出此番豪言壮语,于是下令放了他,有命令他和同乡史思明一起抓活俘虏,只要在限定时间内抓到足够数量的活俘虏,就将安禄山提拔为偏将。虽然安禄山一直被人说过于肥胖,但打起战来还是很勇猛的,他曾因为张守珪嫌弃他肥胖儿不敢多吃食物,最终,张守珪将安禄山收为养子。

  2. 表达深爱的句子-感人的情话

    有期待的人,每一天都是崭新的一天。开始的开始总是甜蜜的。曾几何时,在一段短暂的时光里,我们以为自己深深的爱着的一个人。只有懂得凡事先护住自己的人,才有护住其他人的能力。因为那已经超越了爱,升华成了另一种比爱更稳固的感情。

  3. “汉代”玉凳:雅贿、洗钱、轮盘赌?——揭

    果不其然,拍卖公司负责人黄某在最近一次采访中承认,“汉代玉凳”最终实际并未成交。可见清代晚期“雅贿”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国家甚至得出台规定,禁止京城官员出入古玩铺,违者抄家。第10届巴塞尔艺术节开幕当天,布恩展厅就以58.5万美元的“跳崖价”售出了艾未未的作品——用烂板凳堆山来的鸟巢。

  4. 梦见猫生仔

    周公解梦梦见猫生仔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猫生仔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5. 梦见树苗长大

    周公解梦梦见树苗长大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树苗长大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6. 从走路姿势看性格命运_看相大全

    从走路姿势看性格命运从走路姿势看你性格命运在相学中,不仅可以通过面相或手相知道一个人的运势所长,也可以通过走路姿势而得知一个人运势的好坏,滴天居士今天就说下,这方面的奥妙。从走路姿势看性格命运1、步伐平稳型:这种人注重现实,精明而稳健不好高鹜远,凡事三思而行。什么样的体型的人最有福气_看相大全

  7. 老舍答催稿的趣文

    老舍,原名舒舍予,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剧作家、小说家。抗日战争期间,北新书局出版的《青年界》,曾向老舍催过稿,总编正是赵元任。老舍在寄稿的同时,幽默地寄去了一封象诗一般的答催稿信,诗曰:>>元帅发来紧急令,内无粮草外无兵!小将提枪上了马,《青年界》上走一程。>这首答催稿诗,有点戏曲味。>这封信自然是满足了编辑的催稿要求的。还有一封写给林语堂的答催稿信,却没有能满足约稿者的要求。

  8. 殊涂同会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shūtútónghuì【解释】犹殊途同归。比喻采取不同的...而得到相同的结果。【出处】无【例子】无【相关】百度“殊涂同会”

  9. 为什么中国人不在元旦过年?

    故事要从民国元年说起。1912年1月1日以前,中国使用农历,但是1月2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向各省发了一通电报:各省都督鉴: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旦。经由各省代表团议决,由本总统颁行。从此,中国人所说的“过年”,就成了过两个“年”:官方过阳历的“年”,民间过农历的“年”。而袁世凯时期又立法将农历的元旦定为“春节”,老百姓过这个春节非常积极,从此过春节就是过年了。

  10. 题木枷诗

    吴县县官要征收虎丘的茶叶,命差役拿了需征的茶叶金额督促虎丘和尚缴纳。和尚们无法完成,差役就押解和尚向县府交差。和尚又急又慌,听说县官非常尊重唐伯虎,便托人带着重礼去求情,唐伯虎却拒收礼物。一天,唐伯虎出游,偶而见到和尚游街示众,便开玩笑地在他的木枷上写了首打油诗:“皂隶官差去采茶,只要纹银不肯赊;县里捉来三十板,方盘托出大西瓜。”>县官听说,便审问和尚木枷上的诗是谁写的,回答道:“唐解元。”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