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吕思勉,,中国历史学家。幼年家贫无力延师,由其父母授以史部著作。抗战胜利后,重返光华大学。陈垣吕思勉注重排比史料,分类札记,长于综合研究和融会贯通。《吕著中国通史》,上册系统论述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下册按历史顺序叙述政治历史变革,其中婚姻、族制、阶级、财产、衣食住行等题,都是过去史书缺乏系统记载的。其他涉及民族史、思想史、文化史、制度史,以及史学...方面的著作,也各具有特色。
吕思勉(汉语拼音:lǚ sī miǎn),(1884~1957),中国历史学家。字诚之。1884年2月27日生于江苏常州,1957年10月9日卒于上海。幼年家贫无力延师,由其父母授以史部著作。16岁,自学古史典籍。1905年起,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江苏省立第一师范专修科等校任教。1926年起,任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1941年,光华大学迁川,乃归乡闭户著书。抗战胜利后,重返光华大学。1949年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陈垣吕思勉注重排比史料,分类札记,长于综合研究和融会贯通。他著述宏富,其中《白话本国史》强调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分别叙述每个王朝与周围少数民族的关系,为通史写作开辟了新路。《吕著中国通史》,上册系统论述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下册按历史顺序叙述政治历史变革,其中婚姻、族制、阶级、财产、衣食住行等题,都是过去史书缺乏系统记载的。他所著先秦、秦汉、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4部断代史,共300余万字。每书前半部是政治史,包括王朝兴亡盛衰、各种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政治设施的成败得失,以及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等;后半部是社会经济、文化史,分别叙述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民族疆域、文化学术等方面的发展情况。这四部书对先秦到隋唐五代的历史研究有疏导开拓之功。其他涉及民族史、思想史、文化史、制度史,以及史学 ... 方面的著作,也各具有特色。他对经学、文字学、文学亦有独到见解。
“吕思勉561077” 3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