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武将三碗酒,曹操两行泪,正是这两次醉酒,改变了三国的历史进程

细看三国正史和演义小说和电视剧,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时的人们只喝酒不喝茶,不管是庙堂之中还是城门楼上,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不管有菜没菜,不管有事没事都要整两杯。比如张飞战马超之前,马超在城下叫 ... 得口干舌燥,刘备张飞老神在在,两个小菜一盆酒,哥俩喝得不亦乐乎;马超投降,刘备第一件事就是请他在城楼上喝酒,然他亲眼看看赵云是怎么在酒还没烫好的几分钟之内,把追赶马超的两员蜀将挑 ... 下,吓得马超端杯的手都忍不住发抖。 三国三巨头都是酒篓子,曹操刘备都曾下过禁酒令,只有孙权宁可戒饭也不肯戒酒。孙权不戒酒,是因为他没吃过喝酒误事的亏,而曹操孙权下禁酒令,除了造酒浪费粮食之外,还因为他们对喝酒误事都有过切肤之痛。咱们今天要说的,就是曹操阵营的两次喝酒误事。 ​这两件事可以概括为「 ”武将三顿酒,主公两行泪”。哭的自然是曹操,当张飞不再喝酒误事而是开始借酒用计之后,刘备就有资格嘲笑曹操了,诸葛亮也会在一旁凑趣,君臣二人捂着嘴偷笑:武将醉酒主公倒霉,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曹操曹阿瞒? 曹营武将的两次喝酒误事,其实也改变了三国历史,如果不是这两次喝酒误事,篡汉的就不是曹丕,汉中之战曹操也未必会输,所以曹操应该反思:我是不是对属下太苛刻了?要不然他们怎么会那么馋? 首先咱们来说曹营武将的第一次喝酒误事,这件事的主角其实应该是曹操和张绣的婶子,但是他们之间的故事不能详细写,拍成影视剧也不能播,所以咱们只好来写典韦。 话说东汉建安二年,曹操亲帅大军逼降张绣,吃饱喝足保暖想歪道儿,就笑纳了张绣的婶子。凭空多了一个便宜后叔叔,张绣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但是实力不济,却也只能忍气吞声。如果不是毒士贾诩尚在张绣阵营,那么这个哑巴亏,张绣是吃定了。 ​凡事总有意外,毒士贾诩在曹操戒备森严的护卫队中找到了漏洞:能吃好喝的卫队长典韦馋了。 这件事说起来还真怪曹操:明知道典韦一顿要吃好几个人的饭,你咋不专门找一个炊事班,让典韦吃饱喝足好替你看家护院?又饿又馋的典韦愉快地接受了贾诩的邀请,而以贾诩的毒舌功夫,灌醉典韦那就是小菜一碟,于是典韦喝得五迷三道,被贾诩殷勤地送回去了。但是贾诩在搀扶典韦的人群中,埋了一颗钉子——能背五百斤东西、也能日行七百里的飞天大盗胡车儿。被胡车儿盗走了双戟,典韦就等于叫花子丢了蛇——没得耍了。 贾诩请典韦喝酒,曹操也没闲着,他在请张绣的婶子邹氏喝酒,至于是不是静静地喝酒,张绣知道,曹操知道,张绣的婶子更知道,贾诩知不知道,就不用说了。所以事情完全按照贾诩设计的情节发展:张绣半夜发难点着了曹操营帐,被惊醒的曹操衣衫不整地喊典韦,宿醉未醒的典韦手软脚软,而且还找不到自己吃饭的家伙——那一对重达八十斤的大铁戟了。 ​有过醉酒经历的读者都知道,喝多了酒,最难受的时候不是刚喝完吐完,而是三四个小时之后。典韦被惊醒的时候,也正是他头痛欲裂最难受的时候,所以他甚至没有想到要掰一根营栅的木头来自卫,居然「 ”双手提着两个军人迎敌”。血肉之躯的活人,可不是武侠小说里的独脚铜人, ... 伤力有限,而且抡起来也不顺手,虽然人撞人打死了七八个,但是典韦手里,可能也就剩两条大腿了。 宿醉未醒,「 ”兵器”不称手,所以典韦壮烈战死——不是牺牲,因为死的很不值,人家在大帐里颠鸾倒凤,你属于站岗放哨的,而且还脱岗了。就是典韦醉酒(曹操负主要责任),导致了防范不严,给了张绣贾诩可乘之机,曹操长子曹昂成了风流老爹的替死鬼:「 ”操长子曹昂,即以己所乘之马奉操。操上马急奔,曹昂却被乱箭射死。” 如果曹昂不死,曹丕就没有接班的可能,曹昂有文武双全的曹丕、顶级武将曹彰、一流文士曹植的辅佐,司马懿根本就翻不起什么浪来。曹昂是否篡汉不好说,但是三马食槽肯定要磕掉牙。就是曹操对典韦不厚道,让这个贴身卫队长馋酒馋肉,他又怎么会见了酒肉就不要命地吃喝,连重要任务都忘了?估计典韦当时也有点怨气儿:你在大帐中偎红倚翠吃花酒,凭啥让我站在门外喝西北风? ​典韦战死,许褚接班,但是曹操卫队长的待遇还是没有提高,许褚跟典韦一样能吃,但很可能也是吃不饱——保安是个辛苦活,曹操每天召见那么多人,许褚负责登记和案件,忙得脚打后脑勺,吃饭自然只能对付,有典韦的前车之鉴,许褚应该是滴酒不沾的。 会喝酒的读者可能有过这样的感觉:如果不看见酒,还能忍受,但是一闻到酒味,那喉咙里简直像有一万条小虫子在爬。笔者跟骨骨折住院,十多天没有吸烟(原本一天两盒),居然也没表现得特别犯困,直到有一天闻到了走廊里飘来一股香味,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趁着医生护士不注意,是可以溜到卫生间吸烟的。于是一分钟也不等,自己摇着轮椅,抽烟去也。 有过这样的经历,笔者很同情许褚。这个大肚汉每天守在曹操身边,过着和尚一般的日子(其实和尚也未必不偷着喝酒吃肉),一旦有机会外放带兵,要是不开怀畅饮,那他就不叫虎痴了。 ​许褚在曹操身边苦熬清修,一直熬到建安二十二年的汉中之战,许褚终于有机会离开曹操几天了。许褚这次肩负的是极其不易完成的任务:带领一千精兵,在阳平关路上保护运量队。 熟知古代战争的读者都知道,粮道就是军队的生命线,袁绍之所以输了官渡之战,就是因为他派去的押粮官淳于琼是个酒鬼。许褚虽然不像淳于琼那样无能(淳于琼未必无能,因为此人曾与曹操袁绍并为西园八校尉,也算一员沙场老将),但是厮 ... 汉喜欢喝酒,那确是如出一辙的。 运粮官一看曹操的贴身卫队长、一等红人许褚来了,自然不敢怠慢:「 ”遂将车上的酒肉,献与许褚。”按理说典韦血淋淋的教训摆在那里,许褚应该很小心谨慎才对。但是面对酒肉的香气,许褚真是忍不住了:「 ”褚痛饮,不觉大醉。” 说句老实话,运粮官送给许褚的,可能就是冷酒干肉,毕竟是行军途中,四凉四热八道菜肯定是没有的。但是简单的酒肉能让许褚忘了自己姓啥,可见此公真的是馋坏了。 ​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张飞劫粮,「 ”褚舞刀来迎,却因酒醉,敌不住张飞。战不数合,被飞一矛刺中肩膀,翻身 ... 。张飞尽夺粮草车辆而回。”官渡之战,袁绍的粮草被曹操一把火烧掉了,导致袁绍军心大乱一败涂地,而汉中之战,曹操丢粮,刘备得粮,此消彼长,曹操之败,也就不是意外了。 这时候我们忍不住会想:按照许褚能跟马超打成平手的武力值,就是赢不了张飞,缠住张飞而保护运粮队突围,还是没有困难的。有充足的粮草供应,曹操就可以跟刘备在汉中打持久战,最后挺不住的,肯定是刘备——西川军心民心未附,要防备后院起火。 手下大保镖的两次饮酒误事,一次让曹操丢了长子,一次让曹操丢了汉中,这时候曹操真的应该反思了:如果典韦许褚每天都能好肉吃撑了、好酒喝饱了,他们又怎么会对贾诩和运粮官的酒肉感兴趣?又怎么会拼命吃喝,甚至连性命都不要了? ​现在人们生活好了,是难以理解十天半月吃不上肉的痛苦的——在若干年前,只要有人请客,笔者总是欣然赴约,如果桌上没有扣肉扒肘子,就会心里抱怨主人小气。但是现在别说肘子扣肉,就是皮皮虾大闸蟹,也勾不起食欲,反倒觉得大丰收里的葱蘸酱,是下酒的好东西……

武将三碗酒,曹操两行泪,正是这两次醉酒,改变了三国的历史进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三国群英传2,大乔小乔,两女胜过千军万马

    大乔小乔分别是孙策和周瑜的妻子,三国里出名的美女,正所谓美女配英雄,而孙策周瑜是三国里有名的英雄人物,大乔在演义中的描写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就是孙策牺牲太早,小乔的描写就比较多了,和周瑜是珠联璧合,才子佳人的一对赤壁之战,三国最出名的战役,战前诸葛亮曾引用曹植的铜雀台赋成功激怒周瑜,让周瑜借坡下驴,誓战曹操,唐代大诗人杜牧也曾写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的诗,最主要的这好像还是初中要求背

  2. 说一说古代传说中的最牛七种武器

    在冷兵器时代,虽无现代战争那般火力全开枪林弹雨的破坏力和即视感。但古文字里记载那些口口相传的兵器,往往却也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譬如,资深武侠大师古龙先生曾灵感突发,炮制出七种武器,如孔雀翎、多情环,浪漫而隐秘着。当然,若将古时传说中武器做个名目,林林总总,却也纷呈,若归纳七宗最出名的,大可如下:1、...的斧斧头这玩意,最早使用者应该是...。

  3. 刘璋号称暗弱,却为何能把刘备、庞统打得如此悲惨?

    如果刘璋不给,那么刘备就有借口了,至少在明面上说得过去。这一年来,刘备借攻打张鲁为名,在刘璋这儿吃吃喝喝,都快把刘璋给吃穷了。可没想到,刘璋竟然没发火,而且一口答应给刘备人马报销火车票,只是资助的人马与物资减半,不管如何,已经相当够意思了。

  4. 袁绍麾下三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一人,最后那位才最厉害

    袁绍给人的印象,其实非常裂变。

  5. 命中注定要当皇帝?一代明君汉文帝的传说

    皇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作为万民的领袖,皇帝理所当然地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像刘邦的母亲就据说是在睡觉时有条龙在她的上方,杨坚出生时也传闻头顶生角,紫气冲天。但有一位皇帝,关于他的传说,却是相当得可信,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汉武帝的爷爷,文景之治的开创者。

  6. 这个金字塔位于中国,发现者是一个外国人,与埃及同出一源?

    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有一个外国的空军飞行员来到了我国,并且在路过西安的时候,非常惊喜地发现地面居然有一个金字塔式建筑,并且把这件事情带回了国内,后来陆续有不少的美国人来旅游,确认了金字塔同样存在于中国,原来这所谓的金字塔是秦汉时期的帝陵,里面埋葬的是秦朝与汉朝的一些皇帝,而它们的外形同样是四条边的一个金字塔,所以被外国人称之为中国金字塔。

  7. 如果刘邦代替刘备统治蜀汉,能否打败曹操和孙权,最终统一三国?

    刘备一直打着「”中山靖王之后”的旗帜混迹于东汉末年,若是按他说法来算,他也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裔。虽然他并没有取得先祖那样的成就,不过还算没给刘邦丢脸,凭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在汉末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刘邦似乎比刘备要给力一些,从一介乡间小混混到开国皇帝,期间仅花费了7年时间而已,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传奇。若是让刘邦来替代刘备统治蜀国,有没有可能让蜀汉焕然一新,最终击败曹操和孙权,进而完成统一呢?首先我

  8. 乱世谋生专家,极品毒士,他才是三国中活得最精明的人

    在三国历史上,有一位非常神秘的人物,他被后世称为毒士,由于他的计策,三国的形势多次发生大变,他也可以说是东汉政权的掘墓人。在乱世里面他这么一个文人,想要谋生并不容易,尤其是贾诩还背负这样的恶名。贾诩在乱世中这一通谋生操作,实在是非常出色,可这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愿意到处去投靠别人。

  9. 曹操一生之错:实锤奸雄,放虎归山,急功近利失人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10. 开国元帅揭秘:毛主席为何能做到用兵如神?

    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一位就是一代伟人...。笔者认为,诸葛亮是被《三国演义》高度神话了的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治理蜀国很有一套,但其并无过人的...才能。

随机推荐

  1. 值得回味的励志名言

    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这是人生对人生观开的玩笑。

  2. 全球有曾几人获“大元帅”军衔或称号 哪些是中国人

    世界上有多少人获得过“大元帅”军衔或称号说起古今中外军队官衔历史,人们对“大元帅”的称谓并不陌生。>大元帅是军衔体系中的最高等级,地位高于元帅。>根据记载,目前全世界各国历史中享有过大元帅军衔或封号的约为三十二人,且各国已都基本取消了这一军衔设置。此时的“大元帅”是国家首脑标志而不是军衔。金日成生前获授大元帅衔,金正日逝世后被追授为大元帅。1945年日本投降后军队被解散,大元帅军衔被正式废除。

  3. “天人三策”—为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秩序结构提供了初步模板

    于此,大儒董仲舒连上三策作答,因其首篇专论“天人关系”,故称“天人三策”。>董仲舒像>“天人三策”被班固完整的记录在《汉书·董仲舒传》中。>《春秋繁露》>天人三策所阐发的主张被汉武帝所采纳,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4. 28条伤感的让人心疼的说说-感人的情话

    无论在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还是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对于心灵,都是一次历练。Morefrommysite送礼物的含义大全,不要错过爱你的人!

  5. 沙克高地市政厅

    威廉J范阿肯(1884-1950)从1915年担任沙克高地市长,直到1950年去世,负责监督从农村农田向美国最富有、最受好评的郊区之一的过渡。1930年新市政厅的启用标志着这一转变的一个转折点,因为该市从位于ShakerBoulevard和LeeRoad东北角的旧Shaker宗教社区会议室所在地的一个简陋建筑中迁出,一座宏伟的砖砌建筑内有一个宏伟的半圆形门廊,由六根两层高的科林斯柱构成。位于李路3

  6. 漂亮!侦察兵老山设伏,仅10余分钟成功活捉1名越军

    战争亲历纪实《战边关》第三十四章(接上文)头条专栏1984年10月上旬,我32师在老山防御作战中,不断发现敌于我前沿前多方向多处秘密挖掘交通壕。为搞清敌人意图,我们决定对掘壕之敌进行伏击,并力争抓获俘虏。为打好这一仗,从侦察连挑选出排长2人,正副班长6人,战士3人,共12名官兵组成,担任前出伏击捕俘任务。此外还布置了火力支援和接应兵力。

  7. 河南湖南争杜甫墓都说真的,结果两省后院起火,官方态度有意思

    唐朝诗人杜甫葬地真伪本文作者倪方六墓葬一般有两大问题,一是被盗,一是真伪,名人墓葬尤其如此。关注墓葬文化的网友应该清楚,古代名人往往不只一处葬地,比如曹操,传有72疑冢;比如关羽,现存至少有3座。

  8. 求关于善待他人的名言名句 | 历史新知网

    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心旷神怡、宽容即是幸福、善待他人即是善待自己;得饶人处且饶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善待他人的诗句,古今中外不限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失误人皆有之,宽容乃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人在...的时候享受成就,在低潮的时候享受人生。尊重不被尊重的人,因为他们并和我们没多大不同。朋友是知道你缺点并能接受你缺点的人。

  9. 初學書法,懸肘好還是懸腕好?這4點告訴你答案!

    這個問題其實涉及到了書寫毛筆字的姿勢問題。我認為我們在書寫的時候採取什麼樣的姿勢,往往取決於以下因素:(一)書寫書體我們書寫不同的書體,雖然說大部分時候都是採取差不多的書寫姿勢,但是我認為還是有細微差別的。比如,篆書、隸書和楷書的是書寫,一般而言都是需要我們坐在椅子上,枕腕書寫。或者是懸腕但是枕肘書寫。絕對沒有人為了寫篆書、隸書而站起來懸腕又懸肘書寫的。相反的,行書和草書等書體一般往往是需要懸腕,

  10. 怎样感谢别人的赞美? | 历史新知网

    啪啪一顿回赞,互相吹牛皮。怎样感谢别人的夸奖?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