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小传林长民林长民,幼名则泽,字宗孟,自称苣苳子,亦称桂林一枝室主,晚号双栝庐主人,福建闽侯人。武昌起义后,赴上海,赞助革命事业。南京临时...成立时,任福建省代表,后任南京参议院秘书长。1912年,参与组织共和党,次年被选为众议院议员,后任秘书长。共和党与其他保守党派合并为进步党后,任政治部...。1917年任段祺瑞内阁司法总长。1919年,撰《山东亡矣》短讯于《北平晨报》,反对巴黎和会偏袒日本。

小传 林长民 林长民(1876—1925),幼名则泽,字宗孟,自称苣苳子,亦称桂林一枝室主,晚号双栝庐主人,福建闽侯人。 光绪二十三年(1897)中秀才。 后留学日本,习政治经济。 宣统元年(1909)归国,任福建省咨议局秘书长。 武昌起义后,赴上海,赞助革命事业。 南京临时 ... 成立时,任福建省代表,后任南京参议院秘书长。 1912年,参与组织共和党,次年被选为众议院议员,后任秘书长。 共和党与其他保守党派合并为进步党后,任政治部 ... 。 1917年任段祺瑞内阁司法总长。 1919年,撰《山东亡矣》短讯于《北平晨报》,反对巴黎和会偏袒日本。 1920年游历欧美。 1923年任宪法起草 ... 会 ... 。 1925年参与郭松龄反对张作霖,郭改组为东北国民军时入郭幕府,后兵败身死。 出身福建望族 林长民与女儿林徽因合影 「 ”丧身乱世非关命,感旧儒门惜此才”,此挽联为民国时期遗老陈宝琛挽林长民所作,短短十四个字大略能概括林先生晚年的命运。 林长民之名至今可谓家喻户晓,其成因还是源于他的女儿林徽因在近代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 而林长民其人,出身于闽侯林氏家族,林氏家族乃福建望族,近代人才辈出,如林则徐、林旭、林纾、林森、林宰平等。 青年时的林纾(中) 其父林孝恂,清末翰林,历官浙江金华、孝丰、仁和、石门诸州县,能医,工技击,为晚清开明的进步人士,对西方思想颇能接受,曾于杭州设立家塾,以国学和新学教授子侄,旧学请林纾为主讲,新学则延林万里(林白水)讲授,林长民早年受业于林纾,与林万里为友,而革命烈士林觉民乃其堂弟。 政客身份 袁世凯 林长民的一生基本上活跃于政坛,且以之为主要事业,因此许多人目林长民为政客。 1912年,林长民随临时参议院北迁至京,曾被委以秘书长一职,后任 ... 参议。袁世凯称帝前,因杨度进言,封林长民为上大夫,据刘成禺撰《洪宪纪事诗本事薄注》记「 ”体元、承运、建极三殿扁额,刻镂沉檀,四围空凿龙凤云物之属,像十二章,呈十二色。额字用金黄色,御笔圈派上大夫林长民恭书,字体仿《瘗鹤铭》。书就,进呈御圈,项城(袁世凯)大为嘉许。钦定林书上额。群臣上颂,长民笑向人曰,他日小小男爵,总有一位,方不辜负此书。”,后袁世凯书「 ”新华”二字以赠。而「 ”有人谀宗孟者(林长民字)曰。严钤山书贡院至公堂,公字上八字两撇下面横出,至今称道,视为国宝。先生三殿书额,将来与国同休戚,相业勋业,当与钤山无异云云。(录《后孙公园杂录》)”,革命党人刘成禺此说应有些根据。从一个侧面也可看出林长民书法在政坛的影响。 康有为的评价 陈师曾为林长民刻「 ”林长民印” 而掌故大家兼擅书法的高拜石也曾专文谈过林长民的书法,「 ”宗孟的书法,是由晋唐人入手的,早年写的东西,真是美妙绝伦,中岁参了北碑的态势,更在雅秀之中,显出朴茂劲遒的意味;所谓‘融碑入帖’,便是这个境界。”,碑派名家康有为曾和书家伊立勋说起,「 ”‘你们福建书家,却只有两位.....’......‘一位是郑苏庵(郑孝胥),一个是林宗孟.......’”(未完待续) 林长民行楷书题「 ”春润庐” (作者邹典飞系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京派书法研究会副会长)
本文标签:林徽因林长民书法中国近代史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