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夸魏征最经典的一句话就是魏征是我的镜子,他那句名言经常被人提及:「”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其实他这句话也是有出处的,出自东汉的荀悦,他写《申鉴》就明确提出了君子应该有三鉴:「”鉴乎古,鉴乎人,鉴乎镜”就是提醒人们要以古为镜,以人为镜。其实在他之前韩非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古之人目短于自见,故以镜观面;智短于自知,故以道正己。故镜无见疵之罪,道无明过

... 夸魏征最经典的一句话就是魏征是我的镜子,他那句名言经常被人提及:「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其实他这句话也是有出处的,出自东汉的荀悦,他写《申鉴》就明确提出了君子应该有三鉴:「 ”鉴乎古,鉴乎人,鉴乎镜”就是提醒人们要以古为镜,以人为镜。 其实在他之前韩非子也说过类似的话: 古之人目短于自见,故以镜观面;智短于自知,故以道正己。故镜无见疵之罪,道无明过之怨。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 他的意思就是人眼睛看不到自己,所以要用镜子来看,同时,人的智力也很难有自知之明,所以要靠道来修整自己。”这意思很明了,因为你看不见自己,所以才要用镜子。 所以韩非子最后说 「 ”镜无见疵之罪。”——镜子表现出来的是你的毛病,镜子当然没有过错。 周武王没有把手下大臣比作镜子,他用镜子来提醒自己,他即位的时候,专门为自己 ... 了一面镜子,《大戴礼》说,这镜子上刻着:「 ”见尔前,必虑尔后”。告诫自己不要光顾着面子光鲜,还要考虑到更长远的事情。 那么除了魏征,还有哪些名人被比作镜子呢? 唐太宗还亲自用镜子奖赏过一个人,《谈宾录》上说,高季辅上书对皇帝陈述利弊,唐太宗十分欣赏,就赐给他钟乳说:「 ”你说治病的话,我送你治病的药。随后又送给他一面镜子,夸奖他的清明。 《世说新语》上记载,乐广和西晋的名士清谈,卫伯玉在一旁听到了,非常赞赏,就让子弟去拜访乐广,说:「 ”这个人,是人们的镜子,看到他,就像拨开云雾看见青天一样。”这是何其高的评价。 同样在《世说新语》里,东晋的时候谢安谢石也被夸为镜子。谢安谢石哥俩办辅导班为人讲《孝经》,那位靠用萤火虫照明学习赢得大名的车胤是学员之一,这个人估计有点死心眼,听课没怎么听明白,对同学说:「 ”我不问吧,怕精彩的东西没有学会,问吧,又怕劳烦谢家兄弟。”这个同学斩钉截铁地说哥俩不会嫌烦的。车胤说:「 ”你怎么知道。”这个名叫袁羊的同学说了一句非常漂亮的话:「 ”何尝见明镜疲于屡照,清流惮于惠风。”——明镜怎能怕人照?流水岂会惧风吹? 乐广和谢安、谢石都被人们称为镜子。 三国的时候,司马德操号称水镜先生,这个名号对他来说可谓恰如其分,因为正因为他的举荐卧龙凤雏相继出山,真是如同水镜一样有识人之明。但他这镜子却是会疲于人照的,后来曹操想要任用他,他却早早病逝了,没能建功立业。 南朝齐梁交替之际,萧衍带着人马攻打健康,齐国的守将王珍国有意投降,就差人向萧衍送了一面镜子,意义不言之明,萧衍大喜,返了一块金子回来,这倒不是奖赏,而是代表着一种约定,后来萧衍当了皇帝和王珍国一起吃饭,还说:「 ”你的镜子我还保存着,我的金子呢?”王珍国说金子也在,不敢丢掉。潜台词都是不要辜负彼此的信任。 《隋书》里杨坚对高颎也有这么一种信任,当时有人对皇帝讲高颎的坏话,杨坚非常恼怒,把说是非的人一一贬黜,他还安慰高颎说:「 ”你就像一面铜镜,越磨越亮。” 禅宗大师神秀当年说过一句著名的偈语:「 ”身如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尽管这句偈语一直被六祖慧能那首类似抬杠的「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的偈语所压制,但是慧能的这句话太过玄远了,是说给那些真正跳出三界外的僧人们说的。 对于我们凡人来说,人心就是一面镜子,生下来的时候,赤子之心如同一面澄明的镜子,天光云影共徘徊,不过后来在人世间渐渐忘了擦拭,各种欲望涂抹上去早就失掉了明亮。所以还是要经常擦拭,让自己的心一片澄明。 即便不去映照别人,如同庄子说的,能让自己的心如镜子一样,来物不迎,去物不送,物来则自照,物去则纤芥不留。——也是一种逍遥。
本文标签:镜子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