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所谓的“热”并不是说您的体内真的有热,温度升高了,而是说您体内的阴阳失衡了。中医认为热到极者为火。其实无论是实热还是虚热,都是阴少了。内热会导致许多疾病,比如说呼吸道疾病。“伏”就是潜伏的意思,也就是说平时我们的体内是有瘀热的。除了呼吸道疾病外,阴虚内热还极易导致便秘。
夏天烈日炎炎,经常让人叫苦不迭。其实不仅外面天气热,我们人体的内热也较重,所以夏日养生一定要注意祛除内热。许多人对内热这个概念或许还不熟悉。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什么叫内热。所谓的“热”并不是说您的体内真的有热,温度升高了,而是说您体内的阴阳失衡了。我们平常经常喊“上火了”,其实这火就是由热引起的。
当然,如果单纯地认为火就是热也是不对的。中医认为热到极者为火。这就比如您拿着一张纸去火上烤,这张纸不会立刻燃烧起来,它得达到一定的燃烧点才能著起来,这时才是火。因为火性炎上,所以上火的人总会出现头晕、眼花、耳鸣等头面疾病。 普及健康知识
中医认为,人体是由阴阳二气构成的。阴阳二气平衡,人体就会处于最佳状态。如果阳过了,就是内热了。热又可分为实热和虚热两种,那么两者怎么分呢?咱们打个比方,一个天平的两头一边装着水一边装着火,正常状态下水与火是平衡的。如果水不变但火增加了,那么这个状态就是实热;反之,火不变水少了,这就是虚热了。对于实热患者而言,最主要的是要把多余的火给清出去;对于虚热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把水给补回来。其实无论是实热还是虚热,都是阴少了。正如《黄帝内经•素问》所言:“阴虚则内热。”夏天气温高,人体出汗本就较多。汗为“心之液”,多出汗自然会耗损心脏的阴液。再加上人们贪凉爽喜欢吹空调,毛孔受冷一下就闭住了,热邪向外发散不出去,也会形成内热。
内热会导致许多疾病,比如说呼吸道疾病。我们知道人在感冒之后经常会咳嗽,其实这就是内热造成的。现代人营养一般偏盛,按照中医的说法,就是在体内形成了一种“淤热伏气”。“伏”就是潜伏的意思,也就是说平时我们的体内是有瘀热的。当天气突然变冷,或是偶尔遭受雨淋时,毛孔就会闭住,这时热就散不出去了。因为肺与皮 ... 通,热散不出去,首先就会犯肺,人在感冒时会咳嗽就是这个原因。
除了呼吸道疾病外,阴虚内热还极易导致便秘。中医有个说法叫“无水停舟”,这句话很好理解,水可载舟,如果没有了水,船自然就不能走。津液属阴,在这里也就代表水。阴虚说明水不够了,舟就指体内的糟粕。津液不能濡润肠道,糟粕就会停于肠内从而造成便秘。对于这种病人如何治疗呢?民间有“千金难买六月泻”的说法。许多人可能会理所当然地将“泻”理解为“拉肚子”,其实这里的“泻”是舒通的意思,这在中医里叫“下法”。如何下呢?可用番泻叶6克泡茶喝。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