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纱帽名头”书法赏析乾隆盛世,推奖文事,促进了清代中晚期书法艺术的变革和发展。为官者不但能写,而且精于书法,书坛称为“纱帽名头”。门生故吏遍布朝内外,号称“穆党”。他力倡程、朱理学,生平讲学,和倭文瑞齐名,时有“南罗北倭”之誉,诗文书法,名驰海内。纸本,纵77厘米,横34厘米,钤白文“通州张謇之印”一方。年)字廑才,室名知止居。
“纱帽名头”书法赏析
乾隆盛世,推奖文事,促进了清代中晚期书法艺术的变革和发展。特别事科举选拔人才为官,慕求功名者往往十年寒窗,笔墨相伴,练就一手好字。为官者不但能写,而且精于书法,书坛称为“纱帽名头”。综观隋以后历代书法名家,大部分都为进士出身,或者税历代进士中相当部分都可冠以书法名家。
笔者收藏的穆彰阿、吴钟骏、罗悙衍、何桂清、何冠英、江国霖、龙启瑞、鲁琪光、张謇、孙智敏10人书法墨迹,他们均为清代进士出身的文职官员,有的虽不以书法名世,但在朝廷颇具影响,是名噪一时的政要人物。他们的书法书文并美,内涵丰富,格调高雅,各呈风流。
◆穆彰阿:(1782—1856年)郭佳氏。字子朴,号鹤舫、常轩,满洲镶蓝旗人。嘉庆十年进士,散馆授检讨。历任内务府大臣、步军统领、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受道光皇帝宠信,任文华殿大学土、军机大臣20余年。门生故吏遍布朝内外,号称“穆党”。曾国藩便是穆的得意高足,曾国藩的发迹全靠穆的推荐和提携。
他反对禁烟,包庇走私烟贩和受贿官吏, ... 战争中,诬陷林则徐、邓廷桢等,支持琦善对英军妥协求和,又支持耆英与英、美、法签订不平等条约,是投降派首领。咸丰初被革职。著有《澄怀书屋诗草》。
七言行书对联。洒金宣纸,纵125厘米,横29厘米,钤白文“穆彰阿印”、朱文“鹤舫”。
此对联流走自然,清丽妍媚,结体疏朗,气贯神溢,于无意求工处见不凡,只要留意审视,有毫不在意,“闲庭信步”之感!由于温雅过甚,略显气势不足。
◆吴钟骏:(1798~1853年)号姓(qfng古“晴”字)舫,字耽声、崧甫。苏州人。道光十二年状元,授翰林修撰。历任福建、湖南主考官,督福建、浙江学政,国子监祭酒,詹事府詹事,内阁学士,殿试卷官,礼部左侍郎,咸丰三年病免,卒年55岁。
行书诗轴(图2)。花蜡笺,纵134厘米,横31厘米,钤白文“吴钟骏印”、朱文“姓舫”。
吴书笔肥墨饱,肉多骨少,沉炼遒厚,浑厚丰润,横画细瘦,点、竖、撇、捺粗重肥壮,但肥而不肿。于规矩中见灵活,森严中见变化,似有苏米遗风,但已独自成家。章法清朗,“字小难于宽绰有余”,此轴间距较大,字字见真,用功极深。由于字的大小间距过于追求方正齐平,显得刻板而欠生动,少了自然美感。
◆罗悼衍:(1814~1874年)字星斋,号椒生、兆蕃,广东顺德人。道光十五年进士,散馆授编修,历官至左副都御史。1853年任刑部侍9D,上疏主张起用湘军,与太平军争夺武汉,并建议会各在籍官员兴办团练,多为咸丰帝采纳。1858年3月,受命为团练大臣,督办佛山团练局。天津议和时,他通知团练各营,停止对英法入侵的斗争,并建议清 ... 利用团练镇压广东农民起义,后又以节费为名,裁减壮勇。同治元年(1862年),任户部尚书,八年,忧免卒,谥“文恪”。他力倡程、朱理学,生平讲学,和倭文瑞齐名,时有“南罗北倭”之誉,诗文书法,名驰海内。有《集义编》《庸言》《孔子集语》等。
七言楷书对联。纸本,纵135厘米,贴印钤白文“罗悼衍印”、朱文“椒生”。
罗书雄厚圆浑,骨肉匀适,体势张开,笔拙姿秀,墨色丰腴饱满,整体精严又富于变化,结字放纵舒展。此轴楷书中融有碑书笔意,显得古雅有致,肃穆自在。
◆何桂清:(1816~1862年)字丛山,号根云,云南昆明人。道光十五年进士,散馆授编修,历官至兵、礼、吏部侍郎。咸丰四年(1854年)任浙江巡抚,两年后解职。在浙西、皖南抵抗太平军,并攻陷祁门等地。咸丰七年,由彭蕴章大学士保荐,擢两江总督,以钱粮供应江南大营,围攻天京。次年,参与同英、法、美三国改订税则和通商章程。十年,援杭州。1860年太平军摧毁江南大营,克常州,他奔逃至苏州,拒纳,转逃上海。1862年论罪处斩。
五言行书对联:纵78厘米,横20厘米,钤白文“何桂清印”、朱文“根云”。
何书行笔绵软,墨饱笔粗,随意挥洒,骨秀神清,无一笔尘俗之气。章法自然和谐,疏朗奔放,书文俱佳。
◆何冠英:字杰夫,福建闽侯(今福州)人。道光十六年榜眼,授编修,道光十七年,任山西副考官,二十年,任浙江副考官。
行书诗轴。洒金宣纸,纵126厘米,横29厘米,钤白文“何冠英印”、朱文“杰夫”。
此诗轴笔墨流畅,中锋行笔,圆润和谐,肥而不肿,率意而得秀气,气脉贯通,无拘无束。结体疏朗,能收能放,形散神不散。有画的意境,诗的韵律。
◆江国霖:字子雨,号晓颿,同帆,四川大足人。道光十八年(1838年)进土,探花,授编修,道光十九年,任广西主考官:二十三年,任顺天同考官:二十四年,任江南副考官:二十六年任湖北学政。咸丰四年,由广东盐运使迁广东按察使;五年,官至广东布政司从二品,八年,革职。著有《梦甦斋诗集》。
行书诗轴。纸本,纵128厘米,横30厘米,钤朱文“晓颿”、白文“江国霖印”。
江书笔法近董其昌,笔墨沉重,敦厚率真,劲拔绵和,饶有逸趣。以浓墨为主,少淡墨呼应。章法布局自然,疏密相间,一气呵成。
◆龙启瑞:(1814~1858年)号翰臣,字辑五,广西临桂(今桂林)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状元。授修撰,治古文辞,少从梅曾亮,宗桐城,攻书法,能篆籀,擅绘事,精经义。居官京师时,喜集碑刻、古籍,尤多法帖,著有《经籍举要》《经德堂集》等。太平天国爆发时,在籍开办团练,后历任广东主考官,湖北、江西学政等。咸丰七年,由通政使副使升迁江西布政使。卒年45岁。
七言楷书对联。洒金蜡笺,纵137厘米,横32.5厘米,钤白文“龙启瑞印”、朱文“翰臣”。
馆阁体因科举制度而盛行。龙书笔笔稳重,结字严谨,珠圆玉润。此联墨迹黑大,圆光,方整、匀称,可谓馆阁书体之鹄标,呈现一派雍容大度、端庄典雅之象。龙书有王、欧遗风,但匮乏生气,缺少个性。
◆鲁琪光:(1828~?年)字芝友,号黻珊,江西南丰人。同治七年(1868年)进士,散馆授编修。光绪元年,任顺天同考。外官山东济南知府。著有《南丰风俗物产志》。
七言行楷对联(图8)。纸本,纵132厘米,横31厘米,钤白文“鲁琪光印”、朱文“芝友”。
鲁书学欧阳洵之遒秀,兼米芾之姿致,行笔圆润,清劲灵秀,出手自然,无一凝滞,以实笔为主,结构舒畅,圆满匀称,稳健大方。但有千字一面、千腔一调之感。
◆张謇:(1853—1926年)字季直,号啬翁,江苏南通人。光绪二十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旋回籍办实业、办教育。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 ... 实业总长、北京 ... 农商总长,是我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行草诗轴。纸本,纵77厘米,横34厘米,钤白文“通州张謇之印”一方。
张书,先习颜真卿、欧阳洵,后学文徵明、包世臣,熔于一炉,自成面貌。
此轴笔墨娴熟率意,笔随心行,心手相应,有动感,有韵味,纵意所适,不受羁缚。
◆孙智敏:(1881一?年)字廑才,室名知止居。浙江杭州人。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入翰林散馆授编修,民国时任浙江高等学堂和两级师范学堂监督。工诗文,精书法,擅端楷。晚年居沪,鬻书为生。
楷书轴。纸本,纵80厘米,横38厘米。钤白文“泉唐孙智敏印”、朱文“癸卯翰林”。
此书轴为丙戌年(1946年)65岁所作。笔墨严谨,笔力遒劲,外柔内刚,娟秀在骨,有碑书遗韵,呈楷书风姿。孙书气静神凝,规矩森严,但恨乏自然,有“墨”守成规之感。
(摘自:《收藏》2004.12)
编辑:之君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