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清吴之璠 黄杨笔筒 [专家点评]清吴之璠黄杨笔筒吴之璠是清初的著名竹木雕刻家,字鲁珍,自署东海道人。乾隆四十年,高宗皇帝见到一件鲁珍款的黄杨木笔筒,十分欣赏,问侍臣“鲁珍何人”,侍臣无以对,遍查资料后,向乾隆启奏,于是鲁珍名声大噪。乾隆所欣赏的笔筒即是这里所介绍的。笔筒上松树、岩石刻的极精,岩石、水流层次远近分明,表现了极强的纵深度,这是他善于用“掩”手段,在有限的厚度上表现了咫尺千里的效果。
[专家点评] 东汉 铜辟邪 [专家点评]东汉铜辟邪辟邪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似狮而有双翼,头生两角。在汉代绘画、石刻、铜镜纹饰屡见,但铜辟邪却十分罕见。...认为人死后地中之凶煞厉鬼方良(魍魉)妨碍灵魂升仙,因而在墓室死者旁摆放辟邪,防御地下鬼怪群凶,也防止墓主灵魂进入阳间作怪害人。这件青铜铜辟邪,1967年8月出土于安徽阜阳城南刘家坟一号东汉砖室墓。
[专家点评] 清中期 仿古黄玉龙柄觥 [专家点评]清中期仿古黄玉龙柄觥这是一件清中期仿古黄玉龙柄觥。黄玉质料嫩黄滋润。清代玉一般出产于新疆和田及叶儿羌地区,有白玉、黄玉、墨玉、碧玉和青玉等。各类玉中以青玉最多,碧玉次之,黄玉则极为珍贵。历史上黄玉的地位即为五色玉之首,此觥所用黄玉颖润艳丽,形状端庄大方,为清中期黄玉仿古作品中的精品。该玉器于2003年8月24日上海敬华拍卖公司的拍品,成交价为人民币451000元。
[专家点评] 近现代潘天寿 春塘水暖 [专家点评]近现代潘天寿春塘水暖潘天寿“春塘水暖”图创作于1961年。此作曾录于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潘天寿书画集》等画册中。岩石表现是潘天寿的一贯风格,而右上角一些山花、野竹则是他另一代表作“雁荡山花”的再现。潘天寿以牛为题材的作品曾画过几幅,但最为著名者只有“夏塘水牛”与这幅“春塘水牛”了。
[专家点评] 唐颜真卿 王琳墓志之一 此墓志撰文者为王氏之夫徐峤。颜真卿书此墓志时,书名并不显,而徐峤能慧眼识才,可见他对书法的认识和水平。徐峤字巨山,开元中为驾部员外郎、集贤院直学士、迁中书舍人、内供奉等职。“王琳墓志”为颜真卿青年时作品,当然与成熟的“颜体”风格有所不同,但团款与后期变化不是太大,其它书作亦是如此。可以说这是颜真卿的一个特点。此志楷书端丽平正,俊雅有致,显示了颜真卿早年的书法功底,无怪乎徐峤会赏识其书了。
[专家点评] 清道光 景德镇窑豆青釉金彩象耳扁瓶 [专家点评]清道光景德镇窑豆青釉金彩象耳扁瓶清道光景德镇窑豆青釉金彩象耳扁瓶(底款)这只清道光豆青釉金彩象耳扁瓶高13.5厘米,腹宽11.5厘米,厚8厘米。该瓶器身均绘以金彩。两象耳亦描金;腹部主题纹饰为描金双螭龙。此器造型上器口与器足厚度基本相同,前朝同类器多为口薄足厚;此外,道光朝常在单色釉上描金。与同朝其他器比较,此器胎质较紧密,...也较工整,为道光朝官款。
[专家点评] 明 珐琅镂空三多吉祥纹官帽翅 [专家点评]明珐琅镂空三多吉祥纹官帽翅明珐琅镂空三多吉祥纹官帽翅,长25厘米,宽4厘米,重62克。再细看绿锈蓝光中竟是珐琅镂空模压錾刻的花卉图案——佛手、鲜桃、石榴和梅花。正反面左右两侧4个场面同工同图,对称一色,显示出多福、多寿、多子的“三多”和梅花报春的喜庆吉祥图案,精巧别致。明代只有四品以上官衔的才有如此长条形帽翅。
[专家点评] 明 黄花梨六角形脚桌 [专家点评]明黄花梨六角形脚桌明“黄花梨六角形脚桌”长183.5、52、86.6公分,桌面以格角榫造法攒窄边框,边框内侧打槽容纳独板面心,下装五根穿带出梢支承。边抹冰盘沿自三分之一处内缩,下压宽扁线脚呼应六角形桌脚之形状。此件带侧脚的六角形脚桌线条明确有力,配合棱面形牙头,整体造型具有二十世纪现代感。这也许是由于我们所熟悉的现代欧洲家具设计其实曾受到明朝家具的启发与影响。
[专家点评] 清代 吴之墦款松溪浴马图笔筒 [专家点评]清代吴之墦款松溪浴马图笔筒清代吴之璠款松溪浴马图笔筒,高17厘米,口径14.5厘米。清人金元钰对吴之璠的浅浮雕法极为推崇,称其“所制薄地阳文,最为工绝”。于是“薄地阳文”一名遂成为吴之璠式浅浮雕刻法的术语。由此笔筒图案也我们可以看出,吴之璠很善于构图,通过用景物的遮掩叠压,使画面形成不同的层次,产生远近的效果。
[专家点评] 西周 鱼国带盖圆鼎 [专家点评]西周鱼国带盖圆鼎西周鱼国带盖圆鼎出土于陕西宝鸡纸坊头。鼎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烹煮或盛放鱼、肉等。其形状多为圆腹,有耳和足,也有方形的鼎。该鼎身形较大,口沿对称安置的一对大环耳。鼎腹下部装饰着一周由两条对称、竖立夔龙组成的蕉叶纹,云雷纹衬地。三足较高,上部装饰饕餮纹,中部微收,整体上略呈蹄形。整体看上去,该鼎庄重典雅、落落大方,是不可多得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