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清高翔 扬州即景图 [专家点评]清高翔扬州即景图高翔,字凤岗,号西塘,又号樨堂、西堂。是“扬州画派”的主要画家之一,诗、书、画、印皆能,和汪士慎、金农、石涛等名画家有较深的交往。画山水师法弘仁而又掺以石涛笔意。“扬州即景图”纸本,设色,景物简约,但可以看出是春天景色,桥之另一头略着数笔,即一片空白,表现了江野的清旷空蒙景象。平中求奇的构思、简括精练的笔墨、幽静清逸的意境,反映了“扬州画派”的艺术思想和审美情趣。
[专家点评] 现代来楚生 行书联 [专家点评]现代来楚生行书联来楚生行草学二王及黄道周,临书之多,是一般书家不可望其项背的。这件行书联的面目即是黄道周的风格。来楚生精于国画、篆刻,难能可贵之处是将书理与画、印之理相贯通,书风、画风、印风皆天真烂漫,俊逸洒脱,而字里行间又透露出几分严肃与理性思考。显示了他善于谋篇布局的画家优势。来楚生浙江萧山人,号然犀、负翁,晚年易字初生、初升。
[专家点评] 清顺治 景德镇窑青花山水人物纹笔海 外壁周身绘饰青花山水纹,细细品味,应是深秋景致:山脚乔木高耸,不耐寒者已茂叶脱落,仅剩秃枝条条;耐寒者依旧阔叶浓密,可遮天蔽日。水中近岸处礁石点点,微波澹澹,可以想见其明澈清净,令人陡生凉意。明末清初之际,国势动荡,战乱频起,民不聊生,仁人志士,借笔墨抒怀,绘于器物之上,岂能不见出苍凉意气。所以将其断代为顺治初期制品应很是妥贴的。
[专家点评] 南宋梁楷 雪栈行骑图 [专家点评]南宋梁楷雪栈行骑图梁楷生卒年不详,宁宗景泰年间,曾在画院任待诏,以画宗教人物、鬼神、高士为主,也能画山水花鸟,是活动于南宋中期的画家。因其性情狂放疏野,又十分好酒,不拘小节,人称绰号“梁疯子”。“雪栈行骑图”绢本册页,纵23.5、横24.2厘米。画中表现了深冬山中,白雪覆盖了山林,两位行人骑着牲口匆匆赶路的情景。整幅画用笔很少,反映了梁楷的“画法简逸”、“惜墨如金”的风格。
[专家点评] 唐 庆山寺塔基金棺银椁 [专家点评]唐庆山寺塔基金棺银椁这件唐代庆山寺塔基金棺银椁的金棺长14厘米,高9.5厘米,宽7.4厘米,银椁长21厘米,高14.5厘米,宽12厘米。由金棺、银椁和鎏金须弥座三部分组成。银椁下有长方形镂空座,上有弧形椁盖。造型精美,工艺绝伦,是佛教艺术的珍品。1985年陕西临潼代王姜原村庆山寺遗址塔出土。
[专家点评] 清 紫檀五关光坐墩 [专家点评]清紫檀五关光坐墩坐墩腔壁有五个略具海棠式的开光,上下各有弦纹及钉纹一道,这些是明及清前期坐墩堂有的特征。坐墩造型自明至清有由粗硕向修长发展的趣向,此墩的...年代当在清前期。凳面径28厘米,高52厘米。
[专家点评] 清 青玉琥珀色沁“风”字砚. [专家点评]清青玉琥珀色沁“风”字砚.此砚长13.3厘米、宽4.5厘米、高2厘米,清宫旧藏物。玉为新疆和田玉,砚形取“风”字形,或称“箕形”,砚底篆“嘉庆御赏”直行四字款。该玉砚背面边部仿赤色琥珀,即血珀,抄手底与正面仿金珀或蜡珀,均含疏密相宜的麻点,深浅不等,此砚之琥珀沁为人工沁色,所谓琥珀沁,据姚宗仁口述其祖所作伪沁秘方是:“以琥珀滋涂而渍之,共于火也,勿烈勿熄,夜以继日,必经年而后业成。”
[专家点评] 春秋晚期 蟠蛇纹盉 [专家点评]春秋晚期蟠蛇纹盉这件春秋晚期蟠蛇纹盉,通高26厘米,口径11.1厘米,腹径22厘米,通流长30厘米,足高7.8厘米。有盖,口小,直领,圆腹,圜底,腹上有提梁。盉前有管状流,后有龙形尾,三蹄足。提梁作拱形,两端皆铸成龙首状,后端有提链与盖相连。盖顶平,正中有竖环钮,钮呈怪兽状。腹一侧有竖环钮1个。三蹄足上部作兽首之状,器身满饰蟠虺纹及綯索纹。该盉是楚文化鼎盛时期的典型器物。1978年出土于下寺1号墓。
[专家点评] 春秋晚期 龙首纹璧 [专家点评]春秋晚期龙首纹璧这件春秋晚期龙首纹璧,外直径6.3厘米,厚0.65厘米。扁圆形,孔内壁和外缘经过修磨,十分圆整,内外边并饰弦纹,器身正反面以隐起手法雕琢等距的四龙首纹。此璧仅琢四个龙首纹,布局与其他同类器不同,为少见的珍品。
[专家点评] 近现代高二适 行草册 [专家点评]近现代高二适行草册高二适原名锡璜,改名二适,号舒凫,麻铁道人等。高二适是诗人、书法家。书法楷书师钟、王,隶习汉碑,行草学二王,52岁悟到“章草为今草之祖,学之善,则笔法亦与之变化入古,斯不落俗矣。”于是跨越二王,直溯源头,开始专功汉隶、章草,并博采众长,自成一家。高二适著有《新定急就章及考证》,1965年,他的“兰亭序的真伪驳议”一文,使不求人知的他无意间“名扬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