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的特点 净土法门的特点 净土法门,谛理甚深。唯佛与佛,乃能究尽。由其大小不二,权实一如。以故上自等觉菩萨,下至逆恶凡夫,皆须修持,皆得成办也。末世众生,善根浅薄,匪仗佛力,将何所恃。倘能仰信佛言,生信发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加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敦伦尽分,闲邪存诚。果能如...
普通法门和净土特别法门 普通法门和净土特别法门 此经(编者按:大佛顶首楞严经)为对阿难多闻,及娑婆闻性最利之机,故文殊选择,唯取观音。而净土念佛法门,普逗十方三世一切众生之机,故列于弥勒之后,观音之前,以密示其普逗群机之意。否则当列于虚空藏之后,弥勒之前矣。刻论普通法门,必须断尽烦惑,方可了...
净土法门为什么是特别法门 净土法门为什么是特别法门 净土法门,其大无外。如天普覆,似地均擎。上之则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下之则逆恶罪人,亦可预入其中。诚可谓三世诸佛之总持法门,一代时教之特别妙道也。但以法门大而摄机溥。用力少而得效速。致稍通宗教者,皆藐视之。谓为愚夫愚妇之修持法门。而不知佛力...
什么叫做顿与渐 什么叫做顿与渐 圣严法师著述 顿渐的问题,许多人都要误解,总以为顿教的法门与渐教的法门,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修行法,许多贪图便宜的人,也都偏爱顿教而妄斥渐教。大家都知道,禅宗是主张顿悟的,是主张不立文字直指心源的,是主张前念迷是众生,后念悟即是佛 的。除了禅宗之外,没...
黄金铺地的祗园精舍 佛经里经常提到另一个精舍,那就是舍卫国的祗树给孤独园。祗树给孤独园的创建含有一个极为虔敬的故事,使历代听众为之感动,而传诵不绝。释迦牟尼成佛后的第五年,拘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有一位富商,名叫须达多(由于他乐意救济贫穷孤独的人,所以人称“给孤独”)。他来到王舍城的竹林精舍拜访...
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无法替代的 所罗门听完了她们的诉说,想了想,对她们说道:“你们都说孩子是自己的,又都没有足够的证据,我只能采取公平的原则了。”然后下令道:“拿剑来,把这又都没有足够的证据,我只能采取公平的原则了。”然后下令道:“拿剑来,把这个婴儿劈成两半,分她们一人一半。”听到国王这样说,其中一位...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的故事 许真君就是晋朝许逊,字敬之,汝南人。(今河南省汝南县)家住南昌,少年时代,喜武功,善射箭,爱好打猎。有一天到野外,射中一只小鹿,鹿母痛怜爱子,奋不顾身,冲向小鹿,以舌舔伤痕,因箭深伤重,小鹿不救身死,鹿母惨痛徘徊悲鸣,也死在当场。 真君见此情景,非常惊奇,当剖开母...
凡事认真提升自我 有个佛家故事:一个小和尚整天撞钟。照他的理解,晨昏暮色中,每天撞一次钟,就是那种“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机械单调和简单重复,每个人都会。半年下来,方丈却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难司撞钟之职。小和尚不服气:“我撞的钟不准时、不响亮?”方丈语重心长地说:...
佛教寓言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两兄弟各自办了些货物,出门去做买卖,走着走着,来到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人都 *** 衣服,称作“裸人国”。弟弟说:“这儿的风俗习惯与我们完全不同,要想在这儿做好买卖,可实在不容易啊!不过俗话说:‘入乡随俗。’只要我...
每一种善行都有回声 战国时代的名将吴起很懂得与人为善就是善待自己这个道理。《史记》中载有一个关于吴起的故事:他爱兵如子,深得士兵们的爱戴。有一次,一个刚刚入伍的小兵在战争中负了伤,因战场上缺医少药,等到打完仗回到后方时,那位小兵的伤口已经化脓生疽。吴起在巡营的时候发现了,他二话没说,立刻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