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186 郭洪建是卖鱼出身 光绪20年6月24日(即1894年7月26日」,李豹长女阿金与郭洪建在楠仔坑(楠梓)教会举行婚礼(见《台南府城教会报》112号,p.80」。男24岁,而女16岁。礼拜由李豹主持,新郎步行以一顶二脚轿回东港了事。他是郭成章医师之三男,是郭洪建之孙。同伴卖鱼1日1次,偷生奸闲,赌博成性,独他1日3次。后来另租房开设生德和什货南,担鱼干上府城买五金布疋什货便衣等回东港店内出卖,3日1往返无误。
史话190 北部首位女信徒 数个月之后陈炮捐出自宅前的一片土地,并在该地兴建礼拜堂。这是北部第一所兴建的礼拜堂,容150人。严清华受派为五股坑教会的传道师,而陈塔嫂成为他的左右手。3年之后陈塔嫂受洗,时62岁。1892年陈塔嫂渡海到大陆,找她女儿传福音,她似不虚此一行,与女儿共住了几个礼拜后返台湾省。陈塔嫂在世上为主事奉20年,终于受恩宠而荣归天国。
史话192 吴葛事略补述 校长是余饶理,并聘传道师吴葛(字蒙楚)为教员。《台南教士会议事录》有多处提到吴葛事(如第192,193,194,218,223,246,248,254,257,271,278,313,351……据墓碑及吴家记录,吴葛死于1901年4月23日。教士会议事录第625次会议,记6月9日吴葛死于阿猴。么女苍玉出生于同年6月28日。据汪乃文语,吴葛妻邱银确实生16位,但吴家最古的户口腾本却记着1人入户。因此被外人误传吴葛有子女17名云。
史话193 吴家牵亲引戚 屏东吴家是闻名全岛的基督徒大家族。如要谈其世系,一定要参阅《一五O年来吴葛亲族》及其附表。此书好处之一是系谱男女均收,所以也提供了吴家全面姻亲关系的线索。台湾省俗语「菜瓜藤、肉荳须」还不够形容吴家的攀延力,笔者称它为「竹根,榕仔根,蕃薯藤」深远而坚强。张明道、兵明妥、穆清洁、高长、高笃行等均在此地方致力宣道过,因此吴家亲族有十几位于此等教会会友发生姻亲关系。希望不要忘记吴家的根头是在蕃薯岛的屏东!
史话194 为马偕作媒 读张约翰的蒙恩录,有一段:「阿姑(葱仔)已17岁了。牛津学生问马偕博士,你有意要同化吗?说有意,学生再问是谁你定意?说张葱,因为她真是聪明。学生就去向养母作亲事。养母答应了,马偕博士就送聘礼金30元白银,又说婚后每个月扶养金3元白银,领到百年岁后……。」张文所指学生该是陈云腾。他是五股坑头人陈炮四子,1873年就成为马偕的学生。葱仔抗拒缚脚,也可由郭水龙牧师(1881-1970年」之未刊随笔「北部教会史实」看出。
史话197 梅甘雾描述美见 吴希荣牧师,字美见。美见就读神学校4年……美见曾受派在嘉义,其热心传道颇闻名。美见为了要赚钱来资助传教,离开了牧会。他的一族,老幼共80名,当时已富裕而有影响力,是屏东的望族;但美见仍著布衣走动。又一次在火车站要过剪票口,美见被推到旁边让别人先过去。教会没有遗忘他,不久美见被召回任屏东教会首任牧师。而能够像美见那样做工的人还是罕见……。
史话198 泰平农园与吴家 抱此种思想,吴希荣于1922年辞去传道师之职,返乡经营「泰平农园」。但好景不常,大战后米价惨跌、周转不灵,吴卧龙商行殆为破产状态;为了偿债连希荣1922年死亡所得生命保险金2000圆」亦交可己。于是商行将泰平农园所有权一半登记为希荣三子夺标名义。1927年路得率家属迁居日本,长女惠悯不久返台任教于屏东公学校。)吴卧龙商行改组,希荣家族放弃权利,换得农园全部产权,就登记为吴超杰名义。
史话199 吴希荣牧师逸事 吴希荣牧师,生于1881年6月2日,死于1922年12月15日;享年41岁。次日就在屏东礼拜堂举行葬礼,教堂坐得满满。「台湾省教会报」第455号载有「吴希荣牧师小传」,述及其逸事多则:吴牧师天资高,从小好学,传教热心。因此引起咽喉损伤也不头。他听了,不单不退缩,反而决心前往澎湖宣教。在澎湖他尽力非常,而不但没有损害身体,反而强壮起来,简直像伯利恒的勇土大辟一般。牧师娘亦甚了不起!
200 「至于我和我家」 1981年他俩的子女为庆祝父母结婚40周年,编了「至于我和我家」一书。约书亚记14章15节说:「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事奉耶和华!」在「写给本书的读者」里,苏文博等写道:40年前父母亲做了与约书亚相同的抉择,尔来不断在调整、更新、学习、成长,自始至终同心同行未曾背弃所立之约。「至于我和我家…」,每一个基督徒是否有与约书亚相同的意愿及誓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