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还淳反朴

历史典故:还淳反朴  【释义】「还淳反朴」用来形容回覆到人原先淳厚朴实的本性上来。  【出处】《梁书•明山宾传》  明山宾,生活在南北朝时梁代。他常年任学官,由于学问精深,在他门下学习的儒生们,获益不浅。但他为人很通达,对学生很亲热,从来不摆什么学官的架子,故而学生都很...

历史典故:狂奴故态

历史典故:狂奴故态  【释义】「狂奴故态」这一成语用来指狂放不拘者的老脾气。  【出处】《后汉书。严光传》  严光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同学,他因学识渊博,年轻时就负有盛名。刘秀当了皇帝以后,他隐居了起来。刘秀想到他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就叫人画了他的像,到处寻访他。有人报告说,...

成语典故:补阙拾遗

成语典故:补阙拾遗  【释义】阙,通「缺」。成语「补阙拾遗」用来形容补录遗漏、缺失的内容。  【出处】《晋书。张轨传》  西晋后期,汉常山景王张耳第十七代孙张轨,占据凉州,很有声望。张轨死后,世子张寔继承了他的位置,晋愍帝下昭书封他为西中郎将、凉州刺史、西平公,统率西凉...

历史典故:社鼠猛狗

历史典故:社鼠猛狗  【释义】「社鼠猛狗」这一成语,用来比喻作恶多端的坏人。  【出处】《韩非子。说林上》  春秋时,齐桓公曾经是各诸侯国的霸主,他的宰相管仲,也很有贤名。君臣合力,齐国十分强大。  有一次,齐桓公和管仲闲谈,问管仲说:「你看国家最担忧的是什么?」  管...

为虎作伥的来由

为虎作伥的来由  我们都知道有一个成语叫为虎作伥。说到这个词语的由来,还有一段故事。《广异记》记载,天宝末年,宣州有一个小男孩儿,他的家与山靠近。每天到了夜晚,他总能看见一个鬼领着一只老虎来追他。如此已经十多次了。小男孩对父母说:「鬼领着老虎来,我就一定得死。世人都说,...

一叶知秋的历史典故

一叶知秋的历史典故  说到立秋就联想到「一叶知秋」的成语典故!这是中国古人在二千年前就洞察了以小明大、见微知著、以近论远的智慧,同时教了人掌握先机的良方。  从观察到个别的细微的迹象,据以推论到整体大形势的发展趋向并掌握先机的洞察智慧,早有汉朝淮安王刘安编著的《淮南子·...

势如破竹(譬如破竹)

势如破竹(譬如破竹)  《晋书。杜预列传》  杜预是晋朝的一位法律专家和大学者,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当时晋武帝出兵攻打吴国,由杜预率军出击,己经获得了初步的成功。这时朝廷的文武百官开会讨论军情,一时「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吴国在长江流域已经一百多年了,不是一下...

马革裹尸

马革裹尸  《东观汉记。马援列传》  马援在王莽统治的时候,曾经做过扶风郡的督邮。有一次他负责押解一批犯人,途中他因为同情这些犯人,就擅自释放了他们,自己也丢了官,逃到北地郡。马援在那边以农牧为生,因为经营得法,几年之后变得相当富裕。但他不愿成为一个守财奴,就把财产送给...

防微杜渐(杜渐防萌、杜渐防微)

防微杜渐(杜渐防萌、杜渐防微)  《后汉书。丁鸿传》  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东汉和帝即位时只有十岁,由窦太后临朝听政。因为和帝并非窦太后亲生的儿子,所以太后处心积虑地架空和帝,培养娘家的势力。她让自己的哥哥窦宪当上大将军,掌握军权,其他的三...

闭月羞花

闭月羞花  「闭月羞花」这句成语,主要出自两个典故,一是《文选》曹植〈洛神赋〉:「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一是李白〈西施诗〉:「秀月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据说,曹植的〈洛神赋〉是描述他爱恋的嫂子甄宓。甄宓原是袁熙的妻子,在官渡之战后,为曹操所虏获,曾引起曹操、曹丕、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