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 刘安的皇后荼受刘安宠幸,生子刘迁,刘安将刘迁立淮南王太子。淮南王刘安就命郎中令斥免雷被职务,刘安想用此法警告后人。正在此时,淮南丞为讨刘安欢喜,没有接受上司的命令将王太子刘迁逮捕。在处理淮南相的过程中,事件追根溯源,踪迹牵连到刘安。刘安的使者在京城中,得知汉公卿讨论此案件,都请求皇上逮捕
公孙弘 公孙弘,中国汉代武帝时丞相。汉武帝征召贤良文学,公孙弘被淄川国推举,以贤良征为博士。公孙弘熟悉法律政事,并以儒术加以文饰。汉初常以功臣列侯或其后嗣充任丞相,公孙弘是第一个以布衣擢居相位的人。公孙弘为人忌刻,外宽内深,睚眦必报。但他生活节俭,虽位居三公,俸禄丰厚,盖的依然是布被,吃的也是普通饭菜,俸禄都用来供养故人宾客。淮南王、衡山王谋反后,公孙弘自以奉职不称,上书归侯辞职,武帝不许。
主父偃 主父偃(汉语拼音:ZhuFuyan,?元光元年,主父偃抵长安,上书汉武帝,当天就被召见,拜为郎中。时武帝为加强皇帝的专制权力,在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官僚机构之外,另在宫中设立内朝。主父偃在内朝备武帝顾问,对当时的政治颇有影响。元朔二年主父偃被拜为齐相,揭发齐王奸事,齐王...。武帝以为主父偃曾胁迫齐王,加之赵王也使人告发其接受诸侯贿金,遂下令逮捕主父偃。
张骞 汉武帝时期,为联合大月氏以夹攻匈奴,遂募使使大月氏,张骞以郎官应募。张骞没有达到联合大月氏的目的,住了一年只好东返归国。因匈奴内部发生了内乱,张骞乘机逃出。张骞到达乌孙,劝说乌孙东返曾被匈奴强占的故地,乌孙没有答应。张骞的两次出使西域,使汉朝同西域36国建立了友好的关系,开辟了中西通商道路“丝绸之路”。张骞墓在今城固县西博望乡,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武 事发后,苏武受到牵连。昭帝即位后,汉与匈奴和亲,要求匈奴遣返苏武等汉使,单于诡称苏武已死。汉武帝见此情景很高兴,决定派遣苏武以中郎将身份,持节出使匈奴,送还以前扣留的匈奴使者。苏武认为自己身为汉使,若受审讯,有辱国家尊严和使命,两次拔刀自刎,均被身边的人拦住。苏武义正词严痛斥卫律卖国叛汉的可耻行为。但苏武不肯投降,单于无计可施,遂囚苏武于地窖之中,断绝饮食供应,想以此迫使苏武屈服。
卫青 ~前106),中国西汉将领。少时为平阳侯曹寿家奴,善骑射,有勇力。因其姐卫子夫受汉武帝宠爱,被召入朝,任建章监、侍中。五年春,率军奔袭匈奴右贤王部,乘夜突然袭击,苏武歼1.5万人,升任大将军。接着,两次率军出击漠南单于本部,歼近2万人,迫使单于远徙漠北。元狩四年夏,与霍去病各率5万骑越过大漠进击匈奴。他以正面钳制,两翼包围的战法,歼匈奴近2万人,追至寘颜山赵信城而还。
霍去病 霍去病,中国西汉将领。元朔六年,霍去病被汉武帝任为票姚校尉,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歼2000余人,受封冠军侯。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地区的匈奴部,歼4万余人。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卫青打通了西域道路。四年夏,与卫青各率5万骑过大漠进击匈奴。霍去病击败左贤王部后,乘胜追击,深入2000余里,歼7万余人。后升任大司马,与卫青同掌兵权。他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敢,每战皆胜,深得武帝信任。
张汤 一次张汤看守门户,因鼠偷吃了家中食肉而遭父亲责打。父亲去世后,张汤继任长安小吏,后曾在内史府等衙门供职。张汤曾奉命参与审理陈皇后巫蛊之狱一案。张汤刚直不阿,对此案严加审讯和查处,以大逆罪诛...三百多人,对专横跋扈的守旧贵族给予沉重的打击。张汤主张法治,他奉诏与赵禹等一起制定了许多法令条文,撰有《越宫律》27篇,已失传。张汤因执法严峻和打击豪强势力而得罪了许多朝廷要员,被斥为“酷吏”。
桑弘羊 桑弘羊以此赐爵左庶长。武帝后元二年(前87),桑弘羊由搜粟都尉迁任御史大夫,与霍光、金日、上官桀四人同受遗诏辅佐昭帝。贤良文学反对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等与民争利的政策,力主改弦更张,桑弘羊与之展开辩论。由于桑弘羊的坚持和封建国家财政方面的需要,当时除废止酒类专卖改为征税外,盐铁官营等各项重要政策仍沿袭不变。次年,桑弘羊因与霍光政见发生分歧,被卷入燕王旦和上官桀父子的谋反事件,结果被处死。
霍光 昭帝刘弗陵即位后,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决断朝政。桑弘羊霍光辅佐昭帝期间,继续执行武帝末年“与民休息”的政策,当时百姓充实,四夷宾服。不久刘贺因荒淫无道被废,霍光与群臣又迎立武帝卫太子之孙刘询。宣帝即位后,霍光继续秉政,直至病故。霍光死后,宣帝采取一系列措施削夺霍氏权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