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 贞观中,太宗宠爱第四子魏王泰,遂良提出太子、诸王的待遇应有一定规格。长孙无忌书法褚遂良工书法,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在唐初书家四巨头中,褚遂良算是晚辈了,其书体学的是王羲之、虞世南、欧阳询诸家,且能登堂入室,自成体系。褚遂良书艺的最为突出的特色为“空灵”。
苏定方 苏定方,中国唐初大将。黑闼败后,定方归乡里。因副大总管王文度阻挠,此役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次年,定方为伊丽道行军大总管西征,击破可汗阿史那贺鲁的主力,追至石国苏咄城,褚遂良俘获贺鲁,西突厥亡。定方因功迁左骁卫大将军,封邢国公。四年冬,铁勒思结部首领都曼胁所部及疏勒等叛,唐以定方为安抚大使,再次西征,至叶水,围马保城,都曼降,葱岭以西悉定。后任凉州安集大使,防御吐蕃。
裴行俭 裴行俭,中国唐代高宗时大臣。高宗立武昭仪,行俭私下和长孙无忌、褚遂良议论,贬为西州都督府长史。行俭少时从大将军苏定方学习兵法,后来领兵出征东、西突厥,善于料敌决胜。同年,东突厥阿史德温傅、阿史那伏念反叛,行俭以定襄道行军大总管统兵30万出击。行俭著有文集20卷和《选谱》。
徐敬业 徐敬业(汉语拼音:XuJingye,?总章二年,李死,徐敬业袭爵英国公,历官太仆少卿、眉州刺史。这一年,徐敬业因事被贬为柳州司马,赴任时途经扬州,裴行俭便和同被贬官南方的唐之奇、骆宾王等,一起策划起兵反对武则天。徐敬业自称扬州司马,组织囚犯、工匠、役丁数百人,占有扬州。徐敬业起兵后,武则天命左玉钤卫大将军李孝逸统兵镇压。徐敬业重又还兵迎战。十一月,大败,为唐兵追及,徐敬业弟兄被部下所...。
来俊臣 俊臣前后所破千余家,冤死者甚众。来俊臣之父来操以赌为生,俊臣少年受父濡染,不务正业。武则天召见来俊臣,认为他忠于自己,立授官职,很快迁为侍御史,加朝散大夫,令掌制狱。来俊臣得势,伙同酷吏侯思止、王弘义等,四处网络无赖、投机者数百人,暗示这些人一处告密,四方呼应,互为佐证,以此手段欺骗武则天和朝廷内外。来俊臣审案,滥施酷刑,犯人不死即残。武则天大怒,命俊臣审讯史务滋。
娄师德 娄师德,中国唐代高宗、武则天时大臣。高宗上元初,朝廷召募“猛士”御吐蕃,师德以文臣应募,从军西讨,屡有战功。师德主管北方营田10余年,指挥士卒屯垦,积谷数百万斛。不久,则天认为营田关系到边镇军粮供应,非常重要,来俊臣又任师德为河源、积石等军及河、兰、鄯、廓等州检校营田大使。唐代西北和北边...屯田之盛,以师德主管时为最。师德出将入相,总边任30余年,以谨慎忍让闻名。
狄仁杰 狄仁杰像狄仁杰,唐朝诗人,唐朝武则天时名相。武则天信重狄仁杰,群臣莫及,常称之国老,所言多从。女皇命太子为河北道元帅、狄仁杰为副元帅征讨突厥,迅速恢复了河北的安定。儿子狄光远,狄仁杰的长子。狄景晖(狄光昭),字子亮,狄仁杰的次子。仁杰独荐其子光嗣,由是拜地官员外,莅事有声。圣历中期,武则天让宰相们各举荐一位尚书郎,唯独狄仁杰举荐他的儿子狄光嗣,被武则天任命为地官员外郎,非常称职。
张柬之 张柬之,唐朝武则天时期宰相,迫武则天退位的主谋者。及诛二张兄弟,柬之首谋也。这时武则天病居长生殿,数十日不见宰相,唯宠臣张昌宗、张易之侍疾在侧。柬之与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并为宰相。武则天之侄武三思与中宗韦后说动中宗,封张柬之等五人为王,史称“五王”。柬之出为襄州刺史。
姚崇 姚崇,中国唐代开元初名相,诗人。时契丹扰河北,军书烦剧,姚崇剖析若流,受到武则天赏识,擢为侍郎。中宗复位后,姚崇出为亳州、常州刺史;睿宗即位,再次入相,但因奏请太平公主出居东都洛阳,被贬为申州刺史,移任徐、潞、扬、同等州,为政简肃得人心。姚崇还反对度人为僧,取缔伪滥僧徒,勒令还俗。姚崇坚持捕...,颇见功效。姚崇3次为相,皆兼兵部,对于边境屯戍及士马器械无不谙记。
宋璟 宋璟,中国唐初名臣,诗人。中宗朝,宋璟为黄门侍郎,时武三思用事,宋璟不受三思请托,又保护告发三思罪行的人,因此被排挤,出为贝州刺史。宋璟取舍平允,为时所称。宋璟居相位,以择人为务,随才授任,使百官各称其职。宋璟与姚崇并称贤相,号姚、宋。十年,京兆人权梁山聚众暴动,被镇压后,其众多遭逮捕,玄宗以宋璟兼京兆留守复审,他只治罪为首数人,余皆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