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中国唐代后期朝廷大臣之间的派系斗争。牛党的首领是牛僧孺、李宗闵,李党的首领是李德裕,故史称牛李党争。此后在穆宗、敬宗、文宗三朝,除去大和九年甘露之变前夕,牛李两党都被当时掌权的李训、郑注排斥朝外,大体上是两党交替进退,一党在朝,便排斥对方为外任。宣宗早就厌恶李德裕,即位之后即贬之外任,李党纷纷被斥。牛李两党之争终于以牛党获胜结束。
会昌废佛 会昌废佛,中国唐代武宗会昌年间的一次废佛运动。唐代后期,佛教寺院土地不输课税,僧侣免除赋役,损害了国库收入。唐武宗崇信道教,深恶佛教,在道士赵归真的鼓动和李德裕的支持下,于会昌五年四月,下令清查天下寺院及僧侣人数。拆下的金银佛像上交国库,铁像用来铸造农器,铜像及钟、磬用来铸钱。在灭佛同时,亦波及大秦景教、祅教。佛教徒称之为会昌法难。宣宗即位后,又下令复兴佛教。
耶律阿保机 耶律阿保机,习称阿保机。生平耶律阿保机生于唐朝咸通十三年。耶律阿保机三个月便能行走,满百日便能说话,凡事未卜先知。凭藉这支精锐武装,阿保机迅速崛起。接着,耶律阿保机进兵攻打刘仁恭,攻下数州,尽数迁掳其民而回。十二月,痕德堇可汗卒,遗命推选阿保机为汗。到十月时,耶律剌葛攻陷了平州,领兵阻挡阿保机的归路,想强迫他参加可汗的改选大
耶律德光 生平耶律德光,契丹的名字为尧骨,他是耶律阿保机的次子。耶律德光遂亲率5万骑兵,在晋阳城下击败后唐军,册立石敬塘为后晋皇帝。耶律德光于是率军南下,杜重威、李守贞、张彦泽等率领所部二十万人前来投降。耶律德光率部进入东京,百姓号呼奔走。耶律德光以为中原皇帝做定,令契丹兵以牧马为名,四出抢掠,称为“打草谷”。赵延寿见耶律德光已正式称帝,很不满意,请求做皇太子。
耶律隆绪 耶律隆绪时年12岁,母承天皇太后奉遗诏摄政,任室昉、韩德让及耶律斜轸、耶律休哥等以为辅佐,和辑契丹贵族,任用...士大夫,积极整治蠹弊,改革法度。耶律德光二十七年,承天皇太后死,圣宗主政。向高丽及西北诸部发动战争。十二年,诏契丹人犯十恶者依汉律论处。早先契丹人与...相殴致死,判罪轻重不同;在承天皇太后主持下,改为同等科罚,一依汉律论处。太平十一年六月,辽圣宗死,时年61岁,在位49年,庙号圣宗。
耶律延禧 大安七年,耶律延禧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总北、南院枢密院事,加任尚书令,并确立为皇位继承人。耶律延禧就处死了无罪的晋王。而耶律余睹非但没有退兵,反而引导金军直逼耶律延禧行帐。耶律延禧善骑术,企图纵马冲出重围逃命,结果被乱箭射死。
耶律大石 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初年,曾为翰林承旨,契丹语翰林称“林牙”,故亦名“大石林牙”。耶律淳称帝三个月病死,妻萧德妃权主朝政。耶律大石在居庸关抗金之役中为金军俘获,保大三年九月逃依天祚帝。天祚帝赦其擅立之罪,耶律大石心不自安。耶律大石谏阻,不从,乃自立为王,率二百骑遁走,过黑水,得到白达达部(汪古部)首领的资助,驰至辽西北重镇镇州。耶律延禧据波斯、...史家记载,耶律大石分两路西进。
承天皇太后 承天皇太后,中国辽景宗皇后,辽圣宗耶律隆绪的生母。姓萧,名燕燕,汉名绰。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女。辽景宗即位,册为皇后。乾亨四年,辽景宗死,辽圣宗立,萧燕燕奉遗诏摄政,号承天皇太后。当时,宗室二百余人拥兵握政,向背难测;辽宋之间随时可能发生战争,人心不安;圣宗年幼,前途可虑。统和时期,辽的国势达到全盛,与她的活动有密切关系。
耶律休哥 耶律休哥(汉语拼音:YelüXiuge;?景宗乾亨元年,宋太宗赵炅亲征辽,破北院大王耶律奚底、南京统军使萧讨古等所部,围南京幽都府(今北京)。耶律休哥代耶律奚底率五院军驰援,与南院大王耶律斜轸所率六院军分进合击,大败宋军于高梁河。耶律休哥身负三伤,乘轻车逐宋太宗至涿州。任上均戍兵,立更休法,劝农桑,修武备,成效颇著。戍守南边时,能省赋役,恤孤寡,且戒戍兵无事不得犯宋境,以便于军民休息。
耶律斜轸 耶律斜轸(汉语拼音:YelüXiezhen;?于越耶律曷鲁之孙。乾亨元年,宋太宗统军攻北汉都城太原,奉命援北汉,在白马岭战败。宋军乘胜灭亡北汉,进围辽南京幽都府(今北京)。辽军迎战于高梁河,他与耶律休哥分左右翼夹击,大败宋军。同年,从燕王韩匡嗣等南攻宋,败还。承天皇太后执政,他与辽圣宗互易弓矢鞍马,约以为友,耶律休哥进为北院枢密使。三年,为都统,领兵征女真。十七年,从承天皇太后南下攻宋,死于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