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是哪里人 著名爱国诗人屈原的老家在哪里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那么屈原是哪里人呢?>众多史籍上记载,屈原是郢(江陵县)人。但事与愿违,屈原的籍贯就这样活生生地给抢走了,追悔莫及。如今,随着旅游经济的迅猛发展,宜昌更是没事偷着乐:作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既让他们提高了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又能大把大把地赚「经济」,可谓名利双收。
光绪简介 大清王朝皇帝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生平 光绪帝一生受到慈禧太后的掌控,未曾掌握实权。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暴死,享年38岁,葬于清西陵的崇陵。他作为一个亲王的儿子本来是和皇位无缘的,载湉四岁时同治帝去世。慈禧太后为保全自己的权势地位,未为同治帝立嗣,而是将载湉选为咸丰帝的继位人,意外地成为第11任。光绪帝的母亲又是奕譞的嫡福晋,慈禧太后的亲妹妹。慈禧太后是从容易控制光绪帝,从而控制大清政权的角度选中载湉嗣位的。
商德王帝乙简介 帝乙期间商朝国势已趋于没落 帝乙在位期间,商朝国势已趋于没落。又被后人称为帝乙大帝。>帝乙帝辛攻东夷之战>商朝晚期,国势日衰,东方夷人各部趋于强盛,「分迁淮岱,渐居中土」,不断侵袭商统治地区,尤以活动于今山东及江苏北部一带的尸方(夷方)及江、淮之间的淮夷为甚,严重威胁商朝后方。>约公元前12世纪末至前11世纪初,商王帝乙、帝辛(纣王)相继对东方夷人展开了长期的战争。帝乙时,双方矛盾更为尖锐。同时,令两翼实施夹击,一举打败人方。
隋越王杨侗简介 在位不到一年即被王世充弑杀 在位不到一年,被所弑,葬处不明。隋炀帝之孙,元德太子杨昭之子,母小刘良娣,618年6月22日至619年5月23日在位,年号皇泰,原本封为越王,驻守洛阳。杨侗称帝后,军政大权落入王世充之手。杨侗又请求和母亲见上一面,王仁则又拒绝。>越王杨侗被王世充谥为恭皇帝。因越王年号为皇泰,王世充政权被唐政权所败,一般认为隋朝之后唐朝为正统,故而称杨侗为皇泰主或皇泰帝。
西梁孝明帝萧岿简介 南北朝西梁的乱世贤君 ,字仁远,西梁宣帝萧察第三子,时代西梁的第二位君主。在位二十三年,为人孝悌慈仁、节俭,有君子的雅量,是个乱世贤君,且御下有方,境内称治,去世之时,臣民尽皆悲慕流涕。萧察死后,他的儿子萧岿于562年以太子继帝位。北周武帝宇文邕灭北齐后萧岿亲自赴长安祝贺,因此深得宇文邕的信任。隋文帝杨坚登基后再次亲自赴长安祝贺,又赢得了杨坚的信任。>萧岿死后被谥为孝明帝,庙号世宗。
清朝的白莲教是邪教么?白莲教简介 >清兵入关统一中国后,白莲教又与许多民间宗教融合,如老官斋、八卦教,其名目繁多,加上旧有支派,竟高达百余种,教义更加芜杂。>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白莲教活动频繁。>嘉庆年间白莲教与地方人民结合,引发川楚教乱颇伤清朝国力,之后1813年天理教之乱是最后一次白莲教名义的叛乱,之后逐渐消失于历史。>1898年,山东义和团之扶清灭洋运动的主要团队、有部分追溯起源于白莲教的分支派八卦教。
北齐幼主高恒简介 北齐最后一位皇帝,北齐亡国 即位25日后,北齐亡国。>人物简介>北齐幼主,南北朝时期北齐后一位皇帝,北齐后主高纬之子。高纬便禅位于自己的儿子高恒,改元「承光」,是为北齐幼主。高恒即位25日后,北齐京师邺沦陷,幼主等10余人骑马欲逃往南方的陈朝。高恒自称守国天王,高纬称无上皇。北周大军如洪水猛兽长驱直入北齐腹地,太子高恒跟着高纬仓皇东遁。跟随高纬多年的心腹大臣高阿那肱与北周里应外合,使高恒、高纬一行数十人全被北周俘虏。
三国沮授简介 袁绍帐下谋士沮授生平介绍 官渡之战时袁绍大败,沮授未及逃走,被曹操所获,因拒降被曹操处死。袁绍听后大为欢喜,立刻表沮授为监军、奋威将军。沮授叹息,称病不见,袁绍因此憎恨他,将沮授分属的军队都给了郭图统领。沮授又建议派遣蒋奇护送,以防止曹军攻击,但袁绍又不从。沮授虽不降,但仍获曹操厚待,可是,后来沮授密谋逃回袁绍阵营,事败被杀。
张释之简介 汉景帝刘启时期中郎将张释之生平 有一兄张仲、一子张挚。司马迁著《史记》,将其与冯唐合立《冯唐列传》;班固《汉书》列入《张冯汲郑传》。汉文帝元年,以赀选为骑郎,历任谒者仆射、公车令、中大夫、中郎将等职。文帝三年升任廷尉,成为协助皇帝处理司法事务的最高审判官。他严于执法,当皇帝的诏令与法律发生牴触时,仍能执意守法,维护法律的严肃性。时人称赞「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景帝立,出任淮南相。张释之对文景之治的实现,是有重要贡献的。
贺兰敏之简介 唐高宗皇后武则天的外甥贺兰敏之 父亲为贺兰安石,母亲武顺,的外甥,后来成为武士擭的后嗣,因罪被武后流放而亡。成为以后,大封自己亲族,并封母亲杨氏为荣国夫人,武顺为韩国夫人。高宗封贺兰氏为魏国夫人,有意想将她纳为嫔妃,但又知道武后一定不准。武后对这位外甥女也很顾忌,便趁机毒杀她。>对于敏之种种恶行,让武后暴怒不已,便下令将他流放到雷州,并恢复他的本姓贺兰。>敏之既死,武后便召回武元爽之子武承嗣,做武士擭的后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