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 亡国之后的众生相

1644年,明朝灭亡,然而,一切并未就此结束,相反,随着亡国,贰臣、遗民、降将、叛徒、败类等众生相浮现出来,这形形...的人们,成为大明帝国最后的风景。钱谦益的爱妾柳如是曾力劝钱以身殉国,钱也同意了,大张旗鼓地对外声明后,率家人故旧载酒常熟尚湖,声言欲效法,投水自尽。在众人眼里,只要明朝一亡,钱谦益不是抵抗而死,就是毅然殉国。后来经过多方营救,钱谦益终于获救。

明代绍兴状元名儒--阳和先生张元忭

据史载,张元忭天生古貌魁伟,性好读书,其母见其过于刻苦,告诫其不要用功过度。这里提到的罗万化,字一甫,号康洲,也是绍兴人,隆庆二年戊辰科状元,比张元忭早了一科。张元忭生性孝慕过人。这也许是张元忭壮年早逝的原因之一。隆庆五年中状元,依例授翰林院修撰。张元忭一生官位不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出道较晚,享年不永。

大明朝的第一皇宫迷雾层层

问题又来了,按照这样的说法,南京的明皇宫是北京故宫的“亲生父母”或者说“原件”了。>>明皇宫的四个谜团600多年前的洪武元年正月初四,举行大明帝国开国大典前的几个月,一座崭新又气派的皇宫在古老的南京城里偏东南角的地方落成了。换句话来说,600多年前大明帝国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占尽所谓的“龙气”,通过堪舆占卜而特地将新皇宫选定在紫金山南面所谓龙头的地方——燕雀湖,更通俗地说,一切都是迷信“惹的祸”。

追赔责任制带来的哭笑不得丑剧

>>就在洪武皇帝推行追赃“责任制”,层层落实,弄清赃款赃物的来龙去脉之际,谁也没想到,跨省作案、上下勾结和浑水摸鱼等类的官吏害民事件又在一一上演了。扬州知府战慎接到公文后,随即着手解决填补渔业税收拖欠带来的亏空问题。可这样一来,扬州瓜埠河泊所拖欠的渔业税收问题还是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呀,这可如何是好?事发后,法司部门进行了彻底追查。当皇帝知道案情的全部经过后,气得差一点背过去。

穷追猛打“蓝玉逆党”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洪武二十六年(1393)

前后持续10多年的胡惟庸党案之狱终于在洪武二十三年年底告个段落。对此,洪武皇帝也很不放心,就在株连和杀戮李善长为首的所谓“胡党”余孽的同时,他采取了三项措施,限制和防范军队系统中的淮右功臣勋旧。>>第三,给淮右功臣勋旧配备“铁册军”,加强对他们进行监视。>>景川侯曹震家有个叫“喜奴”的“小美眉”,洪武二十六年二月初蓝玉谋反案发后,她被锦衣卫带去审讯,道出了曹震与蓝玉密议之事。

徐光启修《农政全书》的故事

徐光启逝世后,《农政全书》初稿经由江南名士陈子龙会同谢廷桢、张密等人整理,“大约删者十之三,增者十之二”,于崇祯十二年完工,定名为《农政全书》被刻印出来。所以,陈子龙称徐氏《农政全书》是“杂采众家,兼出独见”,而时人对徐氏的自著文字则极其推崇,以为“人间或一引先生独特之言,则皆令人拍案叫绝”①。由此可见,《农政全书》是一部融前人经验与个人研究、实践的成果于一体的农业科学巨著。

洪武初年立纲陈纪,稳定了新兴大明帝国,奠定了明朝近300年的根基

洪武初年立纲陈纪所面对的形势很特别:除了四川的明氏夏国和云南元皇室梁王政权等尚未归附大明外,北方尚有强劲的顽敌即故元残余势力,仅其“引弓之士”就“不下百万众”。以当时朱元璋的决策思路来看:稳定新兴的大明帝国根基,做好与故元劲敌长期作战的准备。但从根本上来说,元朝灭亡的关键性因素还在于整个大元帝国内部上下腐败、奢靡成风,终致民不聊生,激发了民变。

太湖西部门户长兴的夺得与“长兴侯”耿炳文

张士诚部将赵打虎率领3000精兵迎战,双方在城外展开激战。赵打虎败绩,本想通过西门逃回长兴城里去,但见到耿炳文军紧追不舍,觉得逃回城里去也不安全,干脆一走了之,直奔湖州。这样一来,耿炳文等顺顺当当地占领了长兴,当日缴获战船就有300多艘。所以当听说长兴被攻占的消息后,朱元璋简直就乐不可支了,随后下令,将长兴州改为长安州,立永兴翼元帅府,以当时只有23岁的耿炳文为总兵都元帅、刘成为左副元帅、李景元为右副元帅。

几个宫女胆险些勒死嘉靖皇帝朱厚

>>以杨金英为首的宫女们决定起义趁嘉靖帝熟睡之时,用麻绳勒毙他。谁知在慌乱之下,宫女们将麻绳打成死结,结果只令嘉靖帝吓昏,而未有毙命。在这时其中一个胆小的宫女因害怕,报告给方皇后。方皇后赶到,将宫女们制服、并下令斩首。而且,连当时服侍嘉靖帝的端妃,也一并斩首。

建文帝朱允究竟生死何从

建文帝见大势已去,不得已下令焚宫。顿时火光四起,建文帝携皇后跳入火堆自焚而死。事后,朱棣厚葬了建文帝,遣官祭祀,辍朝三日。而朱棣为了能名正言顺地登上天子宝座,只好把一具烧焦了的残骸当成建文帝的尸体安葬。然而作为建文帝长子的朱文奎却一直下落不明。建文帝不会不知道这段历史。而且,建文帝也没到非死不可的境地。但是,太监们在清理建文帝的尸骨时却没有发现任何一点儿玉玺的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