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嘉靖四十一年(1562)出生于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今上海市)一个商人兼小地主的家庭。他家祖上经商,到父亲时归田务农。他出生时,家道中衰,所以自幼对农业、手工业及商业活动都不陌生。> >   徐光启少年颖悟,“章句、帖括、声律、书法均臻佳妙”。九年(1581)中秀才时,他便以天下为己任。但因家境关系,中秀才后,他便开始在乡间私塾课徒。多次应试不中后,他又到韶州、浔州等地任教。> >   万历二十五年(1597),三十五岁的徐光启由广西入京应试,本已落选,却被主考官焦从落第卷中拾出攫至第一名。又过了七年,即万历三十二年(1604),徐光启中进士,由此步入仕途。这一年,他已经四十三岁。> >   中进士后,徐光启被点为翰林院庶吉士,其间于国家军事经济大政多有建白。北方的后金(即后来的清)进攻明朝,徐光启奉诏选兵练兵。阉党魏忠贤擅权,曾援引徐光启,他不为所惑,引起阉党不满,被罢官闲居,回到老家上海。元年(1628),阉党被除,徐光启官复原职,旋即充经筵讲官。次年,升任礼部左侍郎;三年,升礼部尚书;五年(1632)六月,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与机要;十一月,加太子太保;崇祯六年(1633)八月,加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同年十一月七日辞世。> >   作为明末最著名的科学家,徐光启在天文历法、数学、农业、水利、军事诸方面都有建树,尤其是他的《农政全书》,更是广为人知,对我国乃至世界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由于生活在积贫积弱的晚明之世,水旱虫灾连年不断,这使得一直做着“富国强兵”梦的徐光启对国家大事和农业生产非常关注。他痛心于“唐宋以来,国不设农官,官不应农政,士不言农学,民不专农业”的状况,极力鼓吹发展农业生产。他赞扬战国李悝、等人的“农本”思想,主张“富国必以本业(农业),强国必以正兵”。他不仅多次上疏建议垦荒屯田,兴修水利,更在万历四十一年至四十六年(1613~1618)间在天津买荒地数百亩,开垦为农场,从事农事试验,研究如何在北方地区种植水稻。阉党专权,他回老家上海“闲住”后,则致力于《农政全书》的写作。这项工作开始于天启五年(1625),至崇祯元年(1628)写成,但没有最后定稿。徐光启逝世后,《农政全书》初稿经由江南名士陈子龙会同谢廷桢、张密等人整理,“大约删者十之三,增者十之二”,于崇祯十二年(1639)完工,定名为《农政全书》被刻印出来。> >   《农政全书》共分六十卷,约七十万字。从篇幅上说,这本书是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的七倍,是元王祯《王祯农书》的六倍。全书分十二门:农本(介绍经史典故、诸家重农杂说)、四制(介绍井田、区田及土地利用等)、农事(研究营治、开垦、授时、占候及预测天气之变化和年成丰歉)、水利(介绍我国西北及东南地区的水利、灌溉、水力利用和泰西水法)、农器(介绍作物栽培及粮品加工等用具)、树艺(介绍谷类、蔬果的栽培)、蚕桑(介绍栽桑、养蚕)、蚕桑广类(介绍棉、麻、葛的栽培与加工)、种植(介绍竹木及药用植物的栽培技术)、牧养(谈禽、畜、鱼、蜂等的饲养 ... )、制造(介绍食品加工和日常生活中的某些常识)及荒政(谈如何防荒、救荒)。书中绝大部分材料是从二百二十余种古代及当代文献中辑录来的,自己撰写的文字大约只有六万余字。所以,陈子龙称徐氏《农政全书》是“杂采众家,兼出独见”,而时人对徐氏的自著文字则极其推崇,以为“人间或一引先生独特之言,则皆令人拍案叫绝”①。由此可见,《农政全书》是一部融前人经验与个人研究、实践的成果于一体的农业科学巨著。> >   从内容上看,《农政全书》包括农政思想和农业技术两大方面。徐光启主张用垦荒和开发水利的办法来发展北方的农业生产,力图从根本上改变南粮北运的局面,从根本上革除漕运弊政。另外,他提出对灾荒“预弭为上,有备为中,赈济为下”,应以预防为主。在农业技术方面,他破除了中国古代农学中的“唯风土论”思想,说明通过试验可以使过去在某地被看作是不适宜的作物得到推广种植。另外,他提高了南方的旱作技术,推广甘薯种植,总结栽培经验,总结蝗虫灾害的发生规律和治理蝗灾的办法。> >   徐光启的农学著作除了《农政全书》以外,还有《吉贝疏》、《甘薯疏》、《农遗杂疏》等专业性论著。万历三十六年(1608),长江下游大水,农业歉收。徐光启听说东南沿海有新引进的甘薯可充饥,于是决定在上海试种,但难以藏种越冬。在《甘薯疏》中,他提出了好几种在长江流域甘薯藏种越冬的 ... ,并记述了用甘薯酿酒的 ... 。《吉贝疏》专门谈棉花在我国的传播和栽培。他写这些书,都是为了在中国推广这些作物。可惜这几种专著都已失传,所幸书中的基本要点都收集在《农政全书》中了。> >   徐光启除了是一位出色的农学家,还是一位重要的天文历法学家、数学家和军事家。万历二十一年(1593),在韶州任教的徐光启认识了郭居静,这是他第一次和传教士接触。万历三十一年(1603),徐光启在南京接受洗礼,加入天主教。时值西方耶稣会人士纷纷来华,经过长期试探,西方传教士们认为通过传播科学知识,可以达到更好宣传宗教的目的。徐光启则认为传教士的学问“略有三种,大者修身事天,小者格物穷理……而余乃巫传其小者”②,又认为“其教必可以补儒易佛,而其绪余更有一种格物穷理之学”③,值得中国人借鉴。徐光启向传教士们学习科技知识,其中包括天文、历法、数学等。万历三十四年,徐光启与传教士利玛窦合作翻译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数学名著《几何原本》的前六卷,又译《测量法义》,开翻译西方科学著作之先河。万历四十年(1612),他又与传教士熊三拔合译《泰西水法》,介绍西洋各种水利机械及各种水利工程作法。除了翻译《几何原本》外,他在数学方面的成就还包括对中国数学在落后的原因的研究以及对数学应用的广泛性的论述。> >   作为天文历法学家,徐光启的主要成就是主持历法的修订和编译《崇祯历书》。古代历法是用来“授民以时”的,计算精确与否关系重大。明代先是实行《大统历》,实际上是元代《授时历》的继续。天长日久,已有严重误差。崇祯二年(1629),礼部奏请开设历局,以徐光启督修历法,当时协助的既有中国人如李之藻,也有传教士,如熊三拔、汤若望等。改历工作虽然因明王朝的很快覆亡而没有完成,但徐光启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仍可于《崇祯历书》的编译及他为改革历法所写的各种奏疏中窥见一二。> >   晚明积贫积弱,颇受倭寇及后金的侵扰,一贯视天下为己任的徐光启自然也会把部分精力放在军事科学技术的研究上。在“安边御虏”的思想指导下,他为国选兵、练兵,撰写了诸如《选练百字诀》、《选练条格》、《练艺条格》、《束伍条格》、《形名条格》、《火攻要略》、《制火药法》等一系列条令和法典,供军队急用。> >   注释> >   ①明刘献廷:《广阳杂记》。> >   ②《刻〈几何原本〉序》。> >   ③《〈泰西水法〉序》。

徐光启修《农政全书》的故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儒学抑或「 ”天学”:明末清初的中国知识分子,到底如何选择?

    16世纪后期的大明尽管外有女真人入侵,内有农民叛乱,但在表面上依旧是「”歌舞升平”。谁也无法预料到仅仅几十年后后金的铁骑便会攻破山海关,与李自成的闯军一起将帝国覆灭。但此时的大明社会已经出现了一些征兆与变化,即西方天主教传教士第一次大规模的来华进行传教活动,并将西方先进的科技与...技术带到了中国,而这种现象在几百年后会再次出现,不过不再是以和平而是以暴力的形式出现。上海徐汇区最大的天主教堂一、传

  2. 他是欧洲人,在清朝坐过牢,后受康熙信任,身居高位

    说起清朝,很容易给人一种「”闭关锁国”的印象。其实在清朝前期,中外之间存在交流互动,甚至连皇帝都对西洋充满兴趣,许多外国传教士还在朝廷身居高位,南怀仁就是其中之一。他是比利时人,曾担任清朝的工部侍郎,还为康熙讲解过几何学与天文学。南怀仁比利时博士,不远万里来清朝工作1623年,南怀仁出生于比利时,十二岁时进入耶稣教会读书,十七岁进入鲁汶大学艺术学院学习。鲁汶大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教会大学之一,在此学

  3. 清代最成功的「 ”中外合作”——史说清宫造办处玻璃厂

    关于清官造办处玻璃厂的沿革,已有学者对其进行了仔细的梳理。造办处玻璃厂负责为皇室...御用玻璃。清官档案资料显示,至迟在雍正年间,博山的工匠已经被招募到京城玻璃厂工作。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玻璃水丞清宫造办处玻璃厂的成立跟外国传教土密切相关。目前传世玻璃器中能确定为康熙朝的仅有六七件,器形主要是水丞和瓶。

  4. 「 ”春节”历史才100多年?民国时还曾被禁止,这是为什么?

    大家知道,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所以在许多人的认识里,春节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5. 尼布楚条约为什么用拉丁文签订?

    有些人说康熙大帝不是中国人,签订对外条约不用汉文,用拉丁文,满文。尼布楚条约,正式文本是三种文字,拉丁文,满文,俄文。拉丁文为中俄双方认可的版本。说尼布楚是中国领土,当然是索额图歪曲历史。尼布楚条约签订以后,康熙派图里琛经由西伯利亚,到达伏尔加河,访问土尔扈特部阿玉奇汗。阿玉奇汗六次签订对俄条约,俄国以为可以安抚他,但阿玉奇汗六次撕毁,依旧侵犯沙俄。

  6. 来自西方的God,中文到底该怎么译?晚清各教派曾为此大战数场

    在英剧或美剧中,经常能看到「”God”这一词,中文字幕常用「”天”、「”神”、「”主”、「”上帝”等字词来表示,大家也不会过分追究这些字词之间的差异。但回头看晚清时期传教士对《圣经》中「”God”的翻译,却是争议不断。今天,我们一起看一看晚清时期,「”God”汉译之争。圣经一、天主教的翻译唐朝时期,景教传入中国,当时的传教士翻译造物主一词时,时不时会借用道教、佛教中的「”天尊”、「”佛”等字词来表

  7. 康熙为什么禁止洋人传教?或许答案跟你知道的不一样

    话说,1721年,也就是清康熙六十年,康熙皇帝发布了一道上谕:以后不必西洋人在中国行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这道圣旨一发,就划了一道界线。从此,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住着可以,但是不能传教了。这个政策一直到...战争,这都是清朝的基本国策。过去,我也多次看到这个材料。中国闭关锁国啊,排斥外来文明啊,拒绝和欧洲交流的铁证啊。这还能有什么别的解释吗?

  8. 西方传教士是如何,从难以融入到改变我国的历法的呢

    近代传教士带着传播「”福音”的目的来到中国,想用罗马天主教来改变这个强大的、根基深厚的、高度发达的文明大国。他们从最初难以融入到后期改变了中国的历法,这其中究竟发生了哪些事情?网络图片从晚明到清初,北京宫廷里的耶稣会士,一直想用罗马天主教来改变中国—这个强大的、根基深厚的、高度发达的文明大国。但这批耶稣会士失败了。他们的追随者—19世纪的新教传教士随后也失败了。仿佛唯物论的共产主义注定要改变渐趋腐

  9. 葡萄牙发现2封信,专家:崇祯如果不死,历史会将改写

    而占领澳门的葡萄牙人也同意了皇帝的请求,派人来资助明朝。这30多葡萄牙人跟着明军反扑清军,不明就里的清军被打败,北京周围四城又回到了明军手里。但徐光启不甘心,他再次上书皇帝,请求直接找两百葡萄牙人对抗后金。后来,有一些学者发现了这一情况,包括当时的书信往来,不禁感慨:如果这300多训练有素的葡萄牙军队来到阵地前,加上他们对火炮的熟练运用,明朝的历史也许会改变。

  10. 一个埋地下千年石碑,记录一些西方传教士,不为人知的陈年往事

    一个记载基督教传入中国历史的石碑,不仅让我们了解基督教早期在中国的传播,更给那些虔诚教徒们讲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陈年往事。当年,这座险些被外国人盗走的唐代《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却早已不见踪迹。因此,她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力,也是景教在中国再次顺利传播,有了良好的基础。

随机推荐

  1. 冬至该吃的瓜果蔬菜

    很多人认为冬天是养人的季节,物美质丰,蔬菜就在其中之列。聪明的“煮妇”也会给家人献上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蔬菜佳肴。高血压患者,如果有头晕目眩、心悸耳鸣者,经常吃梨,可减轻症状。

  2. 梦见自己参军成为一名士兵是什么意思 代表什么 好不好 有什么征兆

    女人梦见士兵,意味着身体存在某些疾病,可能无法生育。梦见自己参军成为一名士兵,意味着你的收入会有所增加,现实生活中的你自己的努力攫取了第一桶金。弗洛伊德的观点则认为,梦见士兵,表达了强烈的性冲动。梦见地士兵交朋友,表示你有忠诚可靠的朋友,他们不会出卖你。梦见士兵站岗,这是提醒你工作和生活中要提高警惕,防备有小人作乱。

  3. 望帝化鹃(二)

    望帝就叫鳌灵去治理洪水。望帝虽然隐居了,但仍然关心百姓的生活疾苦。望帝生前爱护人民,教人民怎样种庄稼,死了以后,还惦念着人民的生活,所以他的灵魂化做了杜鹃鸟,杜鹃鸟的另一个名字就叫做杜宇。鳌灵称帝后,王位一直传到十二世。这时,那望帝灵魂变化的杜鹃鸟,眼看故国破灭,无计可施。

  4. 婚礼仪式开始前的婚礼音乐推荐

    婚礼仪式开始前的婚礼音乐推荐婚礼仪式开始前的婚礼音乐推荐1梦中的婚礼(钢琴曲)2爱的旋律(钢琴曲)3查理德(轻音乐)4ISwear(westlife)5Forever6爱的协奏曲(钢琴曲)7.youraisemeup8.Ido(cherishyou)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5. 幽灵船真实存在这个世界吗?幽灵船到底是否存在

    幽灵船,也就是在海洋上漂泊的弃船,而对于幽灵船的传说,一直都在不同的时代都会有这不同的说法,而这些是否真的存在在这个世界上的呢,那么幽灵船真实存在这个世界吗?幽灵船到底是否存在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幽灵船真实存在这个世界吗?幽灵船到底是否存在幽灵船是什么真的存在吗日本共同社称,日本海上保安部表示,3艘船长约12至14米,其中两艘船船身写上“...人民军”等字样,但相信只是普通的渔船,船内堆积

  6. 巧立名目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qiǎolìmíngmù【解释】变着法定出一些名目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出处】清·昭梿《啸亭杂录·卷三·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乃星使临工,以为巧立名目,不容申辩。”【例子】向企业巧立名目收费的做法是不利于企业发展的。【近义词】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反义词】实事求是【相关】百度“巧立名目”

  7. 千古中医故事——华佗篇(上)_王立群

    华佗,又名旉,字元化,沛国谯人,东汉末杰出医学家。为人性情爽朗,淡泊名利,据史料记载华佗着有《枕中灸刺经》等多种医书,可惜均佚。也就是说,人们在心目中,把华佗当成了神医的代称。据史传的记载,华佗字元化,名字叫旉,他是沛国谯人。这是华佗预知陈登三年以后疾病复发身亡。华佗能够料定这个病人的生死。华佗走后李将军妻子的病有所好转,但是过了一百多天,病又发作了,没办法,又请华佗来看。

  8. 梦见老院

    周公解梦梦见老院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老院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9. 「 ”靖康之难”与「 ”土木堡之变”给汉民族带来什么样的不同影响?

    「”靖康之变”发生在北宋靖康二年,金军在大将完颜宗望、完颜宗翰的带领下,攻破宋都城东京(开封),将宋廷宫内财物洗劫一空,俘获宋徽宗赵佶(1082-1135年),、宋钦宗赵桓(1100-1156年)二帝,掳走皇室宫妃、皇族、各种工匠3000余人,史称「”靖康之变”或「”靖康之耻”。「”土木堡之变”发生在明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1427-1464),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御驾亲征西蒙古瓦剌部。当明朝

  10. 东奔西撞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dōngbēnxīzhuàng【解释】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出处】明·高濂《玉簪记·依亲》:“骤然起兵戈,扰攘。卷尘飞,东奔西撞,娇儿拆散知何往?”【例子】无【相关】百度“东奔西撞”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