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

老照片:60年代真实的大寨村,在充满希望的田野上

大寨村之所以名闻天下,是因为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村里出了个陈永贵。在他的领导下,大寨村民自力更生、战天斗地、艰苦创业,重新安排家乡的山河面貌,从而引起了世人的景仰。而在陈永贵之前,大寨几乎没有在历史上留下什么印记。

中国农村土地将何去何从

"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开始的改革就是从农村的土地开始的,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我们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向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历史任务转变。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发展的艰难岁月和它即将何去何从。撂荒土地将何去何从土地费力丧失。农村土地耕作者的后续力量不足。

面积仅中国一个省大,人口却近亿,越南为何还能大量出口大米?

越南人口非常多,国土面积却只有33万平方公里,和我国的云南省差不多大,却有将近一亿的人口。中国人吃大米的历史相当悠久。而越南作为占城稻的故乡,能够每年出口大米也就不足为奇了。目前,越南大米的年产量大约为4500万吨,其中10%用来出口,每年能够为越南带来约20亿美元的收入。

珍贵老照片:农村老物件,无比怀念

农村的土坯房已经不在农村老物件,城里人的世界看不懂,其实慢慢的很多农村人也看不懂了。犁与牛在一起,就叫牛耕。牛耕从西汉开始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才从中国这片土地上慢慢消失,延续了2000多年的历史。簸箕,农村人常用的老物件。铡刀,农村用来铡草喂牛,现在它已经进入博物馆了,因为农村已经不需要牛了。

AI+农业:智能农业系统让中国农业不再靠天吃饭

同时,农业也是人与自然不断斗争进步的产物,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谁能率先采用更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克服自然条件,谁就能在政权竞争中取得先一步的优势,中国几千年的古代文明历史几乎都是在围绕着农业在演化变迁。

古代中国为何总是北患重于南患?

南轻北重▼▲校/二氧化碳画/一条人文主义狗图/地缘谷古代中国往往北患重于南患,匈奴远比越南等国有侵略性。在古代,罗马帝国因为气候和地缘形成的莱茵河-多瑙河一线,除了河流之外,无险可守,但中国得天独厚,拥有众多山脉可以作为北方和西方的屏障。东北平原▼因此无论是蒙古高原还是青藏高原,对于关陇地区都有居高临下之势,入侵有很大的优势。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降水和气温对意大利农业的影响

意大利农作物分布气候冲击对于农业产出有怎样的影响?相关研究发现,干旱和高温等气候对于农业生产力有负面影响。本文所采用的因变量来自1900~2014年意大利7个省的两种粮食的年度数据,以单位面积的产出重量作为衡量农业生产力的指标。横轴为时间,从上到下分别代表米兰、罗马、巴勒莫。图二意大利不同地区的温度。而且农业生产遭到负面冲击之后,回复的速度相当之慢。高降雨量和低温对农业生产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