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物

「 ”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招儿,为何只有曹操成功了?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千秋远要论《三国演义》中,最有天下格局的战略谋划,那非「”挟天子以令诸侯”莫属。正是这条大计,决定了中国北方的统一。熟悉三国故事的朋友都知道,这条妙计是曹操的谋士毛玠进献的,原话是「”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堪称曹操版的「”隆中对”。一、毛玠有必要说一下毛玠这个人。毛玠这人在正史里是个文官,后来给曹操当过人力资源总监(东曹掾),按说这是个肥缺,可他

曹魏卞夫人:曹操背后的女人,为何能得奸雄认可

曹操夫人卞氏,一个与奸雄高度契合的女子,能成为曹操的正配,绝对不是个花瓶。卞夫人的贤德和能力被曹操非常认可,成为正室的不二人选。曹操以王之名行帝之实,该选继承人了,曹操选中了卞氏所生的曹丕。卞太后孙子曹叡继承帝位,卞氏又变为太皇太后,成为曹魏政权第一位太皇太后。建安初,丁夫人废,遂以后为继室。卞氏在节俭这件事上与曹操配合的默契,基本上是夫唱妇随,也是卞氏支持曹操

关羽荆州之败,并非 ... 失利,史学专家用4字准确总结

魏蜀吴三国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地带,便是荆州。荆州,原是刘表的地盘,当时尚是富庶之地,是各地士族投奔和百姓纷纷前往避难之地,比如被誉为三国第一牛人的水镜先生也曾隐居荆州之地。但是此地的情况,在刘表死后,发生了逆转,战火迭起。先是曹操统兵攻打,虽刘表的继承人刘琮选择了投降,但荆州还是被分裂了,以刘备和刘琦为代表的一支残余力量仍控制着江夏等地。

袁绍集团的分类瓦解,带给曹操怎样的启示?难怪他要 ... 杨修

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与之齐名的另外两场战役分别是: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这三场战役可以说是三国时期三个重要的转折点,对天下走势产生了极大地影响。袁绍败给了自己袁绍和曹操在少年时期便相识了,同是京城中的勋贵子弟,自然会多有交集。不过相比于曹操,袁绍要更有优势,袁门四世三公的显赫,是东汉末年其他家族望尘莫及的,而曹操虽然也有不错的家世背景,宦官之后的标签却是羞于提起的。

刘禅投降曹魏后,晚年是如何度过的?

"以督促刘禅以史为鉴,学习如何从政。大体就是先"表扬"一下刘禅的识时务,主动投降,再给刘禅许诺一下他可以从曹魏得到的好处。不仅刘禅本人在曹魏受到了优待,跟随他北上的家人和蜀汉旧臣,不少人都在曹魏有不错的发展。刘禅的后代中,先后有三人担任都尉,五十多人被封侯。不过后来有学者认为,刘禅主动投降为掳,其实是在为原蜀汉军民争取生机。相比于国相诸葛亮的政绩,刘禅这个君主反倒是亡了国,这确实是他为政不善。

隆中对后,刘备不重用诸葛亮,这背后显示的是刘备对人性的了解

只要稍微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三顾茅庐的故事,毕竟这是刘备与诸葛亮的「”鱼水”之情的开端,更是名闻天下的「”隆中对”起源。刘备是在袁绍与曹操进行官渡之战时,南下投奔刘表进军新野,也就是建安六年。到建安十三年刘表病死,也就是说刘备在荆州刘表那里呆了大约7年的时间。刘备这七年真是悄无声息度过过的吗?我看不见得。《三国志·先主传》说刘备一到新野,就开始收拢人心,使得「”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至于陈寿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