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淞沪会战:只因南京的一封电报,中国军队痛失进攻良机 中国军队进入了上海及其附近预定阵地。致使军事计划耽搁,给了日军从容部署的机会,中国军队痛失进攻良机。10日召开的日本内阁会议上,海相米内表示尚待判明真相,并希望派遣陆军部队。13日上午9时,日本内阁会议正式作出了向上海派遣陆军部队的决定。中国方面在平津陷落后,军事当局认定日军向上海进攻不可避免。因此,中国方面对于作战的准备较日方更为积极充分,中国军队决定采取“先发制敌”的方针,主动向驻沪日军发动攻击。
轰动民国的杨杏佛遇刺案 杨杏佛杨杏佛遇刺80周年,恰逢宋庆龄诞辰120周年。时针指向清晨8点30分,杨杏佛的座驾驶出院门。这就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杨杏佛遇刺案。杨杏佛则倒在血泊中。宋庆龄针对杨杏佛案所发表的文告,新中国成立后被收集在《宋庆龄选辑》中。宋庆龄提到,杨杏佛生前收到很多封恐吓信。杨小佛则称,蒋介石原本想让杨杏佛出国,脱离民权保障同盟,但杨杏佛没有同意。
《万国公报》是一份怎样的报纸?它对晚清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874年,《教会新报》被改名为《万国公报》,仍然是每周一期。改名之后,林乐知将多数版面用于报导新闻,希望将《万国公报》的受众扩大到社会的各个阶层。次年同文书会决议重新发行《万国公报》。新的《万国公报》主要的目标读者是官僚士大夫,期望通过《万国公报》影响中国的统治阶层。《万国公报》不仅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也对于戊戌变法及清末新政等晚清的变法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牛兰事件是怎么回事 牛兰事件牛兰事件,之所以扑朔迷离,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弄不清牛兰夫妇的真实姓名。能对此作出解答的当属牛兰夫妇唯一的儿子吉米。从现有资料看,牛兰夫妇被捕的主要原因是连续发生了两次意外事件。警方力图从嫌疑犯所持的护照入手,查清牛兰夫妇的来历。比利时驻沪领事否认牛兰夫妇比利时护照的真实性,瑞士领事则对牛兰夫妇的瑞士籍不置可否。但此举未能成功,两人返回上海后牛兰迅速将他们送上外轮
中国近代吃什么 近代饮食的变迁 由封闭走向开放近现代长江流域的饮食文化是率先由封闭走向开放,不断适应时代潮流的地域饮食文化,从而带动了中国饮食文化的近代化的进程。辐射效应近现代长江流域饮食文化的发展变化是以长江中下游的对外通商口岸为中心,逐渐向周围地区影响和辐射的。近现代西方饮食文化由上海登陆,并广泛传播,在经过了一段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相冲突的过程后,正逐渐融合于中国饮食文化之中。
民国的圣诞节怎么过:民众逛百货、通宵跳舞、吃大菜 欧美国家最为流行的节日——耶稣圣诞节,被开埠后定居上海的外国侨民带入上海,并由此推至全国,掀开了它进入华人世界的序幕。上海人民通过观察租界里洋人放假、装饰及弥撒等节日习俗,对耶稣圣诞节有所了解。1929年12月25日的圣诞节,长沙海关署税务司的摩尔根发出布告,允许海关工作人员在圣诞节这一天休假。20世纪30年代以后,耶稣圣诞节俨然成为一个常规的节日,形成了以逛百货、通宵跳舞、吃大菜为主的娱乐狂欢活动。
中国房地产开禁最早的城市,竟然是这里 | 地球知识局 >权力之巅还是钢铁牢笼>上海这个中国近代化窗口城市房地产行业的百年变化,似乎就是中国房地产发展历史的缩影。工商业的发展,人口和财富的聚集,使房地产市场稳固,并在这一阶段逐步形成独立的行业。由于房地产业主成为最大纳税人,所以公共租界与法租界的董事会成员也大都是著名房地产商,双方的利益被牢牢绑定。
孙维世感恩周恩来夫妇:爸爸妈妈是种光明磊落的爱 孙维世与周恩来夫妇资料图本文摘自:中新网,作者:佚名,周恩来要求革命后代不要成潦倒没落的“八旗子弟”周恩来侄儿周尔均撰文《把所有的心装进你心里》以怀念伯父。文章称,周恩来对亲属要求十分严格,他要求所有革命后代,切不要像因为有“吃不倒的铁杆庄稼”而最终潦倒没落的“八旗子弟”。她从小因战乱被寄养在上海乡下,爸爸妈妈非常想念她。经过辗转跋涉,她终于到达张家口与爸爸妈妈一家团聚。周...是我敬爱的伯父。
蒋介石为何钟爱1943年拍的大元帅戎装:老得非常快 光华的服务对象是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军政要人,总统生日、...会议,国共谈判、就职典礼……小学徒发现了师傅拍的蒋介石照片1947年9月的一天,16岁的无锡小伙子周培良来到南京,进入一家名叫光华的照相馆当学徒。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和宋美龄举行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