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临灭亡的明朝为什么能战胜崛起的英国?(明英战争) 对于中英战争,人们大多会很自然地联想到1840年的...战争,那是一段充满了屈辱悲愤的历史,腐朽封闭的满清...的「”天朝美梦”被「”弹丸小国”英国的舰炮一举轰碎。很多人都以为,中英...战争是中英两国的第一次交手,而不知,早在...战争的两百年前,公元1637年,明朝就曾和英军发生过冲突,并最终由明朝获胜,史称明英战争。公元1637年的明朝是什么样的?是的,濒临灭亡。当时,自熹宗手中接过帝位的崇
清军入关前的真正实力:控制的地域比明朝更广,军队比明朝更强 清朝在入关之前尚处在落后的奴隶制时代,八旗的旗主、贵族都是奴隶主,而普通旗民也大多拥有劫掠来的奴隶。而这种以劫掠人口、财物为主要目标的战役,清朝在入关前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过多次。其次,清朝控制的地域面积:整个东北加上内外蒙古,单纯从土地面积上看,比明朝只多不少。
明朝太后救下努尔哈赤30年后,大明被清灭掉,诞生了一种民间美食 明朝太后为何会得到清朝皇帝的供奉?公元1563年,十九岁的李彩风为裕王生下了一个儿子朱翊钧。朱载垕本与皇位无缘,只是造化弄人,嘉靖皇帝膝下共有八个儿子,驾崩时仅有朱载垕一人在世,于是他成了新皇帝的唯一人选。而与此同时,母凭子贵的李彩风也被晋升为皇贵妃。朱载垕即位后,将朝政交由朝臣们处理,自己终日在后宫中嬉戏游乐,可就是这样的放任自流,居然还取得了卓越的革新成效。
从纨绔子弟、道士、木匠。明朝皇帝经历了什么? 明朝是中国历史比较特殊的一个时代,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诞生了无数的帝王。但奇葩皇帝最多的还是明朝。整个大明朝除了少数几任皇帝比较勤勉之外,其他的皇帝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无厘头。
苗疆播州之战:20多万明军围剿杨家将后人,724年的杨氏土司终结 播州土司的...城堡海龙屯开篇语:播州之战,终结杨氏土司724年的政权。但是在清朝之前,也就是明朝万历年间,贵州一个强大的延续了724年的杨氏土司政权就被明军给灭亡了。杨氏土司还多次打败了明军,最后李化龙带着多省20多万的明军围剿,苦战114天,才最终消灭了杨氏土司,可以说是代价惨重了,耗了大量的财力人力,影响深远。
明清时期东北地区领土范围变迁整理 清朝疆域全图17世纪时,沙皇俄国开始逐步东侵,建立知名地,并侵入东北地区,当时清朝的康熙大帝与沙皇俄国打了一个雅克萨战争,收复了大量失去的土地,是清朝对外少有的大胜仗。自此,中国东北地区外兴安岭以内,东至库页岛仍然牢牢的在中国的掌控范围之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出海口对东北并不占主要地位。
董元奔|明朝遗民鸿儒相同的时代感伤和不同的人生选择 急剧变幻的时局在明朝遗民大儒们的心中留下了各不相同的投影,但是时代根本不给他们关于何去何从的长期思考,这些大儒遂分化、集结,形成三派。隐居期间,明朝遗民抗清派大儒带着对大明王朝深深的眷恋之情,在自己的诗词中反复吟唱着时代的哀歌。
怎样理解"清朝奠定了中国疆域"?——中国版图历史的再认识 新版的历史课本中,如此说"清朝在前代王朝的基础上奠定了中国的疆域"。这个定义很有意思,我们不妨来看看工业革命的定义。"工业革命是由瓦特改良蒸汽机导致一系列技术革命",这句话通常是这样说吧。所以国际上定义,正是瓦特的创造使蒸汽机迅速地发展。因此瓦特是工业革命的划时代人物。
崇祯朝最后一次派兵「 ”讨贼”,如同儿戏,大明朝不亡真是没有道理 1644年1月1日,李自成在长安称帝,建国号为大顺,其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取代大明。大年初三,按照我国的传统,还是过年的时间,李自成就迫不及待发兵向北京进发。一路则由刘芳亮带领,从黄河北岸进攻怀庆、张德、保定,欲从南路威胁京师。李自成兵锋所指,山西的州府纷纷陷落。崇祯不断接到前线失败的战报,于是召集群臣商议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