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战

阿拉曼战役:隆美尔只用假坦克就打得英军连连撤退?

英国首相丘吉尔形势危急的盟军和成天担惊受怕的英国人民急需一场胜利,来振奋人心。阿拉曼是英军在埃及最重要的防守据点。阿拉曼以东是英军,以西则是德国的非洲军团,此时的英军和德军正僵持在这里。。一旦德军突破阿拉曼,很快就能占据通往中东的要道苏伊士运河。可以说,阿拉曼战役的结果,足以决定北非战场的局势。正是因为阿拉曼如此重要,希特勒和丘吉尔对这一仗都十分重视。

民国命最硬高官,遭六次暗 ... 无恙, ... 绕他走,最后被鸡骨头噎死

民国乱世,军阀混战,城头变幻大王旗,你方唱罢我登场,更为让人震惊的是,掌权者为排斥异己,树立自己的权威,大量收受黑金、倚重黑道、暗...行刺,特别是蒋介石,凡属有他"动不了"的人,最直接见效就是想方设法让其消失,采用下三滥的暗...手段,培植了令后人闻之色变的军统、中统之类的组织,与青帮、斧头帮之类渣滓挂钩,遭到无数人的唾弃。今天,我们就谈谈蒋介石统治时代,他最得力的助手宋子文遭六次暗...的事情。

蒙古帝国是最大的国家吗?这个国家却比蒙古多出1000万平方公里

纵横亚欧的蒙古帝国这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应该就是成吉思汗所建立的蒙古帝国。蒙古帝国在最鼎盛的时期疆域面积达到了恐怖的2400多万平方公里,包括了整个中亚、北亚、西亚、北欧、东欧大部,以及东亚除南宋和日本外的所有地区,几乎将整个亚洲收入囊中,可见其辽阔程度。蒙古帝国的铁骑一度踏遍整个亚欧地区,在其伟大领袖成吉思汗的带领下肆意纵横,刀锋所触之地人人闻之色变。

蒋介石和孙中山都不是原名?原来这两位名人的人名都叫错了

"以"中正"为名,以"介石"为字更改了自己的名字。从这时候起这蒋介石的大名慢慢的被传开。孙中山的名字绝对是家喻户晓,可是很有意思的是其本人从来就没用过这个名字。而且,凡是正规的档案之中不论是清朝的还是在民国的,都没有出现过这个名字。

淮海战役 ... 后来为何撑不住:蒋介石竟连一个军的援兵都派不了

1948年11月28日,蒋介石电令杜聿明至南京开会。杜聿明认为,要打开目前僵局,只有增兵一途。有了兵,他才能变换战术和出奇制胜,典型的例子就是碾庄战役中出击潘塘。到了南京之后,杜聿明才知道,由于华野四处进行牵制,增兵的要求根本不可能实现。

苏联元帅丧师失地,莫斯科险些失守,朱可夫却执意救他一命

苏联卫国战争三大悲剧苏德战争初期,德军对庞大苏联的攻势基本上是碾压的。巴甫洛夫大将因为指挥不当,后被处决。此战苏军201个师崩溃,英国估计苏军100万人被俘,德军公布这一数字为160万。基辅战役,1941年7月7日,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发动基辅之战,苏军最高统帅部再次错误判断形势,导致基辅65万大军被摧毁。铁木辛哥元帅乘坐飞机逃走,基尔波诺斯上将等苏军高级将领战死。

蒋介石想趁重庆谈判扣押 ... 为何后来又回心转意?

来源:《北京日报》...8月24日给蒋介石的第三次复电...、周恩来、王若飞与张治中、赫尔利在延安机场合影毛主席赴重庆谈判,离开延安时在机舱门口挥手致意「”弥天大勇”。1945年...亲赴重庆谈判时,著名民主人士柳亚子曾经如此赞叹。「”...与...代表会谈纪要”(俗称「”双十协定”)延伸阅读:重庆谈判前后蒋介石内心的纠结:是忍耐还是拘留?重庆谈判发生在国家前途命运的紧要关头。经过8年浴血奋战,英

蒋介石逃到台湾省后, 为何会对白崇禧和阎锡山二人有截然不同的态度

蒋介石到了台湾省以后对白崇禧和阎锡山两个人不同的手段和态度,取决于他们之间的利益和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首先先说明一点,蒋介石赴台后对阎锡山并不是真的一直非常友好。只是跟白崇禧相比,看上去关系较为缓和。到了台湾省之后阎锡山动作非常大,举办各种宣讲活动,老蒋当然也会对他不满,所以才会将他的人全部换掉,本想吓唬一下老蒋辞职,结果被老蒋顺水推舟,解决了一大难题。

除了中印、中越冲突, 这场大战却没人提及

建国后,我国先后曾打了少数几仗。大多数人比较熟悉的是中印、中越、中苏之间的冲突,但是其实建国后曾经有过一场大战,但是现在几乎没人提过了,那就是1960~1961,中国出兵金三角与缅甸一起打击...残余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