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1948年11月28日,蒋介石电令杜聿明至南京开会。杜聿明认为,要打开目前僵局,只有增兵一途。有了兵,他才能变换战术和出奇制胜,典型的例子就是碾庄战役中出击潘塘。到了南京之后,杜聿明才知道,由于华野四处进行牵制,增兵的要求根本不可能实现。

(电影《大决战2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28日,蒋介石电令杜聿明至南京开会。 杜聿明认为,要打开目前僵局,只有增兵一途。有了兵,他才能变换战术和出奇制胜,典型的例子就是碾庄战役中出击潘塘。 到了南京之后,杜聿明才知道,由于华野四处进行牵制,增兵的要求根本不可能实现。 顾祝同咧着嘴,丧气地对杜聿明诉苦:「 ”老头子也有困难,一切办法都想了,连一个军也调不动。” 杜聿明听了倒抽一口凉气,没有后备部队,别说无法解救黄维,徐州都不一定保得住了。 (电影《大决战2淮海战役》) 接着开作战会议,郭汝槐已经事先拟好了作战计划,他对着「 ”敌我态势图”侃侃而谈,建议杜聿明避开徐州以南华野的阻击正面,向左翼发展,穿过两淮,与蚌埠的李延年会合。 两淮皆为水网地区,河川纵横,乃大兵团行动的死穴,而且苏中还是华野的老根据地,就算没有正规军,民兵游击队也够杜聿明喝上一壶了。 杜聿明听着听着,实在忍不住了,不由大声质问郭汝槐:「 ”在这样河流综错的湖沼地带,大兵团如何运动,你考虑过没有?” 杜聿明的突然发问引起会场上一阵哄笑。有人问杜聿明:「 ”你的意见如何?” 杜聿明笑而不答。事实上,他已经有了一套方案,只是不能当着「 ”郭小鬼”的面说罢了。 (电影《大决战2淮海战役》) 杜聿明的动向和去留,始终是粟裕最为关心的一件事,但由于杜聿明的方案没有当众公布,一时无法通过内线获取相应的准确情报,只能进行推测。 11月28日这一天, ... 致电总前委和粟裕,指出在黄维集团被歼灭之后,杜聿明有弃徐州南逃的可能。 通常情况下,应该是这样,不过粟裕估计,杜聿明不会等到那个时候。 蒋介石在后方已无机动兵力,这也就意味着,一旦徐州被围,杜聿明不可能再指望别人来捞他,依杜聿明的个性,一定会及早为自己筹划,所以他在徐州困守待援的可能性非常小,提前撤退的可能性非常大。 (电影《大决战2淮海战役》) (节选自关河五十州《战神粟裕》) 实体书《战神粟裕》已出版上市。 战神粟裕(白金纪念版) ¥41.4 购买
本文标签:杜聿明淮海战役蒋介石中国近代史抗日战争历史世界大战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