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北府军:生于内乱、起于危亡,摧折于踌躇,但枪杆子终出政权 东晋的权力生态,不是皇帝政治。于是,北府军的前身京口兵或扬州兵,便孕育而生。平定王敦之乱,以郗鉴为代表的郗氏家族出力最多。在东晋内乱过程中,北府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却始终没能成为政治力量。之后,刘牢之再率北府军平定吴恩叛乱,稳定了东晋局势。而洗牌的结果就是北府军开始取代士族政治,成为权力游戏的主角。
一地鸡毛的东晋北伐:胡人不足畏、 ... 非羔羊,各怀鬼胎是症结 战争是灾难,但战争同样是锻钢的火、砺剑的石。遭逢汉末乱世、历经三国归一的华夏子孙,并非胡人屠刀下的待宰羔羊。活下来的人,双手磨出了茧、丹心锻成了钢。...的是司马皇室,清谈的是士族大夫。但中原百姓已经看惯了死人、流干了眼泪。但是,却有硬骨头的中原英雄,他们要北伐。祖逖,范阳遒县人,即今天的河北涞水,年少之时就是游侠作风、志向豪迈,闻鸡起舞说得便是祖逖。
东晋北府军的内部鏖战:惊险堪比长安十二时辰的江陵一日 而进入刘裕时代,北府军则是权力游戏的玩家。然而,英雄不止刘裕一个,北府军也不止刘裕一个领袖。桓玄篡位之时,大肆...戮北府旧将,这对北府军造成了极大的削弱。刘牢之时代的北府军,从上到下都姓刘,这是一个独立的建制。第一个是刘裕为代表的北伐军中下级军官,这是最纯正的北府军势力,是一群没被桓玄戮...的北府将领。
唯一投降过两个国家的亡国君,在新朝屡次担任高官,安享晚年而终 文/格瓦拉同志亡国之君的命运大都很不堪,不是死于非命,便是忍辱偷生,在亡国后依然能保持荣耀者,简直是「”凤毛麟角”,而前凉的亡国君张天锡便是其中的典型。不仅如此,张天锡先后投降过两个国家,在亡国君群体堪称绝无仅有。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位传奇人物。前凉属于十六国政权,强盛时割据凉州、西域,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向晋朝称藩,但第八任君主张祚在位时,却一度称帝。张天锡是前凉第十位君主,文王张骏的幼子,桓王张重
动员长达十年,苻坚的家底都押上了!详解前秦伐晋前的双方局势 谢玄乘胜推进,移师三阿,城下一战解围。秦军退路被截,辎重全失,被晋军围攻全军覆灭,彭超、俱难仅以身免。但晋军并没有反攻彭城。消息传至长安,苻坚大怒,槛车收彭超下廷尉候审,俱难削职为民。东部战线稳定在徐州以南、淮水以北一线。桓石虔乘胜追击,拔管城,俘斩秦军1万7千余。次年十月,桓冲命扬威将军朱绰进逼襄阳以探虚实,焚秦沔北屯田,掠徙600余户而回,此事后苻坚开始在朝廷议伐晋。▲前秦伐晋路线图,图/网络。
比较淝水之战与晋灭吴之战,我们就能知道苻坚为何不能统一天下 公元189年,董卓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这便是汉献帝。不久,董卓毒死何太后,独霸朝政。随后地方群雄纷纷割据自立,对抗董卓,东汉名存实亡。公元589年,杨坚派杨广率大军攻入南陈首都建康(今南京),南陈亡,隋朝重新统一天下。两次成功公元280年,西晋灭吴。三次失败公元208年,曹操败于赤壁之战公元383年,苻坚败于淝水之战公元450年,拓跋焘止步于瓜步之战成功的案例总是相似的,失败则各有各的不同。
一统北方且能与东晋抗衡的前秦,为何会如此快速亡国 前秦建国之初,就能够在与东晋抗衡之际顺利征服北方所有部落和领土,可见发展之速和势力之大,但不可思议的是前秦在史上仅存活44年,彷如一颗冉冉升起的巨星突然陨落,留下后人的一阵叹息。因此,对于此次战争苻坚抱着必胜的决心。过于轻视敌人的结局往往都是失败,前秦也不例外,淝水之战以东晋全面胜利告终,这次的战败对于前秦而言不仅是失去一些重要城池这么简单,也直接将前秦推向灭亡的深渊中。
平民英雄刘裕北伐南燕:新势力的「 ” ... 贵族”完胜胡族的精骑践踏 文/减水书生图/来源网络你好,我是减水书生,与您一同品味历史、感悟思辨。淝水之战后,东晋经历了10余年国家内乱。以刘裕为代表北府军势力,成为一股新鲜血液注入到东晋的权力系统。连年累月的内乱是东晋权力格局重新再造的内因。如果说内因是主因、是根本,那么东晋内乱确实很主要、着实很根本。
辟谣淝水之战:东晋7万胜前秦87万?兵力真如此悬殊东晋早灭亡了 特别是淝水之战,作为软弱的南朝对强盛的北方政权少见的空前大胜,更是被人津津乐道,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东晋以7万多兵力战胜前秦87万大军,兵力对比达1:12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东晋在淝水之战中虽然做到以少胜多,但双方兵力并没有夸张到1:12。在以往的说法中,基本上对秦晋这两组兵力数字予以概略性比较,即东晋7万对前秦87万。而东晋北府军有7万多人,前秦只拥有3倍多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