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书院

公元1594年 国本之争

神宗久未立储,成为朝臣争执之端,无意中亦成为东林党议上肇始。万历二十二年(1594),神宗欲立郑贵妃所生子常洵为太子,廷臣则普遍请立皇长子常洛为太子,故朝廷出现国本之争。吏部文选郎顾宪成力争“无嫡立长”,触犯神宗。首辅王锡爵将辞官,顾宪成推举王家屏代为首辅,王家屏也是立...

看东林党是怎么搞死明朝的?

明朝灭亡的原因很多,我们从人的角度来分析。晚明的皇帝权力很小,文官集团权力很大,皇帝基本上要依靠太监才能压得住文官集团。当掌权的文官集团不干正事时,皇帝再怎么努力也没有用,而晚明最大的文官团体是东林党,所以明亡崇祯皇帝负领导责任,东林党要负主要责任。 &nbs...

程门立雪求学问杨时学成后创东林书院

程门立雪求学问杨时学成后创东林书院  程颢、程颐两兄弟都是宋代很有学问的人,同样是当时的理学家,建立以「天理」为核心的哲学体系。  当时有一名进士,名叫杨时,很仰慕二程的学识,于是放弃了高官厚禄,找寻他们二人。第一个找的,便是住在河南的程颢。杨时很虚心学习,甚得程颢欢心...

三、忧国忧民的东林党

很快东林书院名声远播,一些被批评的官僚权贵却对顾宪成恨得咬牙切齿,把那些支持东林书院的人称作“东林党人”。当场把史可法评为第一名。公元1625年,魏忠贤和他的阉党马上勾结起来攻击杨涟、左光斗等东林党人,罗织罪状。魏忠贤用皇帝名义,下旨逮捕东林党人杨涟、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瑞、顾大章。苏州人民反对逮捕东林党人,与东厂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顾宪成简介以及东林党的由来

东林党的由来,应该从顾宪成修复东林书院说起。顾宪成的“顽冥不化”,遭到神宗的记恨。顾宪成重修东林书院的时候,明确地宣布他是讲程朱理学的,许多士人慕名前来听讲。东林党的“党”也是这个意思。东林党是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对以顾宪成为首的东林士人的蔑称。这样以来,东林党执政后,反而在朝官中日益孤立,而魏忠贤的权势日盛。复社成员遍及全国各地,党羽遍天下。

魏忠贤是好是坏?

魏忠贤是好是坏?  首先这定义是不一样的。历史书上这样说,魏忠贤残害忠良,贪赃枉法,万死难以辞其咎。而东林党又是为了国家兴亡伸张正义的人。但是,凡事就是这么绝对的吗?魏忠贤也曾干过好事,虽然少了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人,而东林党 ,也是一群迂腐的书生,他们其中也是有不是...

左光斗入狱

那文稿不但字迹清秀,而且文辞精采,左光斗看了不禁暗暗赞赏。左光斗把这个名字暗暗记住。左光斗接过试卷,当场把史可法评为第一名。左光斗也大力支持他。可阉党把左光斗看管得很严密,不让人探望。史可法听说左光斗被折磨得快要死了,不顾自己的危险,拿了五十两银子去向狱卒苦苦哀求,只求见老师最后一面。史可法见了,一阵心酸,走近前去,跪了下来,抱住左光斗的腿,不断地抽泣。

作为东林书院的创办者之一,高攀龙的成就体现在什么地方?

>高攀龙是明朝东林书院的创始人之一,字云从、存之,现江苏无锡人。高攀龙>作为正统的封建士大夫,高攀龙鉴于时政,提出了一些政治主张,在当时颇具特色。作为书院的创建人之一,高攀龙见证了东林书院的辉煌和衰落,顾宪成死后,东林书院的主持工作落到了高攀龙一人身上,以他为首的东林人士在朝廷中敢于死谏,遭魏忠贤忌恨,最终东林人士遭到通缉,东林书院也被毁于一旦。

明朝的东林书院有何故事?

>东林书院>作为明代最著名的书院,东林书院在当时影响十分之大,在国家的政治生活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东林书院的兴废在客观上也反映了朝廷政治势力的消长。也正是由于讲学活动影响颇大,让东林书院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也为它赢得了在朝堂上的一席之地。>4.伍金霞:《阳明及阳明后学与东林书院发展考略》,《地方文化研究》2017年第3期。

东林党

东林书院实际上成为一个社会舆论中心。作为一个学术团体的东林学派,逐渐扩大而形成一个政治派别,时人称之为东林党。针对这一现象,东林党人提出反对矿监税使掠夺、减轻赋役负担、发展东南地区经济等主张。明末党争中,东林党的主要对立面是齐楚浙党。齐楚浙党又造天鉴诸录,加东林以恶名,并列党人榜于全国,每榜少则百人,多至五百余人,凡列名者,生者削籍,死者追夺,朝中善类为之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