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谁的马多,谁就官大工资高 !蒙金战争中金军的奇葩晋级标准

在蒙古和与金朝的战争中马匹影响战争结果的重要因素,在在战争末期经常出现了看马匹升官、人仗马势的奇怪现象。金朝能从白山黑水之间的部落联盟变成逆袭辽朝和北宋的强者,最大的倚靠就是麾下的骑兵。金朝当年的指挥官提到自己麾下的兵马就专指骑兵。金朝早年的步兵全是临时征发的...和其他少数民族,主要职责是给骑兵干挖沟、砍柴、运粮草等杂活,有时也负责充人头吓唬人。

2000年前的秦直道——世界上首条 ... 「 ”高速公路”

河西走廊的古代城池遗址秦始皇画像今天的秦直道遗迹匈奴单于的鹰形金冠中原王朝与匈奴开战图卷「”条条大道通罗马”,是今天欧洲流行的著名谚语,用来形容昔日辉煌一时的、古罗马帝国的道路建设奇迹。因为这条5米余宽的罗马大道,曾让欧洲人引以为豪了一千年。然而事实上,在罗马帝国兴盛之前200年,中国的秦人就修建成了一条震古烁今、穿山越岭,气势磅礴,宽度是罗马大道10倍的「”超级公路”——秦直道。贴切地讲,远在2

司马迁写《史记》,为什么要抬高项羽、贬低刘邦?

相比之下,写刘邦的《高祖本纪》寡淡无趣,而且这一篇还排在项羽传的后面,但,明明是刘邦打败了项羽啊。司马迁对项羽的偏爱,确实引导了此后的舆论,刘邦击败项羽,被演化为流氓对英雄的胜利——英雄一般总不是流氓的对手,因为英雄爱惜羽毛,而流氓毫无底线。

吴三桂与缅甸王室密谋了一场骗局,戮尽南明群臣,明朝自此覆灭

除了诸如吴三桂等背叛...的叛将外,仍有许多人追随朱氏后裔,建立南明小朝廷,与满清异族进行艰苦地斗争。先后有四个明室后裔被明朝旧臣拥立为帝,组成了南明小朝廷。1646年桂王朱由榔称帝,年号永历,成为南明最后一支抵抗势力。在抗清名将李定国的帮助下,迁都云南,后逃至缅甸以图庇护。

契丹灭晋后南唐能够趁机成功入主中原么?这个难度恐怕有点太大

前言公元936年即后唐废帝清泰三年,石敬瑭自立于太原正式掀起了反唐的大旗。在契丹骑兵的帮助下石敬瑭犹如神助,一路势如破竹,数月之后唐亡。第二年位于淮河以南的杨吴在大权旁落数十年后也迎来改朝换代的一天,齐王李升代吴,国号唐。建国后的李升一方面大力发展国内的政治文化经济,一面睦邻友好,而对于北方的晋国,在点到为止的打了一场败仗后南唐也转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积极防御的国策。

细说「 ”文景之治”

汉文帝画像在西汉前期汉文帝、汉景帝在位期间,...采取了以休养生息为主的治国策略,使得西汉国家的综合国力获得了巨大的提升,百姓逐渐安居乐业,史称文景之治。对于文景之治,我们当然也需要辩证地看待它。我们先来讲一讲那个时代积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首先体现在百姓生活的巨大改善。

从春秋过渡到战国,《孙子兵法》才是奴隶制瓦解背后的真正推手

坊间五千年:来自四邻八坊、涵盖上下五千年的奇谈史趣及文化话题今天的历史教科书上基本都这么写:「”春秋战国”是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推动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力量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表面看来,这说法确实给出了一个正确的「”答案”,然而在读者眼中,这话说了就等于没说、完全就是一句空洞笼统的套话。在这问题上,其实我一直有另外的看法,下面就以本文呈现出来,欢迎大家一起探讨指正!「”井田制”是我

春秋时期的超级大国,晋国为何会败亡

春秋,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春秋时代诸侯常年相互战伐,先后出现了五位霸主,号称春秋五霸。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主要由齐国、楚国、晋国、秦国几个强国坐庄。春秋形势图齐国最早称霸,齐桓公乃毫无争议的春秋第一霸。此后的齐国虽然维持了大国的地位,但再也未能称霸。秦国由于地处西方,东进道路为强晋所阻,秦穆公的霸主昙花一现。真正主导春秋舞台的则是晋国和楚国,而绝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