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在蒙古和与金朝的战争中马匹影响战争结果的重要因素,在在战争末期经常出现了看马匹升官、人仗马势的奇怪现象。金朝能从白山黑水之间的部落联盟变成逆袭辽朝和北宋的强者,最大的倚靠就是麾下的骑兵。金朝当年的指挥官提到自己麾下的兵马就专指骑兵。金朝早年的步兵全是临时征发的...和其他少数民族,主要职责是给骑兵干挖沟、砍柴、运粮草等杂活,有时也负责充人头吓唬人。

在蒙古和与金朝的战争中马匹影响战争结果的重要因素,在在战争末期经常出现了看马匹升官、人仗马势的奇怪现象。 金朝能从白山黑水之间的部落联盟变成逆袭辽朝和北宋的强者,最大的倚靠就是麾下的骑兵。金朝当年的指挥官提到自己麾下的兵马就专指骑兵(率皆骑兵)。金朝早年的步兵全是临时征发的 ... 和其他少数民族,主要职责是给骑兵干挖沟、砍柴、运粮草等杂活,有时也负责充人头吓唬人。在完颜亮南侵时,金军中「 ”硬军”依旧专指骑兵,步兵的作用是「 ”但可张其势”。 完颜亮南侵失败的连锁反映(包括契丹人大起义)是金朝官方的马匹存量一度下降到千余匹左右,让金世宗花了好长时间才把马匹数量上升为47万匹。因此金朝中期的战术不得不做出了改变,金军把步兵当肉盾硬扛宋军攻击(能不在内短时间打死就是胜利),精锐骑兵两翼夹击当做基本战术。在金军的大部分时间里,骑兵只是一份有保障的工作,谈不上太特殊。 真正改变金军兵力结构、给金军骑兵升值得人是成吉思汗,乌沙堡之战后金军元气大伤,蒙古骑兵在契丹带路党的帮助下夺取了金朝的十二群牧间,拿走了数十万匹战马(也有七位数的说法),辽东、中都、西京等传统养马地也彻底和金朝说再见。金朝负责养马的契丹人也大量投靠了蒙古人,更不用说成吉思汗已经严格禁止草原马匹流入金朝(草原马匹是金朝重要的战马来源之一)。金朝在随后的战争中被压制在河南、关中等地。山东、河北都成了蒙、金反复争夺的地区,悲剧的是这两个关键地区金军没有可靠的骑兵力量,用金朝的自述就是山东地区「 ”群盗满野,官兵既少,且无骑兵”。 屋漏偏逢连阴雨,金朝统治下的河南地区因为连年水旱灾害也适合养马,河南的土地还要养活众多的金朝军户,因此金朝只能凭借西北地区的少量战马和蒙古的骑兵周旋。金宣宗时代为了加强首都汴梁的防御,特意抽调了四万大军,最后整个汴梁的防御力量是步兵5万人,骑兵只有2000人,骑兵和步兵的比例是25:1。金朝末年的王牌部队忠孝军人数是18,000多人,他们的工资标准是金朝普通军人的三倍。 忠孝军能拿高工资,战马数量是关键,它依旧保持了金军传统的一人两马标配。这支部队不看出身,只看骑射水平,乃蛮人、羌人、回鹘人、吐谷浑人甚至从蒙古人那里逃回的 ... 都可以参加。一旦马主人战死,袍泽们要用骑射比武的方式赢取他的战马。忠孝军的备胎——合里合军也有类似的政策,他们的战绩不如忠孝军,由于马匹充足,工资标准依旧是普通士兵的一倍半。 金朝还采取了献马就给官的政策,普通人只要交纳两匹战马(中等马是三匹)就可以一个公务员名额。这些努力是然并卵,在金朝即将灭亡时就连省部级的高官也只能骑驴。金朝和蒙古的三峰山决战中,金朝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凑齐了2万骑兵13万步兵,而对面的托雷则带了3万骑兵。金朝早年以拐子马铁浮屠横行天下,晚年却被蒙古人打得马匹匮乏,可以说是「 ”成也战马,败也战马”。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系头条号签约作者。主编原廓、作者李从嘉,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蒙金战争战争历史金朝陆军骑兵步兵中国历史春秋战国南宋辽朝宋朝
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