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拥兵60万,为何北伐只有区区两万人?

定都南京两个月后,太平天国高层发出了北伐和西征的命令,北伐军由李开芳和林凤祥率军,主力队伍由两万广西人组成。国家常备军不超过八十万人,其中绿营六十万人,八旗兵二十万人。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清朝真正能动员的兵力不超过四十万人。太平天国动辄几万人。太平军杨秀清显然也将北伐途中大量的捻军和天地会等组织算上了,如果李开芳处理得当,大军抵达北京时未尝不会有几十万人之众。杨秀清之死对于太平天国确实是一场灾难。

排满和反儒 似是而非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到底是什么

当「”共产主义”、「”驱除鞑虏”和「”打倒孔家店”这原本属于不同时代的思想,...在同一个组织身上,会迸发出什么样的火花呢?让我们紧紧围绕着太平太国运动的关键词「”太平、排满和反儒”,去拨开萦绕在我们面前的历史迷云。一、太平天国运动的时代背景中国的传统社会有一极大的弊病,即权力中枢对民间「”多取而少予”,这也是在幅员辽阔的大国实行家长制统治难以避免的痼疾。清朝末年,统治者们更是怀抱着「”傲慢与偏见

溥仪是下台皇帝,早就没权力了,为何还有那么多人想嫁女给他

而溥仪的皇宫竟然还十分傲气,以满汉不通婚为由,加以拒绝。要知道,溥仪这时候早已退位十多年,在中国没有半点权力。1917年7月,张勋复辟,把溥仪重新推上皇帝宝座,也只经历了12天。既然溥仪要钱没钱,要地位没地位,要前途没前途,为什么竟然还有那么多人竞相做这件事呢?

甲午战败后清 ... 如果不承认《马关条约》,迁都再战结果会怎样?

「”不过如果能上下同心,对外宣示迁都再战的决心,不仅能内振民心,重要的是可以作为对日谈判中的筹码,其码不会像李鸿章谈得那么艰难。可惜,当时的清...,连唬一下人的勇气也没有了。”中国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李鸿章去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声誉跌入最低点,全国上下一片...声。公道地说,李鸿章这顿...挨得一点都不冤。当时的大清上下已离心离德,国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国。各省疆吏自行其是,以

刘梦溪:陈寅恪的学问人生和心路历程

刘梦溪:陈寅恪的学问人生和心路历程1969年10月7日清晨,一代学术大师陈寅恪先生病逝于广州中山大学的家里,终年八十岁。一个月以后,即1969年11月21日,他的夫人、四十年甘苦与共的唐晓莹先生也撒手尘寰。哲人其萎,忽焉五十载。

饭桌上的较量! ... 8万元宴请陈嘉庚,毛主席拼凑农家饭赢了

第一站重庆...列支8万元巨额宴请费,陈嘉庚连登三天罢宴声明蒋介石特别重视这位侨领在华侨中的威信和地位,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做好接待保障工作。"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竟是战时大小官员的常态,这让陈嘉庚反感和痛苦。第二站延安...用1.5元拼凑一顿农家饭,陈嘉庚看到了中国的希望1940年6月1日晚,...设宴款待陈嘉庚。陈嘉庚被眼前的一幕幕,感动得差点落泪。1961年8月12日,陈嘉庚先生逝世,享年8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