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行宫制度与宫廷革命 隋唐时期帝王行宫为数众多,主要集中于京师长安、东都洛阳的周围及两京道上,形成哑铃型分布格局。隋唐时期的行宫在功用上存在明显的不同,其中尤以避暑行宫的数目最多而且也最为重要。唐代都城建置对国家政治格局固然颇有影响,但宫廷革命的成败却并非只表现在宫城北门的得失这一个方面...
玄武门之变死了多少人?玄武门之变过程 李世民早年穷兵黩武,晚年则耽于逸乐,经常大举兴建豪华宫室,供自己享乐之用。朝廷中的正直敢言之臣,经常为此事向他进谏。大臣马周曾直言不讳地向他申明,朝廷大兴土木带给百姓的惨痛经历: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李世民却振振有词...
唐太宗纳谏是作秀 只是听听依旧我行我素 不过,表扬归表扬,唐太宗还是在春暖花开的三月份浩浩荡荡地去了远在宝鸡的九成宫,一直在那里疗养到十月秋尽。>诸如此类一面从谏如流、一面我行我素的事情,史书中还有不少零散的记载。这使得千百年来被称颂为「明君」的唐太宗,多少暴露出其矛盾、纠结乃至虚伪的一面。或许,某种程度上讲,「虚心纳谏」的唐太宗只是儒家士大夫们与唐太宗本人联手炮制出的一块「内圣外王」的「道德假象」,半是自欺、半是欺人而已。
[网上展馆] 永远的怀念——悼江兆申老师 永远忘不了乍暖还寒的东北。这是他首次来大陆幷举办画展,我与妻子特地赶去祝贺幷迎接他返回故里。北京展出后的下一站是黄山。在此前两年的时间里,我与侯吉谅兄一同策划安排此事时,就充满了波动与欣喜。画展开幕那天,一向冷寂清静的黄山市博物馆盛况空前。也就是这一天,老师提出要在台湾省为鲍二溪、鲍弘达乔梓出版画册。
[专家点评] 唐欧阳询 九成宫碑拓本 [专家点评]唐欧阳询九成宫碑拓本此为欧阳询的《九成宫碑拓本》。贞观六年四月刻,魏徵撰,碑文二十四行,行四十九字,额阳文篆“九成宫醴泉铭”六字。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九成宫”原为隋代“仁寿宫”,唐太宗在此避暑时发现了泉眼,认为是祥瑞之兆。由魏徵撰文,欧阳询书写碑文。此时欧阳询已经七十五岁。
这座宫殿是中国古建筑的瑰宝,如果没有烧毁,他的价值远超故宫 紫微星是北极五星中的帝星。在中国历史上,一个帝王被周边的游牧民族如此尊崇非常罕见。那是距长安城百里之遥的九成宫。——初建新宫殿称为永安宫,后更名为大明。晚年唐高宗被疾病折磨,不愿住在潮湿的太极宫。停工多年后,大明宫开始重建,但规模已非往日可比。大明宫的正门名为丹凤门,丹凤即朱雀,意思是红色的凤凰。大唐帝国不复往日的繁盛,已经经不起战火的摧残。但他无法阻止农民军的大肆抢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