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悲惨一生 褚遂良《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记》褚遂良是唐代书法大家,字登善,河南禹州人。他出身于名门望族。父亲褚亮被唐太宗...选入文学馆,充当国事顾问,为著名的十八学士之一。褚遂良去世百余年后,唐德宗下诏,将他的画像绘于凌烟阁上,让他享有与唐初的开国功臣们同样的荣耀。如此伟大的人物,却在绝望中走完了一生……
历朝历代的皇帝中,谁最有文化学识?不是曹操更不是乾隆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从秦始皇称始皇帝到清代宣统皇帝退位,在2132年的时间中总共涌现了四百余位皇帝人选。(有人统计422位皇帝,也有人统计494位皇帝,还有人统计408位,国防大学出版社《中国皇帝史》统计了352名皇帝……
比王羲之还厉害的书法家,被誉为「 ”书神”!你知道谁吗? 导读如果把王羲之尊做「”书圣”,那么谁是书神呢?东晋有没有成熟的楷书?1965年,郭沫若发表了著名的《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一文。郭沫若从王谢家族的几方墓志,怀疑东晋没有成熟的楷书,而质疑《兰亭序》的存在。一场关于《兰亭序》真伪的大讨论,影响至今依然没有消散。《兰亭序》从风格学的角度讲,确实不像王羲之的手笔。郭沫若怀疑《兰亭序》没错,但是从考古证据的角度说,晋朝王兴之和谢鲲的两方墓志,
削发降清后的王铎,抄写唐代李贺的诗,写得这么好 【如您转发或收藏,请点击一下「”关注”,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公元1645年,即清顺治二年,亦即南明弘光元年,这年春节刚过,53岁的官场老将王铎,经过审时度势、深思熟虑,决定再次向南明皇帝朱由崧提出要告老还乡。王铎自画像53岁的年纪,王铎说要提前退休,可是需要些厚脸皮才能说出口的。此时此刻,清朝已经建立,大明王朝正处于血雨腥风、风雨飘摇之际。国难当头,王铎想的不是去为老朱家卖命,而是要回家。《李贺诗
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为何不长寿? 不过也不尽然,在这个群体中鼎鼎大名的书圣王羲之就没有如此高寿,要说生活条件所限,好像也不尽然,三国时代的钟繇,活了80岁,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也活了78岁,但是王羲之和儿子献之去世时,年纪都不大,羲之59岁,献之42岁。书圣的作品冠绝古今自不必说,但是如此高的水准为什么却不能益寿延年呢?兰亭集序这与王羲之生平的经历有关。羲之并不是职业书法家。
《好大王碑》 说明现在的 ... ,韩国都是我国的属国 《好大王碑》全称《高丽好大王碑》,又称《广开土王境平安好大王碑》。好太王碑犹如一个硕大的惊叹号,在提示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碑文为汉字,大小在9-10厘米左右,为方严厚重的隶书,也保留部分篆书和楷书,形成一种方方正正的书法风格,是我国书法由隶入楷的重要例证之一。
谁是董源? 五代董源溪岸图(局部)「”董源”概念的历史生成文/尹吉男董源不一定是我们今天理解五代或北宋初期绘画史的重要因素,但他却是理解元代以后绘画史的必备条件。特别是对晚明清初的绘画史而言,董源不仅是一个最重要的艺术典范,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知识概念。我越来越倾向于把「”董源”区分为宋代的「”董源”、元代的「”董源”和明末清初的「”董源”。另外,从文本的角度,还可以区分为沈括的「”董源”、米芾的「”董源”、汤垕
关于碑刻书法工具书之八 碑刻刻,有文字的碑是在东汉才开始有的。东汉以前也有刻石,如先秦的《雍邑刻石》,秦始皇亦有《峄山刻石》、《泰山刻石》、《会稽刻石》、《琅琊台刻石》,西汉的《鲁孝王五凤二年刻石》等。
第一个皇帝钦定书法班,结果没培养出来一个书法家?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书法家,如果说古代帝王里擅长书法的皇帝之中,唐太宗...在历史绝对是第一人。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开办书法班的皇帝,但可惜的是,这个高级书法班,却没有培养出一个像样的书法家来。这就让人不解了,如此高规格的书法班,为何没有出来一个像样的学生呢?今天笔者将用白话的方式为您讲解《皇帝书法班的失败》。一个是虞世南,一个是欧阳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