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为何不长寿?

常听书法节目,有一期谈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是关于古代书法家们的寿命的。一般说来,这些书家常年执笔,凝气化神,对于血管、大脑实有养护之功,因此很多书画家比一般职业的人要长寿,比如唐代著名的即位大家,虞世南85岁,欧阳询84岁,柳公权88岁,颜真卿77岁,若不是被叛军所害还能活得更久。 不过也不尽然,在这个群体中鼎鼎大名的书圣王羲之就没有如此高寿,要说生活条件所限,好像也不尽然,三国时代的钟繇,活了80岁,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也活了78岁,但是王羲之和儿子献之去世时,年纪都不大,羲之59岁,献之42岁。书圣的作品冠绝古今自不必说,但是如此高的水准为什么却不能益寿延年呢? 兰亭集序 这与王羲之生平的经历有关。羲之并不是职业书法家。他本是琅琊王氏,高门大族,身世既好,人又聪慧,尤其有书法天赋,少年时期便闻名乡里,左右邻里,「 ”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将其书法评价为「 ”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兰亭集序》,冠绝群雄,曾让唐太宗爱不释手,带到坟墓里陪葬。一千多年过去,至今没有超越者。 本来,他的人生已经无比完美了。可是羲之总是还有一些遗憾。 他在仕途上并不特别如意。有位叫王述的,与他师出同门,生得还挺俊秀,「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他们虽在身世上相近,但在书法上,王羲之远远地把王述抛在后面,原本不需要把他放在眼里。王述在文坛属籍籍无名之辈,和他置什么气? 但王羲之却喜欢比一比,书法、文章、地位、事业、财富……一定要样样不输人。这样一比就徒生不少烦恼,王述在官阶高,官场人脉也广,「 ”王右军素轻蓝田(蓝田侯王述),蓝田晚节论誉转重,右军尤不平。” 王述当扬州刺史时,王羲之所在的会稽恰好归扬州管辖。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居然要管起他了。王羲之很不平,于是「 ”初得消息,求分会稽为越州。”打了报告,要从扬州划出地盘来,将会稽升格为越州,自己也因此可以跟王述平起平坐,一样刺史了。有点像三国时的李严,要另一个自治区域,结果一时间传为了笑谈。于是五十二岁那年,「 ”右军遂称疾去郡”,官场干不下去,辞职了。 王羲之最后的日子怎么样不得而知,按以往印象,魏晋名士归隐山林一派仙风道骨,吟诗作画、修身养性,自然过得是神仙般的日子,但根据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王羲之不是这样,「 ”右军遂称疾去郡,以愤慨致终。”也就是愤恨难平,以至于成疾,气坏了身子。 另外王羲之还有一个重要的坏习惯影响了寿命,就是从魏晋时代流行的一种所谓仙药「 ”五石散”。顾名思义,五石散是由五种石药也就是钟乳石、紫石英、白石英、硫黄、赤石脂配成的,这些原料在当时都非常珍稀,按不同比例配制成药服用后,据说不但能治病强身,还能壮阳,甚至可以让人神明开朗、飘飘欲仙,此外,还有美白功效。 从三国时期,就有很多人服用五石散,比如何宴,人称敷粉何郎,面若冠玉,白净漂亮,俨然奶油小生。于是,此药很快就在贵族名流圈子中流行起来,颇似现在演艺圈中的明星吸毒。 在家庭与那个时代的熏染下,王羲之受道教和神仙之术深信不疑,自然而然地也服用起了五石散,而且非常地痴迷,《晋书·王羲之传》记载:「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 ”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 他虽非常执着,但服食的效果却越来越差,他的心情也变得越来越糟,他在《服食帖》里:「 ”吾服食久,犹为劣劣。大都比之年时,为复可可。足下保爱为上,临书,但有惆怅。” 这五石散却并不是什么长生之药,反而带有很强的毒性,服用不当就会中毒,药王孙思邈曾呼吁世人「 ”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五石散的药性燥热,服后使人全身发热,产生一种迷惑人心的短期效应,说白了就是一种慢性中毒。 长期服用五石散让王羲之身体变得越来越差,他在和亲友往返的尺牍中多次提及自己的病情:「 ”胸中淡闷,干呕转剧,食不可强,疾高难下治,乃甚忧之(《干呕帖》)”「 ”吾昨暮复大吐,小噉物便尔(《极寒帖》)”「 ”吾故苦心痛,不得食经日,甚为虚顿(《十一月四日帖》)”「 ”吾夜来腹痛,不堪见卿,甚恨(《夜来腹痛帖》)”「 ”吾顷无一日佳,衰老之弊日至,夏不得有所噉,而犹有劳务,甚劣劣(《衰老帖》)”——这些书信,不仅是极好的书法作品,更是被过早地摧毁了健康的一代书圣的血泪自白。 王羲之《夜来腹痛帖》 这些帖子无一不是精品,但从中我们知道,王羲之晚年是在极度痛苦中度过的:干呕、心痛、吃不下饭、肚子痛、没有一天舒服日子……在病痛的折磨中,他虽衰老却还坚持书法,留下了人生最后的绚烂篇章。公元361年,王羲之去世,享年59岁,在这里我们或许不能直接断言书圣是死于五石散中毒,但其中肯定有必然联系,王献之也受了父亲影响,享年43岁。 除此之外,屡遭丧事也沉痛地打击了王羲之,他的儿子玄之、官奴先后夭折。永和年间,对他有养育之恩的周嫂也离他而去,他曾多次写道:「 ”痛彻心肝,当奈何奈何!” 王羲之的一生,并不能做到像诗文里一样洒脱自然,他更在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没有超脱于这个世界去思考宇宙和时间的关系。不过,这或许也正是王羲之的可爱之处吧,因为真实,他才会在亲人挚友的聚会中寻求安慰,在自然怀抱中舒缓心情,在求仙吃药中寻求慰藉。

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为何不长寿?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元代赵孟頫两信札成交2.67亿

    2019年11月19日晚,赵孟早期书札《与郭右之二帖卷》在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历时一个小时7分多钟的漫长竞价后以2.67亿元成交。这一价格创下赵孟作品在拍卖市场的价格新纪录。拍卖现场,历时一个多小时的竞价赵孟《与郭右之二帖卷》以2.67亿元成交赵孟《致郭右之二帖卷》,此卷凡二帖,名为《应酬失宜帖》和《奉别帖》,皆写给元代大藏家右之(郭天锡),为赵孟早年书法作品。一通写赵孟在

  2. 王羲之家族真的是一个书法家辈出的世家吗

    王羲之这个家族,就是非常重视文化的一个家族。王羲之除了把书法传给王羲之和所有的儿子以外。王羲之的后代在唐代武后时期,还有一位叫王方庆的,给武后献出了王氏家族十人的书法作品,这就是著名的《万岁通天帖》。王羲之家族确实是一个善于书法传统的家族。说到根本上来说,还在于王羲之家族非常庞大,而且重视文化教育,是文化水平较高的家族。

  3. 明朝最高冷的书法家,29岁开始隐居,上流人士为了见他挤破头皮

    可下面这位大佬,他从29岁就开始隐居了,这样的奇闻您可能还是头一回听说吧!雅君就不给大家卖关子了,他就是明朝文学家、书法家陈继儒。在陈继儒看来啊,人世间最高的追求莫过于高雅的志趣和崇高的品性。

  4. 秦始皇另一功劳,莫过于篆书变成隶书,对后世影响很大

    今天来讲讲秦文化和篆书以及隶书间的故事,从中可以了解到由篆书到隶书的一个演化过程,从而也看到了先进的秦文化,它对我们后世的影响可是非常巨大的。

  5. 宋徽宗的瘦金体境界有多高?没人能够临摹,一字值千金

    宋徽宗的瘦金体有多好?因此,虽然后代有很多人练习瘦金体,但却鲜有人能够临摹成功,可知其难度之高,也可知宋徽宗书法功力之深厚。宋徽宗流传下来的瘦金体作品有很多,比较有名的有《楷书千字文》《夏日诗帖》《牡丹》《瘦金体草书千字文》等等,每一幅作品都是无人能够超越的传世精品,字字值千金。

  6. 董其昌晚年为何沦落为 ... 恶霸?

    明末江南,大凡有着显宦头衔和赫赫声名的人,无一不是家财万贯者,而这些有钱人很少有不学坏的,在董其昌之前、之后,都有相当数量作恶乡里的恶霸。董其昌,一个有功名且在书画艺术和文物鉴赏方面有相当造诣的文人,堕落成一个为非作歹乡里的恶霸,成为书画史上有名的恶棍,不能不让人倒吸一口凉气。董其昌的贪婪也的确不比他的同乡前辈逊色。

  7. 中国印章文化有上千年历史,印章起源于何时?

    目前还没有定论,专家认为大致在春秋与战国时期。从目前存世的大量战国时期古印章来看,其创作和使用已经相当成熟。1998年安阳殷墟出土的饕餮纹铜玺,这是目前经考古发掘中最为古老的印章,那么,中国印章的历史应在商代以前。印章的起源与印章自身的发展相比,印章和绘画的结合相对较晚。战国直至汉魏时期使用封泥,封泥主要是盖有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印章的使用,也逐渐由蘸朱红印泥钤于纸上。

  8. 施蛰存:唐墓志 、塔铭 、经幢

    唐墓志、塔铭、经幢施蛰存墓志也是唐代石刻的重要部分。东魏、北齐,现已出土的墓志亦不少。唐代国祚长久,已出土的墓志,数量远远超过北朝。宋人编的《宝刻丛编》,已着录了不少唐代墓志,可知唐墓志在宋代已有出土。我据《宝刻丛编》的记录写信告诉他:温飞卿卒于咸通七年。元明二代,很少墓志出土,或者是没有记录。明代末年,西安农民掘出一块唐人墓志石,题名为《王居士砖塔铭》,楷书非常优美。

  9. 艺闻艺事——皇帝女婿摹刻一套帖,竟成了「 ”传世四大名帖”之一

    《绛帖》,因刻于绛州而得名,是宋太宗淳化年间的尚书郎潘师旦在家乡绛州摹刻勒石而成的,《绛帖》与《淳化阁帖》《大观帖》《汝帖》并称为「”全国四大名帖”,刚一问世就受到书法家、收藏家的青睐。这部名帖的作者,叫潘师旦。历史上关于潘师旦的记载很少,他的字、号、籍贯,生卒年都不清楚。元代赵孟的《会景亭记》中,称潘师旦为「”故宋尚书”,后来又说「”初知秀州时”,由此判断他还应该做过嘉兴知府,是个不小的官员。赵

  10. 固始鹅块子:隋炀帝钦点的硬菜?烹饪很古朴,央视报道才出了名

    这道菜,看来有点四不像烹饪,不像卤菜,不像烧菜,不像炖菜,不像蒸菜,但是这些元素都含有。做出来是真的好吃。

随机推荐

  1. 梦见衣服烧了个洞

    周公解梦梦见衣服烧了个洞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衣服烧了个洞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2. 男人梦见女人叠被子

    周公解梦男人梦见女人叠被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男人梦到女人叠被子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3. 梦见城楼 梦见城楼什么意思

    梦见城楼是什么意思?梦见城楼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请看下面由小编帮你整理的梦见城楼的详细解说吧。梦见在城楼上执公务,这是好兆头,说明做梦者在事业上会有贵人相助,最近的一段时间会开始官位显赫。

  4. 生吃大蒜最养生,可吃饭时吃几个最好?可别犯3种典型错误

    你愿意吃大蒜吗?

  5. 成语典故_商鞅立木的故事商鞅变法前为什么要南门立木?

    成语典故_商鞅立木的故事商鞅变法前为什么要南门立木?在战国七雄中,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贴邻的魏国就比秦国强,还从秦国夺去了河西一大片地方。  公元前361年,秦国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下决心发奋图强,首先搜罗人才。他下了一道命令,说:“不论是...

  6. 狐偃 后代 四川百家姓|稀有先姓 全国不到五万 四川人口最多

    近日,成都市民李先生打进华西都市报新闻热线028-96111,讲述他遇到的一个“怪”事:在一次业务往来中,与他联系的小伙子自称姓“先”,乐山人。中国还有姓“先”的?李先生第一次听说这个姓,查《百家姓》,没有。而且称呼对方为“先先生”,总觉得怪怪的。 其实,中国真有姓“先...

  7. 午夜游魂

    阿银的出生,就是生在一个非常明亮的月夜,正是因为那明亮的月光,她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子,阿银。银儿坐在那里,四下里静静的是极美极雅的风景,月夜当空,风摇桂树,阿银淡淡的笑了,突然她有了种倦意,意识也变得朦胧起来,可能是那月光吧,照得人很倦、迷迷模模的。

  8. 纯孝是佛弟子的本分

    魏师兄是我的文友,她早年便以清新优美的文笔蜚声文坛,后来学佛了,成了虔诚的修行人。可魏师兄不叫苦,也不叫累,纤弱的身体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魏师兄却年复一年地尽孝,因为她是念佛人,是在平凡的生活中修行“六度万行”的佛弟子,她知道万善孝为先,她付出的每一分辛苦,都在为自己消除业障;她对公爹的每一分孝敬,都会功不唐捐,成为往生净土的资粮。

  9. 梦见煎草药

    周公解梦梦见煎草药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回事,意味着啥,代表什么。做梦梦到煎草药是什么预兆,好不好呀,预示着未来会发生啥呢?会有啥征兆。

  10. 从面相朋友宫看人际关系好坏_看相大全

    从面相朋友宫看人际关系好坏面相的奴仆宫,又称朋友宫、人际宫,位于面部的下端部位,在传统相学中,奴仆宫的位置包括地库、腮骨、下巴(地阁)等处。如果奴仆宫处的腮部两侧生的比较尖削无肉,有这样面相特征的人,有时会不愿意信任他人,疑心较重,不容易交到知心的好朋友,也常会被他人所欺骗,需要多注意。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