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月轩”瓷器的辨伪 “古月轩”瓷器的辨伪“古月轩”泛指清代康熙、雍正、乾隆等朝的珐琅彩瓷器,其得名说法颇多,或曰清宫中有胡姓画珐琅彩画师,拆其姓氏得名;或谓清宫中有画料器名家姓胡,乾隆御制瓷仿之;亦或说乾隆朝宫有古月轩,历朝御瓷皆藏于此等等。还应注意的是,凡落“古月轩”款的制品均为清末民初赝品。因为至今未见一件书“古月轩”或“郎世宁制”的瓷器作品为真品。
清帝王堂名款瓷器 清帝王堂名款瓷器堂名、斋名一般是文人士大夫的居室之名,这种风气在清代尤为盛行。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中以康熙时期堂名款瓷器居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帝王及王公贵戚们的兴致所致,另一方面也与康熙初年颁布禁写年号的告谕有关。由此而知,署“慎德堂”款的瓷器是景德镇御窑厂特意为道光皇帝烧制的“堂名款”瓷器,是道光时期的一种官窑瓷器。
漫话三清茶碗 漫话三清茶碗所谓“三清茶”碗,就是以朝气蓬勃皇帝赞咏“三清茶”的诗文作装饰,又专门用来饮用“三清茶”的碗。“三清茶”诗文碗由乾隆皇帝一人促成,是他的得意之作,因而曾命御用作坊反复制造。就目前所见的传世品有瓷器、玉器、漆器三大类。“三清茶”碗无论什么材质的,其大小、造型、装饰图案以及款识等都基本一致。多数碗有盖,形如覆盘,上有圈纽,可倒置,装饰与碗完全相同。
“燕京八绝” “燕京八绝”“燕京八绝”即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京绣八大工艺门类,它们充分汲取了各地民间工艺的精华,在清代均开创了中华传统工艺新的高峰,并逐渐形成了“京作”特色的宫廷艺术。牙雕牙雕旧时又被称为“皇家工艺”,产品主要作为皇家贡品。全图共雕有103个人物,因此当时曾叫“百美图”,后乾隆题诗时定为“月曼清游”。但清代的雕漆工艺最大的成就还不是“剔红”,而是“剔彩”。
“天姿迥异 高秀圆润”—董其昌临柳公权书 “天姿迥异高秀圆润”—董其昌临柳公权书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上海松江人。这里所介绍的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董其昌临柳公权《兰亭诗》是其行草书的精品代表作之一。董其昌临柳公权书《兰亭诗》为“兰亭八柱第七”,书于万历四十六年戊午,时年六十四岁。
清三代青花瓷真赝对比鉴定 清三代青花瓷真赝对比鉴定清朝的青花瓷当推三代最为杰出,而清三代中,又以康熙青花瓷最为著名。康熙早期的青花瓷釉层薄,一些盘和瓶的底部施釉差不多呈干枯状态,或有缩釉点,这是鉴定的一个特征。康熙青花瓷...时常留有手指印的纹样,这是康熙青花鉴定的又一个特征。雍正、乾隆青花瓷较难区别。目前清三代高仿品不少,鉴定时一定要多种要素齐上,如有一个要素不对就要小心了。
清宫旧藏翡翠的翡器研究 清宫旧藏翡翠的翡器研究故宫博物院清宫原藏的翡翠器约有数百件,比起和田玉的存量确是小巫见大巫,但就全国或世界性的博物馆来说,也是收藏翡翠最多的博物馆。还有个断代的有利条件就是这批清宫旧藏翡翠器或镌有年款、或附有纪年黄签、或可与档案对证,大体可辨其中一部分是乾嘉时代的,另一部分是慈禧时代的。当然,上述统计未必囊括其全部,但遗漏不多,大体足以反映清宫收藏翡翠器的基本情况。
试评清代"玉官窑"乾隆玉 试评清代"玉官窑"乾隆玉清代玉器是中国古代玉器发展的又一高峰。乾隆时代玉器代表了清代玉器的最高水平。乾隆时期玉器分为两大主流:仿古玉和时作玉。此外,还有仿痕都斯坦玉。时作玉是清玉的又一主流,形制丰富多样,图案、做工均很丰富。虽说清代玉器的艺术风格比战国、两汉时期的玉器显得柔弱无骨,但其琢玉技法却集中了历代之长,达到颠峰。清乾隆玉器除镂空花纹不磨棱角,其他玉器则抛光讲究,磨后呈蜡状光泽。
说说极品墨 说说极品墨作为文房四宝中的墨,是书写和绘画的重要材料。墨的优劣,不仅影响书画的艺术表现力,而且是书画艺术品保存和传播的重要因素。因此,墨有“有佳墨,犹如名将之良马”之美誉。墨,汉时陕西喻麋以产墨著名,故取姓“喻”。到了唐代,易水一带盛产名墨,故又改姓“易”。此外,墨的名号还有元香、陈玄、乌丸、乌金、麋丸、麋煤、乌玉块、洙四珍、黑松使者、元香太守天峰煤等。墨成为文房清玩的对象乃明代以后之事。
古纸巧鉴别 古纸巧鉴别纸上有了书和画,就担负了文化传播的使命,纯以文房清玩的形式藏至今日的纸并不多见。南唐李后主曾制澄心堂纸,这种彩色的笺纸传到乾隆时,弘历十分喜爱,下令仿造了“乾隆仿制澄心堂纸”。甄别古旧纸笺首先要确定年代,其年代大致分为清初、清中期、清末和民初四个时期,明天启至清康熙年间的好纸较少,嘉庆时期的纸笺多为仿前朝制品,所以乾隆时期的纸笺最为名贵。通常古纸偏厚,破碎后呈小块状,断面多有斜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