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清乾隆 仿明仁殿描金如意云纹粉纸 [专家点评]清乾隆仿明仁殿描金如意云纹粉纸中国是发明纸张的故国,经过历代纸工的努力和文人士大夫的参与,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著名的纸品,如“左伯纸”、“薛涛笺”、“谢公笺”、“澄心堂纸”等。清代乾隆时是精制纸绢的一个鼎盛阶段。清乾隆仿明仁殿纸高53厘米、长121.4厘米,此纸较厚,可揭为三、四张。纸背施黄粉加蜡,并洒以金片,纸正面右下角有“乾隆年仿明仁殿纸”隶书长条朱文印记。
[专家点评] 清乾隆 白玉雕童子戏莲佩 [专家点评]清乾隆白玉雕童子戏莲佩这件白玉雕童子戏莲佩,长4.3cm,高2cm。把幼童与莲或荷叶组合,其寓意与生育有关。故宫藏有一件宋代“玉举莲童子”为典型代表作,《宋诗钞》日:“况是上元佳节近,华灯万点看莲孩”。莲与连谐音,所以有“连生贵子”,“连得喜子”之意。这件童子戏莲,小儿曲腿趴卧,双手举莲过头,一脸天真开心顽皮的形象,全身...,不着衣裤,连撒尿的小雀雀和睾丸,虽小如米粒芝麻,也雕刻得一丝不苟。
[专家点评] 清乾隆 剔彩海水落花张果老渡海桃式盒 [专家点评]清乾隆剔彩海水落花张果老渡海桃式盒清乾隆剔彩海水落花张果老渡海桃式盒(细部)此件剔彩海水落花张果老渡海桃式盒,高7厘米,口径13厘米。盒通体髹绿漆雕汹涌海水,红色花瓣随浪翻滚,盒盖面雕一老者执鞭骑驴,正加鞭踏浪前奔,是为神话中八仙之一张果老骑驴渡海之意。
[专家点评] 清乾隆 粉青釉瓷臂搁 [专家点评]清乾隆粉青釉瓷臂搁此粉青瓷臂搁长16.5公分,乾隆款,从质地、造型等方面看应为乾隆时物。臂搁造型取竹之一段,下部模拟竹之根部,中下右侧生出一细竹枝,上生竹叶数片,臂搁上方隶书题“翠筠不染湘娥泪”,有二印,上一印白文“翰”字,下朱文“墨”字。臂搁粉青色泽优雅,竹之造型即自然又有艺术加工,奇思妙想,堪称文房精雅之物。此瓷臂搁曾著录于《中华文物集粹--清玩雅集收藏展》图录。
[专家点评] 清 百花硃墨 [专家点评]清百花硃墨清百花硃墨(另面)硃墨以硃砂为材料所制。硃砂一作朱砂,古代称丹砂,分土砂、石砂两大类。硃砂产地较多,但以湖南辰州所产质地最好,故硃砂又称辰砂。硃砂作为颜料使用历史很早,在殷商时个别甲骨上还留有用硃砂写的文字。以硃砂制的墨为硃墨。古人以硃墨做点校、批注、判卷用,也有以硃墨作画的。此硃墨背面刻有百花图案,正面有“御墨,乾隆丁巳年制”。丁巳为乾隆二年。
[专家点评] 清乾隆 荻浦网鱼图洒金地识文描金圆盒 [专家点评]清乾隆荻浦网鱼图洒金地识文描金圆盒清乾隆获浦网鱼图洒金地识语言描金圆盒(细部)这件清乾隆荻浦网鱼图洒金地识文描金圆盒直径13厘米,盒皮胎,洒金地上用不同颜色稠漆堆起花纹,再施以多种色漆装饰或堆饰,或平涂,或贴洒金粉,渔船上渔夫则用用识文描金工艺。盒整体以花朵、蝴蝶为饰,采用了描金、贴金、蒙银叶的工艺。此盒明显受日本漆工艺的影响,给人以典雅华丽之美感。工艺之细腻规整,应为清宫内漆匠所为。
[专家点评] 清乾隆 镂空碧玉花熏 [专家点评]清乾隆镂空碧玉花熏这件清代镂空碧玉花熏,通高20.7厘米,足径8.3厘米,口径14厘米。体圆,敞口,平沿,腹壁内收,圈足。腹部和足皆镂孔,饰八宝和缠枝牡丹纹。盖呈六层圆塔状,镂空莲花、莲瓣和缠枝牡丹纹。腹内装一铜鎏金随形碗,以盛香料。器下为青玉托,呈圆饼形,底有圈足,外沿镂雕连续的如意形云头纹,中心透雕菱霄花。是乾隆时期镂空玉器的代表作品。
[专家点评] 清乾隆 景德镇窑炉钧釉弦纹瓶 [专家点评]清乾隆景德镇窑炉钧釉弦纹瓶清乾隆景德镇窑炉钧釉弦纹瓶(底款)这件清代乾隆时期的炉钧釉弦纹瓶,高32厘米,口径6厘米,足径9厘米。瓶形为盘口,外翻圆唇,束颈,丰肩圆修,肩以下微收至底部,圈足。外底暗刻“大清乾隆年制”6字3行篆书款。颈部饰弦纹一道,腹部饰弦纹五道,因此拓展了横向视野,增加稳重感,丰富了线条变化,不失为清早期仿钧瓷艺术的精美之作。
[专家点评] 清乾隆 景德镇窑黄地粉彩开光诗文壁瓶 [专家点评]清乾隆景德镇窑黄地粉彩开光诗文壁瓶这件乾隆黄地粉彩开光诗文壁瓶,器高21厘米,口径8.1厘米,底径7.7厘米。颈部两侧饰双兽耳。外壁黄釉为地,腹腔部用黄料绘花形开光,开光外通体绘红绿彩缠枝花卉。开光内用墨彩楷书御题诗一首。诗文左下方有朱文、白文二方珊瑚红印章“乾隆宸翰”和“惟精唯一”两行4字篆书款。器物内及足底施松绿釉,底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6字篆书横款。
[专家点评] 清乾隆 景德镇窑酱釉描金三系壶 [专家点评]清乾隆景德镇窑酱釉描金三系壶这件清乾隆款酱釉描金三系壶高13.5厘米,口径3厘米,底径10厘米。通体施酱釉,并以金彩绘纹饰。底满釉,中心阳文篆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6字款,并留有3个细小的支钉痕。这件三系壶,造型古雅,渗透出浓浓的书卷气。酱色釉又名紫金釉,起源于宋代,流行于清顺治、康熙时期,乾隆时在酱釉地上描金,形成仿古铜器的釉色,又称仿古铜釉,可谓将酱釉的美发挥到极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