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认知网 www.lishire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摘要:[专家点评]清乾隆景德镇窑酱釉描金三系壶这件清乾隆款酱釉描金三系壶高13.5厘米,口径3厘米,底径10厘米。通体施酱釉,并以金彩绘纹饰。底满釉,中心阳文篆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6字款,并留有3个细小的支钉痕。这件三系壶,造型古雅,渗透出浓浓的书卷气。酱色釉又名紫金釉,起源于宋代,流行于清顺治、康熙时期,乾隆时在酱釉地上描金,形成仿古铜器的釉色,又称仿古铜釉,可谓将酱釉的美发挥到极至。
[专家点评] 清乾隆 景德镇窑酱釉描金三系壶
这件清乾隆款酱釉描金三系壶高13.5厘米,口径3厘米,底径10厘米。唇口,长颈,荸荠式腹,底承3个乳状足。肩部立3个鼻形系,腹中部有一道凸纹。通体施酱釉,并以金彩绘纹饰。口部及颈下端饰金彩回纹一周,颈部描金勾莲纹,肩部饰一周叶纹,腹部凸弦纹上绘一周乳钉纹,下绘一周如意纹。底满釉,中心阳文篆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6字款,并留有3个细小的支钉痕。
这件三系壶,造型古雅,渗透出浓浓的书卷气。酱色釉又名紫金釉,起源于宋代,流行于清顺治、康熙时期,乾隆时在酱釉地上描金,形成仿古铜器的釉色,又称仿古铜釉,可谓将酱釉的美发挥到极至。优雅的器型在古铜釉的衬托之下,显得既古朴大方又富丽堂皇,有类似铜器错金银的艺术效果,常给人以铜器的错觉,一眼望去,几可乱真,是乾隆时期瓷器仿制其它工艺的优秀代表。
点评:翟路
以上内容由历史认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特别申明:本文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devmax@126.com),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