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兰陵萧氏一族两朝各建国号,细说那些隐藏在历史细节中的魔鬼 南朝萧梁镇墓石兽古代国号严格按照经学来取,其原则来自于三代更替的历史,是古代历史的一个重要特征。萧道成、萧衍都出自兰陵萧氏,但各自取了不同的国号,这背后由南朝历史的特殊性决定。从中可以让后世看到,历史上什么都能骗人,唯有国号不会骗人,这是隐藏在读史之中的关键细节。
强大的西夏:背后是漫漫375年的韬光养晦的发展之路 从663年到1038年建立西夏国,党项人依附中原王朝总共历时375年。这个正确的选择就是韬光养晦政策。半年后,党项人首领拓跋思恭带领军队在长安城外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展开激战,史称东渭桥之战。三百多年的和平发展,让党项人从一个弱小的部落,成长为割据一方的政治势力,韬光养晦政策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在史上被认为是卖国贼的军阀,割地当上了皇帝,其实有很多委屈 后晋政权耶律德光在获得石敬瑭所开出的割让燕云十六州及称臣称子,并交纳岁输等一系列承诺之后,于天显十一年(936年,后唐清泰三年)命人在晋阳设坛,册封石敬瑭为「”大晋皇帝”。石敬瑭成为大晋皇帝之后,改元天福,是年为历史上的后晋天福元年。有了契丹兵力的援助,石敬瑭很快扭转战局。不久之后,身为太原四面副都招讨使的义武军节度使杨光远...掉了主帅张敬达,「”以其军叛降于契丹”。是月,后晋与契丹联军攻入洛阳
这场战役是五代梁晋争霸的转折点,后梁太祖朱温战败后说了句名言 在历史上,很多时候一场战役就能决定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哪怕之前的优势再大、获胜次数再多,也有可能一场就输个干净。今天我们要说的五代十国时期的夹寨之战,就是这样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可能对于很多朋友比较陌生,不过有一首关于此战的诗倒有点名气。
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十王朝之二:后汉、西蜀、后周、后晋 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十王朝之二:后汉、西蜀、后周、后晋在中国的数千年历史长河中,无数王朝在其中起落沉浮,有延续数百年的大一统王朝,也有存续时间极端乃至昙花一现的短命朝廷。
地图上的战争:辽军反扑宋军,杨业率先拦截,兵败绝食而亡 耶律色珍下令趁势全面冲击宋军,宋军损兵一万多人,潘美救援不成,仓皇逃回朔州。狼牙村一战,杨业帐下的士兵们全军受到重创,损失惨重。陈家谷一战,杨业长子杨延玉战死,他自己身受十余处战伤,后来在逃亡的时候被辽军擒获,杨业最终绝食而亡。总而言之,赵光义对于杨业极为的重视,此次杨业虽然死于辽军之手,可真正的罪魁祸首是王侁和潘美,两人均被降职处分。
降王满京城,弱宋也疯狂,宋朝究竟灭了多少国家? 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网络上流行这一种说法,叫做「”强汉盛唐,弱宋刚明”,汉、唐、明都得到了比较正面的评价,而宋朝给人的印象则是纳币称臣、重文轻武,所以被赋予「”弱宋”这个负面的评价,那么真正的宋朝真的这么弱吗?也许宋朝在大多数时间,特别是面对来自北方的异族政权压力的时候,更多的是采用「”岁币”、「”称弟”等妥协的手段,但是其实更多的人则忽略了宋朝初年那段开疆拓土、开拓进取的岁月,在太祖、太宗两
石敬瑭为何会割让燕云十六州?其实他也有自己的苦衷 文/洞玄子后唐末帝李从珂对契丹的强硬外交可以说是历史上极其愚蠢的外交政策之一,许多人认为儿皇帝石敬瑭是卖国贼,认为割让燕云十六州是个愚蠢的外交政策。"再比如,李从珂对石敬瑭不放心,马上就能让自己的马仔张敬达带兵屯在石敬瑭的辖区代州。无论是李从珂还是石敬瑭,打仗之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契丹进行外交。这一仗能不能胜利、燕云十六州能不能顺利到手,一切都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