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枢密使”:五代十国第一军政重臣的发展史 枢密使和枢密院的发展历程枢密使一职,源于唐代宗永泰年中所设置的「”掌枢密”之职,当时是有宦官担任,而且没有公署,唐宪宗时期开始改为枢密使,但仍然是由宦官担任,并出现了枢密院这个机构。唐灭亡前夕,唐僖宗、唐昭宗二朝,宦官横行,「”杨复恭、西门季元欲夺宰相权,乃于堂状后贴黄,指挥公事,宰相挽首听命,权势无有其匹。”朱温为了诛灭宦官,用心腹蒋玄晖为枢密使,监视朝廷,参与朝政。不久之后,朱温急于篡唐,怒蒋
北宋灭掉后蜀,将领提议征讨大理,赵匡胤为何断然拒绝? 960年,后周殿前司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王朝。赵匡胤在稳定内部后,就开始对外用兵,他的梦想就是统一天下。赵匡胤在位期间,北宋先后灭掉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可以说是横扫天下。不过当有人提出向云南进军时,赵匡胤却没有答应,这到底是是怎么一回事呢?当时占据云南地区的大理政权!话说937年,当时中原正处于五代十国时期,白族人段思平在推翻大义宁国后,登基称帝,
千古第一猛将!能 ... 死他的只有他自己 公元907年,大唐帝国也彻底喘完了自己的最后一口气,被自己亲自册封的「”朱全忠”亲手送进了坟墓。随之而来的便是征伐,征伐,再征伐。五代正式开始,而今天我们要讲的便是号称五代十国中第一的勇将,他就是李存孝。但是就由这么一人,不是统帅,不是贤相,更不是帝王,但是史书上依然给了他最隆重的介绍,他只是一位战将,冲锋陷阵的莽夫,却被皇帝铭记,被士子承认!只因为他勇猛的过分,如果说有人真的能成为天下无敌,那他
最任性的皇帝,为了打一场马球,竟然下令拆掉自己即位的神坛 李存勖的确是个英雄天子,在五代乱世之中,能把枭雄朱温打得啧啧叹服的人,能有几个呢?但是,李存勖又确实是一个任性恣意的性情皇帝,有着太多不适宜当皇帝的性格特质。李存勖在魏州称帝,尚未灭梁之前,其实就已经显露出骄横恣睢的姿态,忘乎所以,游猎不息,甚至还喜欢视察自己曾经征战过的地方,矜伐其功,在群臣面前夸耀自己武功赫赫。同光三年,义武节度使王都将要入朝觐见李存勖。
此人被史家评为「 ”五代第一明君”,他若不死定能在宋之前一统中国 驻守在中原各地的辽军守将听说刘知远势大,闻风而逃,刘知远轻而易举地夺回汴京、洛阳。随后,刘知远在汴京登基,改国号为汉,史称后汉,他则成为了后汉高祖。公元950年,郭威打下了汴京被部下拥戴为新君,公元951年,郭威在汴京正式登基改国号为周。所以,郭威致力于改善民生,唯才是举,在他的整治下,中原的混乱局面竟有所好转。后周建国时,刘知远的弟弟刘崇仇视郭威,于太原建立北汉政权,与后周分庭抗礼。
恶人时代最大恶人,从朱温看五代时期的生态 "这使得刘崇也无计可施,但对朱温的厌恶更加严重。881年黄巢的大齐政权建立后,朱温被任命为同州防御使,率军攻打河中。朱温篡唐称帝后,成为了军阀们的靶子,包括此时以大唐忠臣形象行事的晋王李克用。朱温许以耶律阿保机地位与钱财,让他撕毁与李克用的协议,邀其共同打击李克用。最大的对手的死,让朱温开始过上了荒唐的皇帝生活。朱温这位靠弑君得到皇位的"恶人",最后成为了弑父的对象,终年六十一岁,在位仅6年。
静海节度使:唐帝国的南部边防,东亚秩序解体安南后续 安南战神静海节度使安南,在唐朝属于六大都护府之一的安南都护府管制。所以独孤损虽然被封为静海节度使,却没有去安南,死在朱温的刀下。虽然杨廷艺成为新一任静海节度使,但是南汉还是对其有重大威胁,故杨廷艺只能臣服南汉,接受南汉名义上的统治。南汉封刘洪操为静海节度使,带领军队开往安南。当唐帝国解体后,这一制度也随之消亡。静海节度使矫公羨被吴权...后,也代表这种名义的归属结束。
中晚唐的「 ”牛李之争”:世家的最后一搏和庶族的逆袭 大唐的末日光景(四):耗尽朝廷元气的牛李之争「”去河北贼易,去朝中朋党难。”这是晚唐文宗发出的一句哀叹,宦官和藩镇问题已经持续压迫李唐近百年,而朝廷中枢的大臣们也跟着凑热闹,将偌大的朝廷折腾成了辩论赛现场,李唐的君王也成了...裁判。奇怪的起因唐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考生牛僧儒、李宗闵等人在「”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制科考卷中,「”指斥时政之失,言甚硬直,无所回避”。宰相李吉甫认为这是将矛
赵匡胤最大的愿望,刚说出口就遭赵光义的反对,不出半年一命呜呼 然而,洛阳之行却成为了赵匡胤最大的遗憾,以至于从洛阳回到都城开封不到半年就暴毙了。这个最大遗憾就是迁都洛阳的目标未能实现,遭到了群臣包括弟弟赵光义的强烈反对。赵匡胤迁都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充分考虑的结果。